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满足核桃良种推广需求,解决高原地区穗条成熟时间晚于嫁接时间的供需矛盾,以辽宁1号核桃良种建立采穗圃,研究了采穗母株截顶定干、短截促萌和肥水管理对穗条促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穗母树定植后截顶定干,萌芽率和成枝率分别可达83.45%和85.14%。第二年春季萌动时对主枝进行留桩15 cm短截,可作接穗枝的长度和比率分别达54.47 cm和89.43%。采穗前追施复合肥和氮肥2~3次以上,枝条长度可达121.67 cm,粗度达1.21 cm,可作接穗枝的长度达77.40 cm,每公顷产量达12 510条,穗条促成效果明显。对采穗圃中采穗母株产穗能力和穗条质量进行比较,明确了高原核桃采穗圃穗条促成条件。  相似文献   

2.
紫叶矮樱嫁接技术创新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玉忠  孔东升 《甘肃科技》2008,24(4):157-159
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用紫叶矮樱作接穗,山杏作砧木进行切接,嫁接苗假植在玻璃温室,20d形成愈伤组织,萌芽长达0.5—1.0cm左右时,在温室内嫁接成活率达81.0%以上,移植到大田培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梓树(Catalpa ovata)和滇楸(C.fargesii)嫁接苗第1年各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差异,探究不同砧木对楸树(C.bungei)嫁接苗生长的影响,为初步筛选适宜楸树嫁接的砧木以及楸树良种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梓树和滇楸为砧木,以‘南林1号’(‘Nanlin 1’)‘洛楸’(‘Luoqiu’)和‘苏楸1号’(‘Su 1’)为接穗,进行芽接,共6个嫁接组合,测定嫁接后128、141、155、174和189 d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并统计嫁接6个月后的成活率,测定接穗当年的高生长和径生长量及生长1年后嫁接口上下径粗度比。【结果】6种砧穗组合中‘南林1号’/滇楸的成活率最高,达76.91%,‘苏楸1号’/滇楸成活率最低,仅有32.05%;‘南林1号’/梓树的接穗高生长和径生长量最大,分别为165.51、2.89 cm,‘苏楸1号’/滇楸的接穗高生长和径生长量最小,分别为83.43、1.63 cm。各嫁接组合嫁接口上下径粗度比均小于1,嫁接生长第1年,均未出现“大小脚”现象,但‘苏楸1号’/滇楸亲和性最差。在整个生长测定期,除以‘苏楸1号’为接...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茄子重茬连作土传病害严重、茄农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笔者结合实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开展用托鲁巴母作砧木嫁接茄子栽培技术示范研究.茄子通过嫁接,增强了抗病能力,解决了茄子不能连作重茬的实际难题,产量提高30%~50%,取得了每公顷产量达120吨以上,产值超15万元的好效果.在试验示范栽培中,应用这套综合技术使嫁接苗成苗率一般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北碚榕试管苗为材料,炼苗后采用可降解的无纺布育苗袋育苗,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品氏营养土、蛭石、珍珠岩、林下腐殖土的不同体积混合物)、不同叶面追肥(0.5%~2%尿素、NPK复合肥和Hoagland营养液)对苗木生长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育苗基质为品氏营养土,试管苗移栽30d后株高增加1.90cm,叶片增加2.75枚,移栽成活率为96.29%;最适叶面追肥为1%尿素,喷施30d后(1次/3d),株高增加1.94cm,叶片增加3.2枚,移栽成活率达100%;株高7~9cm(叶龄5~8枚)的苗木,移栽田间30d后,株高增加1.4cm,叶片增加3.4枚,移栽存活率达96.25%,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倒置嫁接后板栗枝条生长势、开张角度以及倒置嫁接枝条和不同拉枝角度枝条的茎流速率日变化的测定分析,明确倒置嫁接后板栗茎流速率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正置嫁接相比,倒置嫁接后植株生长势变弱。板栗倒置嫁接后生长长度为72.5 cm,显著地小于正置嫁接81.3 cm,而且板栗倒置嫁接后生长粗度为12.3 mm,也显著地小于正置嫁接13.9 mm。倒置嫁接开张角度极显著大于正置嫁接,基角和腰角分别为139.6°和99.4°。正置嫁接茎流速率日变化动态为单峰曲线;而倒置嫁接茎流速率日变化动态为小范围波动的曲线,这一日变化规律是由倒置嫁接方式和枝条的开张角度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泰国甜角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元江干热河谷引进的泰国甜角开展嫁接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嫁接方法、嫁接时间、切砧高度、砧木类型、砧木龄级、接穗年龄、接穗位置和天气条件等因子对嫁接成活率有明显影响.嫁接方法宜采用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的切接法,其平均成活率75.0%~76.4%;嫁接时间宜选在3~4月;用半年生切砧苗作砧木,切砧高度在20~40 cm比较适合;接穗的位置效应明显,宜选1年生枝的基部和中部枝段,带1~2个腋芽的穗段为优;此外,天气状况对嫁接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以阴天或雨后晴天嫁接为宜.采用常规管理技术,嫁接后3个月可育成甜角嫁接苗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8.
3个槭树品种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紫果槭、岭南槭、长柄紫果槭3个槭树品种嫁接适期、嫁接方法及其配套管理技术的试验及其分析,结果表明:紫果槭、岭南槭、长柄紫果槭3个品种对砧木三峡槭的亲和力差异性较大,其中紫果槭最好,嫁接成活达80%以上;3个品种嫁接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紫果槭、岭南槭、长柄紫果槭;3个品种秋季的嫁接成活率均高于春季;砧木的移植有利于提高春季紫果槭嫁接的成活率;套袋保湿能提高嫁接的成活率;绑扶固定措施能对嫁接苗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提高嫁接的成苗率,且有助于嫁接苗形成一个较好的树型。  相似文献   

