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上海市科委举行2012年度科技启明星授证仪式。今年共有130位青年科技人才获得启明星计划资助,其中50位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获得A类计划资助,52位来自企业的科技人才获得B类计划资助,还有28位科技人才获得跟踪资助。这也是在启明星计划实施21年以来,来自企业的科技人才数量首次超过高校和院所。为引导科技人才服务企业,并向重点行业、新兴产业集聚,市科委于2005  相似文献   

2.
刘伟 《科技与经济》2011,24(5):85-89
辽宁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和建设新型产业基地同样需要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是科技人才。从辽宁科技人才的现状出发,找出科技人才存在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构建适用于辽宁科技人才培养的科学有效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3月8日,省科技厅、省妇联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更好发挥作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促进女性科技人才在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以下为《措施》原文。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核心区和典型代表,如何发展并壮大辽宁装备制造业实力,迅速提高其竞争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大力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过程中,人才队伍的开发,关乎辽宁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此,本文从分析辽宁装备制造业人才开发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人才开发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科技人才开发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是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科技人才使用和人才资源也日趋国际化,科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科技人才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对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结构产生深刻影响。一般情况下科技人才流动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有利,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利。因此,分析研究宁夏科技人才的存量、分布结构、变化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辽宁科技参考》2006,(4):20-24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实施国家和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和谐辽宁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建设创新型辽宁,现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科技人才生态系统模型及科技人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6—2020年江苏科技人才数据,对江苏科技人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进行测算。研究表明:江苏科技人才发展形成3个梯队,科技人才发展不均衡,差异性逐渐增加;江苏科技人才发展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城市生活保障环境、分解者差距较小,政策环境、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差距较大;形成了3个竞争关系较强的范围圈。  相似文献   

8.
根据省科技厅关于开展“广东省科技发展分析专题研究方案”的要求和部署,我们就广东科技人才队伍状况开展专题研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9.
2012年,浙江省启动了第一批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109位来自省高校院所的青年科技人才正式签约并入驻省重点企业研究院。为了更好地推进浙江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的实施,本研究从省高校院所、企业研究院的人才培养实际出发,以入驻的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的青年科技人才的现状为基础,提出科学完善的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沙钢集团——一个45万自筹资金起家的钢铁企业,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405亿元,出口创汇7.2亿美元;钢产量名列全国同行第5位,人均产钢量1075吨,居全国同行第一位。在建立创新型企业的过程中,人才是第一资源,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沙钢坚持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主线,大力培育一支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构筑企业发展的人才,全面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1.
郭静 《安徽科技》2000,(12):11-12
21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高技术企业,科技是先导,人才是关键。因此如何育才、引才、留才、用才,提高科技人员整体素质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必须把对科技人才的培育放在高技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 科技人才是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数量和素质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投入和科技实力的主要指标。 根据1999年IMD《国际竞争的报告》的评价结果,我国R&D人员总数世界排名第四,有明显的数量上优势。但是,“获得合格工程师难易程度”排名第47位(倒数第一)。“IT技术人才可获得程度”排名第46位。这充分说明我国科技人才数量不少,但素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辽宁科技参考》2006,(3):10-14,9
同志们: 刚才克强书记所做的重要讲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分析了我们辽宁科技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深刻地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辽宁加快科技事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及在辽宁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实施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克强同志的讲话,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完全符合我们辽宁的实际,对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辽宁科技事业的发展。对于我们推进自主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克强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综合评价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呈现高端人才集聚能力日益加强,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增长,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环境日益优化等发展态势。通过与沪苏浙比较,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引进培育高端人才能力、科技人才的优质科技成果、双一流大学发展等方面还有差距。同时还存在高端创新型人才仍较缺乏、性别歧视现象、科技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建议从营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和政策环境,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人才集聚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人才评价新机制等多个维度提升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能力,推进安徽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辽宁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加速振兴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作为科技大省,科技优势相对而言不甚明显。2009年,辽宁科技创新能力多项指标已滑出全国前10位,与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不断加大。为此,提高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同志: 今天,2007年辽宁省暨沈阳市科技活动周在这里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共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向前来参加这次科技活动周开幕式的各位来宾、各位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辽宁科技进步,推进辽宁科技普及事业发展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对长期以来为推进我们辽宁科技事业的发展,推进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6.
十一月一日至六日,国家科委在浙江省温岭县召开了全国第二次引种推广大米草现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省、市,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委,以及有父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等共一百三十五人,其中还邀请了十多位专家。  相似文献   

17.
由国家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巡视员申茂向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十几位同志组成的“地方科技工作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根据国家科技部加强地方基层科技工作的战略部署,以县(市)科技工作为重点,先后进行了对全国各省市的书面调研,对全国省、地、县三级科技管理部门的县(市)科技工作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赴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江西、浙江、甘肃等地进行典型调研。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形成了“地方县(市)科技工作调研报告”。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我国地方县(市)科技工作情况.我们从这篇调研报告中选摘部分内容,分两期予以登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慈溪服务驿站授牌暨沪慈科技人才资源互联互通签约仪式"在浙江省慈溪市举行。慈溪市是长三角地区先进发达的县级城市,在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中,分别居第6位和第2位。慈溪与上海素来地缘近、人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政商、民间社会之间的合作更是源远流长。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与上  相似文献   

19.
一、如何培育科技人才 在世纪之交,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形势下,国家、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无不把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科技人才提高到其发展的战略高度。这是因为,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所大学、一个科研机构的创造活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如何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党和国家已有战略规划,每个单位一般都有自己的具体计划、措施,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关键在落实。 在落实的过程中,有一个如何认识培育科技人才的问题。笔者以为,科技人才是在科  相似文献   

20.
鑫水 《科技潮》2004,(6):32-34
贵州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水力资源居全国第6位,煤资源保有储量为全国第5位,其它矿产资源排名全国第1~5位的有28种,汞、铝、磷、煤、锰、锑、金被誉为贵州矿产的“七仙女”。丰富的资源是这里发展的立足点。贵州省正努力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在西部开发中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