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定全面、合理的深部巷道矿压观测方案能为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本文探讨了深部巷道的三类矿压观测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损失贫化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钢混人工假顶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随工作面的回采,在回采巷道末端底部连续地铺设与回采巷道同宽的钢混结构人工假顶,在人工假顶的遮掩下进行凿岩、爆破与出矿,有效地阻止了上分段废石漏斗中废石的流动,减轻了矿岩混杂,提高了回采效果。方案经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验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红明 《科技资讯》2009,(30):56-56
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缺乏及其价值的提高,"三下"采煤大量发展,利用粉煤灰减沉也成为"三下"采煤技术中关键的一环。由于往地下深部注粉煤灰浆的同时带入大量的注浆水,对井下采掘工程构成了严重的水害威胁。如何有效的防与治注浆水,保证生产安全,成了"三下"采煤减沉注浆工程中较重要的一方面。开滦范各庄矿公路桥、铁路桥先后进行了减沉注浆工作,由此也获得了防治减沉注浆水的很多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4.
杨亚伟 《科技信息》2009,(32):309-309
本文针对四矿矿井深部高地应力巷道支护现状及围岩特点,总结深井高地应力巷道支护原则,提出采用锚网喷——锚索喷注浆复合支护技术控制深井巷道围岩的持续变形和底鼓,并在工程实际中进行了支护实践。  相似文献   

5.
构造运动对成矿建造或矿液运移的控制,主要表现为:一、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变形,生成褶皱、断裂,为矿液提供运移通道和停积空间,即构造的空间控矿作用;二、构造沟通深部热源,构造运动促使深部含矿岩浆,热液循道运移;构造应力产生流体内压力差,驱动流体由高压向低压部位运移,即构造的动力控矿作用。这就是构造运动对成矿的双重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了马家沟矿9-12、12煤层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与瓦斯压力的线性关系,从而确定了马家沟矿深部水平9-12、1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瓦斯压力临界值,为深部水平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掘进和使用期间出现的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难题,结合现场施工经验,应用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破坏原因、规律以及提出巷道矿压控制措施,在煤矿试验区选择锚网梁索喷支护方式进行研究,证实此种支护方式为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合理可行的支护手段,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矿压控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星村煤矿深部冲击矿压危险问题突出。分析了E3101里面两集中巷冲击矿压危险性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冲击矿压防治方案:首先采用微震区域性监测、电磁辐射局部危险性监测及钻屑法进行冲击矿压危险性监测,其次依据冲击矿压的强度弱化减冲原理,采用钻孔卸压、煤体爆破等软化煤体手段解除冲击矿压危险,最后根据"强弱强"理论对已卸压的巷道形成高强度支护体系,制定并落实危险区域应急救援预案。实践证明,通过多种冲击矿压危险监测、预测预报与冲击矿压解危技术、深井支护技术的综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深部矿井开采中的冲击矿压灾害。  相似文献   

