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基于对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发展时期较为稳定、龙山文化发展时期较为失稳这一假说的检验,以漆水河流域为例,以仰韶-龙山时期聚落分布特征为指标,分析了高程、距河流远近、核密度和最短距离,以图进一步验证这一假说和更加全面地认识关中地区仰韶-龙山时期聚落选址差异及其驱动因子。方法利用ArcGIS空间分析的功能。结果与结论漆水河流域龙山时期聚落选址较仰韶时期出现了高程增高、距河流变远和分散化发展的现象。龙山时期聚落选址的变化,是关中地区环境和农业扩展等多重作用驱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郑州市考古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郑州地区仰韶文化时期遗址文化层厚度的标准化,扣除自然因素,对郑州地区遗址的繁荣程度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郑州地区仰韶文化时期大河村遗址、古城寨遗址、伏羲台遗址和喂庄遗址、纸房遗址,分别是贾鲁河流域、双洎河流域、伊洛河流域和颍河流域的区域中心;大河村遗址为仰韶文化时期郑州地区的区域中心.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华北北部中晚元古代的岩相古地理及其演化过程,认为中晚元古代本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长城系沉积时期的断陷海槽阶段、蓟县系沉积时期的强烈凹陷阶段和青白口系沉积时期的稳定陆表海阶段。在这一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800~800百万年),华北北部经历了多次升降运动,多次海陆变迁,逐渐由相对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李中轩  闫慧  吴国玺 《河南科学》2010,28(7):893-898
根据裴李岗、仰韶和龙山3个新石器文化遗址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数量演变关系,将河南新石器遗址地理区分为3个类型:成长型,萎缩型,振荡型.尽管新石器时期河南地区历经干湿波动(8.5~7.0kaBP)、暖湿(6.8~5.3kaBP)、暖干(4.8~3.8kaBP)的气候过程,新石器遗址地理分布亦随之波动,但由于独特的水系网络和地貌环境,洛阳盆地和嵩山东南麓始终是河南新石器文化的核心区.  相似文献   

5.
This study, based on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ical studies focused on Qin’an County and Li County in Gansu Province, China, shows that during 8–7.3 ka BP few cultivated crop seeds were found. After 6.4 ka BP, during the Banpo period, many crop seeds appeared, indic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Millet agriculture in this area appeared and flourished a little later than in the Central Plain of China. Climate chang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is area. The rapid expansion of agriculture during late Yangshao and Changshan benefited from the humid and warm climate in the mid-Holocene, especially the emergence of rice. After 4 ka BP, climate became drier, and agriculture began to decline. So Siwa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pastoral economy, until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agriculture began to recover, when wheat and barley appeared in Li County, indicating diversification of agriculture of this time.  相似文献   

6.
伏牛山文化圈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与生产。近一个世纪的考古发现证明,伏牛山文化圈史前城址遗存非常丰富,是中国史前城址的发源地之一。伏牛山文化圈史前城址演进的脉络完整清晰:城址性质由仰韶文化的初城开始,逐渐演进为龙山文化的城址群,二里头文化的宫城,并与殷商成熟都城相衔接。伏牛山文化圈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石器时代的世界各地氏族先民,在交通、信息十分不畅的情况下,在不同气候、不同自然条件地区的河流或山川谷地内,顽强生息、劳动,创造了既有人类共同特征,又有差异的物质与精神化。中国地域内的各氏族公社或部落,虽然互相有一定影响,但在发展中也呈现“多元”趋势,新石器早期化遗址在江南、江北均有发现,前仰韶化时代亦然。中国古代社会明因素在这个时期虽然已有,但较稀少。仰韶化时期的母系氏族化有了长足发展,呈现出黄河流域进步干长江流域的趋势。至龙山化时代,父系氏族古化、古城、古国等社会明迹象,仍是江北多于江南,因而古代社会明之源均可追溯至五六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中国已有上-F6000年的社会明史。  相似文献   

