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永磁磁共振成像中射频表面线圈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以信噪比为优化目标的射频表面线圈的优化设计方法。在电磁分析中采用无穷大的均匀介质来近似模拟计算人体产生的噪声,以Fourier级数为基函数将线圈所在平面的源电流密度按函数展开,以展开系数为自变量对线圈的信噪比进行优化。利用该方法设计制作了一个表面线圈,在一台0.3T磁共振成像系统上进行了水模和人体的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线圈在较浅深度上的信噪比超过了正交体线圈,而在所有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均匀度为优化目标设计出来的蝶形线圈。  相似文献   

2.
霍兰英  姜峰 《科技信息》2012,(36):I0205-I0206
第一部分 1.高压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烧毁原因分析:我们知道断路器分合闸线圈是按照短时通电原理设计的,在分合闸完成后自动接触(脉冲)命令。造成分合闸线圈烧毁主要是线圈中的电流不能正常切断,长时通电引起线圈慢慢发热导致最终线圈烧毁。分合闸线圈长时通电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1)分合闸电磁铁机械故障:分合闸线圈松动造成分闸时线圈内铁芯发生位移,使得铁芯卡涩,造成线圈烧毁。或是铁芯活动冲程小,断路器分(合)闸时铁芯顶(拉)不动脱扣机构使得线圈长时通电造成线圈烧毁。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烧碱浓度、浸碱时间、丝光张力和丝光前线圈长度对丝光后棉平针织物的圈高、圈距、厚度、线圈长度和线圈形态系数等线圈结构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丝光后棉平针织物线圈长度缩短,圈高变大,圈距变小,厚度变薄,线圈形态系数变小。通过分析可以定性地得出其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徐勇 《科技咨询导报》2012,(14):49-49,51
线圈是电磁继电器的心脏,线圈断路是继电器的致命故障,减少线圈断路的不良被各继电器厂商所重视。本文对继电器线圈断路的各类故障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微线圈阵列和匹配电容谐振可以实现植入电刺激器多路信息的并行传输。为提高微线圈阵列接收各通道信息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并减小植入系统的体积,实验中利用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PCB)和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工艺加工微线圈阵列,将其用于2*2阵列的多通道传输装置,并测试2种工艺线圈在理想耦合、空间失配以及不同负载下的耦合效率情况。结果表明空间失配对两种线圈都有影响,但若控制横向失配在3 mm内、角度失配在30度内,并增大负载,目前实验室阶段2种线圈均可实现植入电刺激器信号的透皮传输,各通道输出信号能满足神经电刺激的要求。在系统可靠性方面,FPC线圈更具有优势,且其柔性的特点更适于植入人体。  相似文献   

6.
从毕奥—萨伐尔定律出发,结合亥姆霍兹线圈装置,首先研究了正三角形的广义亥姆霍兹线圈在其中轴线上的磁场分布情况。然后利用Mathematicas数值模拟了共轴正三角形线圈中心轴线上的磁场强度,得出了满足磁场均匀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应用于低压大电流高频开关电源功率变压器的新型双绞并联铜箔线圈.由于铜箔双绞并联,铜箔间的电流及电流密度均匀,从而减小了并联线圈的交流损耗.与线圈的交错结构比较,双绞铜箔并联结构线圈的变压器具有最小的原副边耦合电容.通过建立一维涡流模型,对新型双绞铜箔进行交流损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铜箔绞绕方案能有效减小线圈损耗.  相似文献   