9.
1皮接:可分别将砧木和接穗种子播于营养钵中,每钵各播种1粒,也可在苗床中进行条播,砧木和接穗种子间行播种,窄行距3cm,宽行距5cm,每两窄行各播砧木和接穗1行。播好后盖土1~2cm厚,注意保温保湿。当幼苗破心后,可以进行嫁接。嫁接操作时,用清石灰水或10%磷酸三钠液洗净手,避免病菌感染幼苗。嫁接操作前2—3d对接穗幼苗进行炼苗,让幼苗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锻炼,使之有较强的抗失水能力,然后用消毒后的刀片在砧木的幼茎上削出1条斜向上的斜槽,  相似文献   

10.
(一)砧木苗的管理 澳洲坚果种子消毒(或在多菌灵4%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后经沙床催芽、移栽后在其苗期肥培管理12-36个月内,直径达到0.7~1.5cm的都可进行嫁接。嫁接前2~3个月内应适时、及时浇水、施肥,除尽圃地杂草,对全园苗木进行去弱留强抹芽(或修剪),喷杀虫、  相似文献   

11.
二种贵州特有植物的种子繁殖与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种贵州特有植物的种子繁殖与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贵州石笔木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当年不出苗,但在20~25℃温度、湿度80~90%条件处理下,43d后即可萌发出苗率达67%,贵州槭种子翌年3月播种,播前用水浸泡24h,出苗率达76%,缩短出苗时间.苗木移栽宜阴天进行,加强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2种贵州特有植物一年生苗可高达50cm.  相似文献   