8.
Neolithic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the Longdong area were reconstructed using a synthetic approach, investigating pollen, charcoal, and seed remains for two cultural layer sections and five flotation sites. Results show that Neolithic agriculture in the Longdong area had a simple organization and was dominated by the production of common millet,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Yangshao age. After the late Yangshao age, Neolithic agriculture developed into a more complex structure, dominated by both common and foxtail mille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rice and soybeans. The production of foxtail millet gradually increased through the Neolithic period, reaching its highest point during the Qijia culture. Soybeans were first cultivated during the late Yangshao culture, approximately 5000 cal a BP. Rice production began no later than 4800 cal a BP, and continued to exist in the Qijia culture, approximately 4000 cal a BP.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Neolithic Longdong, specifically in the “Yuan”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developed as a shrub and grass dominated landscape. Vegetation in the river valleys was partly covered with Picea, Tusga, and Quercus coniferous and broadleaf mixed forests. Agricultural activity during the Neolithic period caused an increase in farmland on the loess tableland and a decrease in the abundance of shrub and grassland in the Longdong area. When farmlands were abandoned, vegetation recovered with Hippophae-, Rosaceae-, Ephedra-, and Leguminosae-dominated shrublands and Artemisia-dominated grasslands.  相似文献   

9.
闽南文化区域概念的习惯性使用,招致异地同质文化族群的质疑.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本质一致,但河洛文化超越地域局限,能够为异地同质文化族群普遍接受和认同.河洛文化内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底,外连闽南区域海洋文化之特色,尤在起始根脉上显现文化的本质性,有利于两岸同胞原始文化之认同.故以河洛文化兼容闽南文化的主导研究方向,将具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模式起源,这是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作了人类文明同源课题研究,提出人类文明起源模式为远古中国阴阳易学的学术观点。课题从壮侗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把“天”和“太阳”叫做“干”的语言切入,通过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远古遗址所见文字符号、图案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所见文字符号、图案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地远隔千山万水,但注重阴阳易学的哲学观念是一致的。当时的易学观念主要以数字“十”和三角符号出现,普遍见于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仰韶文化时期遗址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在此基础上展开甲骨文、金文与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有关王权记载的比较研究,同样发现阴阳易学哲理对文字的影响很深。特别是殷商、西周时期的金文,无不蕴藏着“干”的读音分别是“太阳”和“天”的两重内涵,这种读音和语义分明是壮侗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语言中的意思。这种读音有考古文物佐证和支撑,是阴阳易学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客观反映。在这方面,我们还可以从文献中对侗台语民族先祖建立的吴、越古国的记载中找到相关的证据。本文是课题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苏轼以一种异常洒脱的姿态出入儒佛,造就了文化史上苏轼的独特身影,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经典模式。苏轼批判性地理解佛禅文化,亦深受佛禅文化之影响。岭海时期,苏轼扬弃了道家和佛禅道路,通过著述来阐发儒家的经史大义。  相似文献   

