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元太祖成吉思汗虽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征服者,却同样无法征服人的生老病死。和其他中国帝王不同的是,800午过去了,他的陵墓到底在哪里,至今仍然是个谜。一个美国考古小组已于近日整装出发,打算揭开成吉思汗陵墓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成吉思汗礼遇丘处机反映了权力与宗教的互为需求关系。成吉思汗开放包容的宗教态度、纳贤意识、责生心境和关注汉法是促成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丘处机则适时对帝王的召请做出积极回应。双方都经历了利益考虑和情感取舍的过程。从二人际会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皇权是宗教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宗教则有神化皇权、安抚民心和维护秩序等功能;但根本上宗教是依附性的,它不可能对权力产生更为深刻或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成吉思汗陵考古已经成为国际考古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以后,关于成吉思汗王陵的秘密又一次引起了世人的瞩目。陵墓位置众说纷纭。成吉思汗陵的确切位置,不但是国内考古界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百姓十分关心的问题。现在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的皇陵都已经找  相似文献   

4.
木容 《奇闻怪事》2011,(2):22-26
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不是罗马帝国,不是大英帝国,也不是俄罗斯帝国,而是由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蒙吉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先后灭亡了40多个国家,征服了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族人口数目达6亿人。全盛时期的蒙古帝国版图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千米,从中国东海到西方地中海,从幼发拉底河到鄂霍次克海,从西伯利亚的冰冻的土地到印度河酷热的平原,从越南到匈牙利,从朝鲜到巴尔干,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北冰洋到印度洋,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相似文献   

5.
历史地看待历史──读《成吉思汗全传》刘曙光(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083)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帝王当中,大概只有成吉思汗是最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所以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西征。然而,正是这些对于西方的征服战争,引来了国外...  相似文献   

6.
白玉林 《科学世界》2005,(12):63-63
2004年的秋天,由日本和蒙古合作的联合考古队,在曾经发现了成吉思汗灵庙的蒙古阿布拉格遗址,又发现了一处巨大的铁器生产据点,这已经由该考古队在其后的进一步考察中证实了。在13世纪初叶,曾经征服了大半个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帝国强盛的秘密至今仍是个谜,通过这次考古的成果可以说明,成吉思汗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由于有如此大规模的武器生产基地的全力支持所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冯承钧著《成吉思汗传》由漓江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发行。此传是成吉思汗诸多版本中不可多得且与众不同的一个。作者简要地介绍了成吉思汗的身世、崛起及对蒙古诸部落的整合。对于成吉思汗的西征、平西夏与过世,作者相对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却也并非赘述。此书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不仅为人物作传而写,更为我们展现了成吉思汗时期中国的边疆史、民族史及地理志。以往修《元史》的人对于成吉思汗的事迹遗漏比较多。于是有不少后人新  相似文献   

8.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后,不但对金、西夏发动攻击,还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他凭借着人数较少的军队,以及漫长的后勤供应线,几乎战无不胜。蒙古铁骑何以横扫天下呢?  相似文献   

9.
陈绍初 《科技信息》2009,(30):I0155-I0156
博古同志是我党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领袖之一。后人如何评价其功过,无论是对党还是对个人都十分重要。我们可以从博古所犯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同时,也要学习博古同志敢于承认错误,并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改正错误,学习他的顽强的毅力,脱小资产阶级胎,换教条主义骨,实现其重铸人生辉煌的诺言。  相似文献   

10.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宜割裂全人;在衡量全人对还应注意到功过出现的先后,以定全人的最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忽必烈既是元朝的建立者,也是影响元朝一代统治的杰出帝王。他亲自率军平定大理国,并结下深厚的云南情结。为了构筑用兵中南半岛的基地,并大量汲取云南的各类资源,忽必烈先后派第五子忽哥赤和重臣赛典赤经营云南。在忽必烈的精心指导和积极支持下,赛典赤对云南的治理取得成功,云南再次统一于中央王朝的版图,并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忽必烈治理云南的贡献,还表现在成功地实现管理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如云南正式成为中央直辖下的一省,并与中央政府建立直接的密切联系;自中庆入湖广达大都驿道的开通,为明代建立贵州省准备了条件;创立成效显著的土官制度,由此开创边疆治策多样化的时期,同时启动了对南部边疆的深入经营与全面开发。  相似文献   