12.
选择地径0.7~1.0 cm的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苗作砧木,在4月11—25日之间用单芽切接的方法,可使金桔嫁接成活率达到94.92%.嫁接后及时抹芽,并多次摘心,加强肥水管理,使金桔快速成形.7月中下旬时,选择12个头以上的植株在夏梢停止生长起挖装盆.起苗时尽可能伤根不断根,盆土选用"坑塘土加草炭(体积比7∶3)",上盆后前7 d保持水分充足,以后按"见干见湿"的原则浇水,同时注意追施复合肥.用调节夏梢适期萌发和控水的办法来促花,用摇花、降温、疏花疏果和除芽等措施来保果,可以使金桔在北方实现当年嫁接、当年上盆、当年开花、当年结果的"四当"目标,使金桔冠径平均达到35 cm以上,每盆结果30个以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人系统取样,用筛析法对云南大理盆地隐仙溪河道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河流上游以砾石沉积为主,平均质量分数(含量)达57.92%以上,砾石粒径以10~50cm为主,在砂质沉积物中以粗砂为主,其含量达28 35%,中细砂含量只有13.76%;河流中游虽然也以砾石沉积为主,但砾石粒径明显变小,以5~10cm为主;河流下游则以砂质沉积物为主,其中中砂、细砂和粉砂总含量高达77.64%,尤其是细砂和粉砂含量显著升高,分别达到27.96%和32.26%,而粗砂和砾石含量明显降低。不同河段沉积物粒度及其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水动力条件、地形坡度和搬运距离控制,但搬运距离与沉积物粒度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梨矮化中间砧PDR54、S5和S2对金花梨的矮化性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梨砧木嫁接实验,以棠梨为基砧,嫁接‘金花梨’,对具有矮化潜力的梨中间砧PDR54、S5和S2进行矮化性能研究表明,PDR54、S5和S2对‘金花梨’所表现的矮化性能差异较大.当中间砧砧段长为10cm时,三者矮化性能均不明显,仅PDR“的致矮程度达76.7%,属于半矮化砧;但当中间砧砧段长增至20cm时,PDR54、S5和S2表现了良好的矮化效应,其致矮程度分别为44.4%,41.5%和75.2%,属于矮化和半矮化砧木.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我们在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施工的基础设施砼道路工程比较多,如北三至北四路的东六、东七、东八、东九等路,全长533米,面宽12~15米,混凝土厚22cm,建筑面积3 758.5m2.北三路(东六至东十)段上下行六东道各宽12m,混凝土板厚22cm,全长3 020米,建筑面积达72 609.25m2.经过精心施工,使全部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16.
树苗嫁接可加快优良树种繁育、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抗病和环境适应能力。但迄今为止,树苗嫁接仍然延续传统的手工方式。为此,本文根据树苗劈接嫁接工作流程,设计了一种树苗嫁接机器人机械系统。研制的树苗嫁接机器人能够实现砧木与穗木的夹持、搬运、定位、切苗、接合作业,为产品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试验结果表明:该树苗嫁接机器人砧木切削成功率为94%,穗木切削成功率为93%,嫁接成功率为86%,可代替手工嫁接作业。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种植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对土壤可溶性盐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绿色覆盖方式对0~20cm土层都具有明显的抑盐效应,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下降幅度达16.4%~30.5%;在生育期内,红豆草的抑盐效应(0~20cm土层)较小麦强,红豆草使0~80cm土层脱盐率达23.4%,而小麦使0~80cm土层积盐率达14.2%;单作小麦收获后的空闲地.土壤表层盐分上升速度较裸地快.  相似文献   

18.
日本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从国外引进日本黄姑鱼受精卵约1.2×106粒,孵出仔鱼约99.6×104尾,在水温18.0~23.5℃、盐度29.9~23.4、溶解氧6.5~7.9mg/L的条件下,历时40d,共培育出平均全长2.2~4.0cm的幼鱼约50.03×104尾,育苗成活率达41.7%。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黄果梨种苗生产,准确掌握其种苗嫁接繁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高嫁接育苗效率,本研究以一年生杜梨为砧木,黄果梨为嫁接品种,研究不同嫁接方法、不同嫁接时期以及芽接时期、剪砧时期及接芽包裹方式处理组合对嫁接成活率、苗木生长量及嫁接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青海高原地区,以秋季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间,采用露芽带木质芽接方式,且嫁接后不剪砧,待翌年萌动前在接芽上方1 cm处剪砧的方法,嫁接成活率高,新稍生长量大,苗木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了黄果梨种苗嫁接繁育技术方案,为快速高效繁育黄果梨优质种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干旱区均匀裸土下垫面的辐射观测数据和两组土壤观测数据,分别使用PlateCal法、谐波法和TDEC法计算了地表土壤热通量(G_0),发现不同方法计算的G_0差异达3%~11%.分析了3种方法所需输入数据(长波辐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热通量)的观测偏差,其中5 cm土壤含水量的观测偏差较大(约20%~30%),长波辐射的观测偏差较小(约1%~2%).分析不同方法计算的G_0对观测资料偏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PlateCal法对5 cm土壤热通量和5 cm土壤温度的观测偏差较敏感,而谐波法和TDEC法对5 cm土壤温度的观测偏差最敏感.两组观测数据计算的G_0差异显著,PlateCal法、谐波法和TDEC法的差异分别为11%、20%和16%,主要是由计算方法所需输入物理量的观测偏差和计算方法对各物理量的敏感性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