12.
Zhou  AiFeng  Sun  HuiLing  Chen  FaHu  Zhao  Yan  An  ChengBang  Dong  GuangHui  Wang  ZongLi  Chen  JianHui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0,55(20):2118-2121
According to a core from Tianchi Lake, Liupan Mountain in Loess Plateau sediment, fossil pollen assemblage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S) and color scale were measured based on reliable Abies leaf macrofossils radiocarbon chronology. We recovered a very good high-resolution mid-late Holocene climate change achieve for the transition area of the East Asia monsoon region and northwest arid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sic climate background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records from cave records in monsoon regions in eastern China. Besides, it shows more detailed records in abrupt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带轻质油成藏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油气地球化学和油气成藏地质学等相关理论,利用车排子凸起带轻质油的地球化学、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和烃源岩的热演化史等资料,对该地区轻质油成藏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车排子凸起带轻质油主要源自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烃源岩,白垩系烃源岩有部分贡献;侏罗系烃源岩在新近纪中后期达到生烃高峰,其生成的原油主要沿不整合面或断层运移至白垩...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模式起源,这是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作了人类文明同源课题研究,提出人类文明起源模式为远古中国阴阳易学的学术观点。本课题从壮侗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把“天”和“太阳”叫做“干”的语言切入,通过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远古遗址所见文字符号、图案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所见文字符号、图案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地远隔千山万水,但注重阴阳易学的哲学观念是一致的。当时的易学观念主要以数字“十”和三角符号出现,普遍见于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仰韶文化时期遗址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在此基础上展开甲骨文、金文与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有关王权记载的比较研究,同样发现阴阳易学哲理对文字的影响很深。特别是殷商、西周时期的金文,无不蕴藏着“干”的读音分别是“太阳”和“天”的两重内涵,这种读音和语义分明是壮侗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语言中的意思。这种读音有考古文物佐证和支撑,是阴阳易学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客观反映。在这方面,我们还可以从文献中对侗台语民族先祖建立的吴、越古国的记载中找到相关的证据。本文是课题的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模式起源,这是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作了人类文明同源课题研究,提出入类文明起源模式为远古中国阴阳易学的学术观点。本课题从壮侗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把“天”和“太阳”叫做“干”的语言切入,通过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远古遗址所见文字符号、图案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所见文字符号、图案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地远隔千山万水,但注重阴阳易学的哲学观念是一致的。当时的易学观念主要以数字、“十”和三角符号出现,普遍见于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仰韶文化时期遗址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在此基础上展开甲骨文、金文与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有关王权记载的比较研究,同样发现阴阳易学哲理对文字的影响很深。特别是殷商、西周时期的金文,无不蕴藏着“干”的读音分别是“太阳”和“天”的两重内涵,这种读音和语义分明是壮侗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语言中的意思。这种读音有考古文物佐证和支撑,是阴阳易学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客观反映。在这方面,我们还可以从文献中对侗台语民族先祖建立的吴、越古国的记载中找到相关的证据。本文是课题的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16.
安徽淮河流域是我国古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一个重要区域,新石器时代演绎了多期古文化,石山子文化时期以渔猎为主,大汶口文化时期渔猎与农耕并重,而龙山文化时期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本文利用钻孔孢粉、海面变化及海岸线变迁等研究成果恢复本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过程,利用田野考古资料和考古研究成果,系统地梳理本区新石器文化发展进程,并将环境演变研究和古文化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该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开始,新石器早期出现石山子文化,地方特征明显。6.5~5.5kaB.P.气候暖湿,受高海面、海侵及洪涝灾害的影响,地表环境恶劣,导致文化发展中断、考古遗址缺失,5.5~4.0kaB.P.气候趋干,自然条件有利于人类生存,大汶口、龙山文化逐渐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中原文化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也是数千年来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汇聚的中心,中原汉族文化的不断丰富,是由于四周辽阔地域中的各族文化源源不绝汇入的结果。在《郑风》21篇作品中,就有不少反映先秦时期中原文化的民俗因素,其中"令会男女","临水祓禊"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大都认为广义的"五四运动"包括了"新文化运动";在词语使用习惯上,或将两者替换使用,或合并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使用,代称该时期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事情。两者关系之密切由此可知。但两者之间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新文化运动"最初名称不一,甚至被认为是敌人的诋毁称呼,只是到了后来才被逐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五四运动"则最初是指发生在1919年5月4日的学生运动。实际上,"新文化运动"是针对辛亥革命之后的社会现状所进行的思想文化补课,属于思想文化层面上的救亡,具有间接性;而"五四运动"则是爱国情感的直接表达,指向当时的国际国内政治问题,属于政治层面上的救亡,具有直接指向性。两者虽有联系,但不宜混淆,因为这样必会遮蔽其中一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北祁连山东段瞭高山构造拼贴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高山构造拼贴体的发现对于确定祁连造山带东段中祁连地块北部边界有重大意义.该拼贴体由奥陶系火山岩、大理岩和中晚元古代皋兰岩群绢云石英片岩、变杂砂岩、千枚岩等不同时代地层块体拼贴而成,形成于新元古代末-早古生代.整体成层无序,韧性剪切变形强烈.其变形序列特征反映早期正向逆冲,晚期压剪平移-正向伸展的造山拼贴过程.  相似文献   

20.
基于作者对北京地区中全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研究和未来10年预测结果,利用GIS、SPSS软件包,通过建立水力侵蚀遥感信息模型,制作了北京地区现代土壤水力侵蚀图,依据将近论古的原理,恢复了北京地区小冰期时期和仰韶文化时期的土壤水力侵蚀深度,探讨了未来10年水力侵蚀演化趋势,这可以为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泥石流分布规律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