8.
圆筒状马鞍型线圈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圆筒状马鞍型线圈的直导线圈、两端弧线圈、整体线圈的磁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计算了单匝线圈的磁场与电感,得到的结论为:磁感应强度随着距线圈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增大,线圈电感与线圈半径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磁导航智能车中的水平检测线圈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出磁导航智能车的水平检测线圈输出感应电动势与线圈相对于赛道的位置、夹角、线圈尺度的函数关系,借助Mathematica软件展示了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影响检测线圈输出的主要因素是线圈与载流线赛道的相对位置;增加线圈数量可提高定位精度;增加线圈匝数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分别判断小车前、后两端各自相对于赛道的位置可确定车体与赛道的夹角,利用双检测线圈差动输出可消除赛道交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多针-板电极形式的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对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研究脱色机理.结果表明,实验中所采用的多针-板电极形式的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对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明显.在相同的脉冲电压下,系统的脉冲频率、电极间距以及溶液初始pH值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溶液的脱色效果影响显著.在脉冲电压为30 kV,脉冲频率为75 Hz,电极间距为2.5 cm的实验条件下,反应体系放电60 min对酸性橙Ⅱ的脱色率可达92.7%.此项研究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多针-板电极形式的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的放电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喷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由作者发明和研制成功的自激振荡脉冲喷嘴所形成的脉冲射流,要相同条件下与常规的连续射流相比,射流的峰值压力,冲蚀体积和有效靶距均得到明显的提高,作者将多年来所进行的实验室实验(振荡腔内流体压力的测定;非淹没射流条件下的实验分析;淹没条件下自激振荡脉冲射流的性能实验及其分析;在淹没和非淹没条件下自激振荡脉冲射流的冲蚀效果;碰撞壁碰撞区域的磨损对自激振荡脉冲射流的影响等)及工业现场实验的主要结果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脉冲化学镀是指在化学镀上叠加脉冲电流。本文研究了脉冲电参数(脉冲电流密度与工作比)对镀层的成分、性能和沉积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脉冲化学镀可在保持化学镀镍磷合金性能的同时,使沉积速度加快数倍,并发现脉冲电流对自催化的化学沉积镍过程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扩时的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抗脉冲干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在脉冲干扰条件下的误码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扩时技术的抗脉冲干扰新方法.对基于扩时技术的直接序列扩频(DSSS)系统模型及其脉冲抑制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抗脉冲性能优越的扩时码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要求为10^-6时,该方法和理想交织加纠错的方法相比,抗脉冲干扰能力提高了4 dB,并且不会降低信息传输速率,硬件实现容易.  相似文献   

15.
从傍轴波动方程出发,给出了超短双曲正割脉冲光束的解析解.此解可以描述单周期以上的超短双曲正割脉冲光束.此脉冲光束解的每个频率分量都是高斯函数与双曲正割函数乘积的形式,具有相同的衍射距离参数.对这种超短脉冲光束在自由空间中的传输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理论解析推导的方法给出了超短洛仑兹脉冲光束的解析解。这种脉冲光束解的频率分量可以表述为高斯函数与洛仑兹函数相乘的形式,并且瑞利距离相同。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自由空间中超短洛仑兹脉冲光束的传输性质,所得结果对试验中超短脉冲的制备和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双曲正弦-高斯型超短脉冲光束及其传输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傍轴近似条件下,给出了一组超短脉冲光束的解析解,称为双曲正弦-高斯型超短脉冲光束.对这种超短脉冲光束及其在自由空间中的传输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双曲正弦-高斯型超短脉冲光束光强的横向分布在脉冲中部为双曲正弦-高斯型,而在脉冲头部和尾部则为高斯型,该脉冲光束的脉冲波形在传输中始终为双曲正弦-高斯型.该脉冲在轴上传输时有脉冲极性反转现象,在轴外有脉冲延迟现象.  相似文献   

18.
对自触发脉冲激光雷达接收电路中光电二极管在不同光照功率下的敏感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接收电路中光电二极管PN结空间电荷区宽度在不同光照功率下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在接收电路中不同光照功率对于自触发脉冲激光测量周期和激光脉冲信号宽度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基本方程进行了描述,并通过所设计的交错控制自触发脉冲激光雷达实验装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实验方法可以证明出激光雷达接收电路在不同光照功率下,自触发脉冲激光测量周期和激光脉冲信号宽度会产生延时误差。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水环境中污染物脉冲暴露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脉冲暴露与持续暴露的关系,多重脉冲之间的关系,脉冲暴露中的时间和峰值浓度的作用,脉冲式暴露的模型研究和延迟效应等几个方面,并对污染物脉冲暴露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超短脉冲余弦高斯光束的频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脉冲宽度的无啁啾余弦高斯脉冲光束的频谱以及相同脉冲宽度下啁啾余弦高斯脉冲光束的频谱有着很大不同,直观地看出了脉冲宽度和啁啾对超短余弦高斯脉冲光束频谱宽度的影响,说明了频谱宽度对超短余弦高斯脉冲光束空间奇异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