9.
为指导银山矿田其它四个区段深部找矿,通过地质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分析方法,总结了银山铜铅锌矿九区北山区深部矿床特征,该矿床是银山背斜格架下的中生代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矿床.此次九区北山区深部详查成果是银山矿田深部延伸新增资源储量,探明122b +332 +333矿石量7 232.73万t,主矿产铜金属量52.70万t、共生铅8.79万t、共生锌16.74万t、伴生金41.72t、伴生银1 026.09t、伴生硫470.77万t.银山矿田其它四个区段深部和九区北山区-1 200m标高以下仍有极好的找矿前景,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对“银山式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绪瑞华 《科技资讯》2011,(30):120-121
围绕深部工作面巷道变形问题,对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断层区域支承压力和煤柱变形破坏等方面进行了实测研究。根据顶板下沉和围岩应力变化规律,以巷道观测为基准,建立了以理论分析和实测研究为主的深部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案。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了郭屯煤矿深部工作面矿压规律和煤柱变形破坏情况,为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了马家沟矿9—12、12煤层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与瓦斯压力的线性关系,从而确定了马家沟矿深部水平9—12、1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瓦斯压力临界值,为深部水平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防治东荣二矿17#煤层回采巷道冲击矿压事故,结合矿压事故调查情况,分析了影响冲击矿压发生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探、测、控有机组合的深部回采巷道冲击矿压控制原理及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开采深度超过发生冲击危险的临界深度、煤中赋存半岛煤柱、支护结构不合理等是该矿冲击矿压发生的主要原因。超前勘探、围岩观测、适时预测、质量监测、方案对症、施设当机等冲击矿压灾变控制技术及钻屑法预测、钻孔卸压、松动爆破解危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应用于该矿,防治效果良好。该研究为东荣二矿深部煤层开采的冲击矿压防治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九嶷山地区金鸡岭岩体北外带铀矿床控矿(含矿)断裂构造的详细研究,认为控矿断裂构造在其发生转折变缓部位(此处构造带内弧形断层面发育)易形成富矿体,控矿断裂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控矿断裂内部破碎程度影响矿化富集程度;利用上部查明的富矿体的产出和规模对深部可能出现的富矿体的产出和规模进行预测,为该地区深部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地质、物探、化探成果显示河南省栾川矿集区高温到低温共生组合成矿特征,形成了以钼,铅、锌,铜共生的复杂的立体成矿系统。栾川矿集区深部找矿前景巨大,其深部找矿突破不仅对于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综合异常的深入分析,更注重于对成矿系统,成矿分带性的立体解剖,并建立完善的立体成矿模型。该区多年积累的大量可靠的地物化资料对深部寻找到大型钼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床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5.
矿井深部开采存在严重的“三高一扰动”的复杂地质环境,井下防治水的问题长期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而传统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和防治措施不适应深部开采的特殊地质环境。本文以林西矿深部开采2023-2工作面为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总结了矿井深部构造发育规律。统计发现林西矿以小断层发育为主,具有落差小、延展深度小、正断层占比高、高角度发育等特征,小断层发育特征对控制矿井突水相对有利。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总结了断层条件下底板破坏加深的规律,揭示了深部开采扰动下断层易活化并与底板破坏带联通的突水模式。研究成果为指导矿井深部开采防治水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霍鹏渊 《科技资讯》2007,(25):40-41
近几年来随着章村矿四井不断向深水平的延深、通风距离的加大和矿井生产能力的增加,矿井供风一直处于紧张局面,特别是矿井4225采区深部供风显得尤为紧张,一度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四井通风系统的一系列持续不断地技术改造,矿井通风紧张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通风保障.  相似文献   

17.
锡矿山矿区内不同地段或不同深度,由于构造作用力的差异,导致形成的控矿构造亦有差异.在深部,主要是断裂及附近的微角砾岩化带和裂隙带控制矿体;在中部,主要是背斜和断层综合控矿;而浅部主要是背斜构造控矿.这种控矿构造的类型随深度的变化可分为3层,概括成“三层楼”控矿模式,以此模式为指导,对矿区内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得出北部区的背斜分布区和北矿深部等是有望找矿区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基于浅部开采建立起来的传统理论已不再适合于深部开采,深部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急需开展新的矿山压力理论方面相关研究。目前开滦矿区部分采区已进入深部开采,该文以唐山矿Y48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深入研究深井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为工作面的推进以及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切实可行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近年矿山深部找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和进展.重点介绍矿山深部找矿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新发现和新成果,包括:在内蒙古维拉斯托矿床深部发现具有大型规模的锡多金属矿体;在四川拉拉矿田深部的新层位发现了大型规模的红泥坡铜矿体;在西藏罗布莎铬铁矿深部发现与中央含矿构造岩相带有关的厚大铬铁矿体;在广东大宝山矿床深部发现斑岩型钼多金属矿体;在吉林夹皮沟金矿隐伏的石英闪长岩体顶部发现了细脉浸染型金矿体;在江西相山铀矿田深部发现铜铅锌多金属矿化.这些新发现不仅加深了对已有矿床成因的理解,促进了深部成矿规律的认识,还为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广西大乐铜多金属矿区位于大瑶山西侧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北段,属典型的后期改造交代—充填型热液矿床。在对矿区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区矿化体形成分布受"层+构"双重因素控矿模式制约。根据其控矿特征利用EH4电磁测深技术对其进行地球物理勘探,在显著的物性差异条件下,综合矿区地质情况和物探异常特征圈定异常区14个,为下一步深部找矿方向和深部验证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同时深部异常分布特点为提出的控矿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