12.
自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始,随着蒙古铁骑的南征北伐,各种外来宗教开始随着外来居民的涌入而传至国内,并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萨满教和儒学思想相互糅合,不断地发展。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皆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利用其来加强自己的统治。随着多元教派在蒙古社会的逐渐渗透和广泛传播,蒙古社会发生了巨变,蒙古族丧葬习俗的变化尤为明显,如火葬、天葬等新的丧葬方式开始在蒙古族实施,并表现出时代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条画五章》是蒙元时期较为重要的一部法律,关于《务画五章》的制定年代,众说纷纭,以1210年和1211年较为合理。《条画五章》长期被认为是“夷法”而未受到重视,直到近代才被作为“制法”而得到认可,这反映了大家对蒙古法律文化的认可过程。《条画五章》最重要的规定就是“出军不得妄杀”,但成吉思汗所理解的“妄杀”与《务画五章》的建议者郭宝玉是不一样的,《务画五章》禁止的是没有得到命令的个别的杀戮行为,而不是有组织的集体的“屠城”行为。  相似文献   

14.
羊春秋《迎旭轩韵文辑存》是一朵馥郁明时的奇葩。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最耐人寻味的当首推咏史诗。它以韵文的形式、史论的笔法,对历代人物事件作了全新的评判,主要表现为:驱除世俗尘埃,透视帝王本质;基于人民立场,评说千秋功罪;着眼社会现实,总结历史经验。因而它既是对传统韵文的继承发展,又是对当代文坛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外交活动是李鸿章后期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地评价李鸿章的外交生涯,是评判李鸿章一生功过的一把钥匙。史学界对李鸿章外交活动和外交思想的研究日趋重视,涉及到对李鸿章中日外交、中俄外交、中法外交等方面,尤其对李鸿章外须和戎外交方针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6.
对于杜甫之《兵车行》与《前出塞》,人们多以其讥玄宗之"穷兵黩武"。本文从三个角度阐述玄宗并非"穷兵黩武":从史料证明玄宗之打吐蕃是不得已,派哥舒翰是以胡制胡,而府兵制之破坏由武则天始到张说之提议,并非全为玄宗之罪。本文从更深更广的角度了解盛唐时期之边关战争,从某一角度反思唐朝由盛转衰的前兆。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政权鼎革之际,有志人士以种种方式回应时势,留下了可供评说的功过是非。施琅从抗清到效忠于清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从“气节”问题说开去,力求客观地评价施琅。  相似文献   

18.
基频提取算法一直是语音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将当前的多种基频提取算法分为时域、频域以及时频混合三个方面,并分别对其中的AMDF算法、线性预测残差倒谱算法以及小波变换的基频提取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三种算法分别在如何准确判定语音波形的谷值点、语音信号突变以及语音的消噪等不同的语音信号处理角度进行了阐述,并在分析其优缺点后,提出将多种基频检测方法结合能更好地促进基音周期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成吉思汗法典》是蒙古民族第一部成文法典,蕴含了丰富的宪政思想,其中的忽里勒台制度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宗教信仰自由制度和政教分离的规定更是和当今的宪政制度相契合。  相似文献   

20.
一般研究汉武帝,人们总是着眼于他对汉民族的伟大贡献、丰功伟绩与风流逸事,或是对其功过进行分析评价,却很少注意他在接班人问题上的种种心理活动和具体做法。以时间为顺序,以事件发展为线索,逐次叙述汉武帝更换继嗣的全部过程,探讨武帝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揭示封建社会帝王更换继嗣时的一般规律和典型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