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新冠疫情期间的谣言数据,综合运用文本分析、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其基本传播特征,揭示其时空分异规律,进而探究其治理对策.结果 表明:①疫情期间谣言内容方式的传播以文本为主,且主要与确诊病例和具体事件相关,微信为其主要传播平台.②谣言产生时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部分谣言与热点舆情事件相关,传播周期较短;且...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土壤湿度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及遥感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安徽省的土壤湿度时空信息,采用克里金法将站网实测多层土壤湿度数据插值为网格数据,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而建立遗传算法优化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土壤湿度反演。该模型以风云3B卫星的亮温数据为主要输入,训练后对该模型验证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壤湿度月均值波动较频繁,淮北平原和大别山区较其他区域干燥;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湿度增大且季节和空间差异变小;所有分区平均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日序列相关性达到0. 605,均方根误差为0. 056 m~3/m~3,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演安徽省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中国人感染H7N9疫情的时空发展规律和演变规律,基于2013年至2017年人感染H7N9统计数据,分别进行时间序列和标准差椭圆分析.首先以月为时间单位分析疫情时间序列,识别疫情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在此基础上将整个疫情期进行阶段划分,并对各阶段的疫情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疫情病例的发生位置建立标准差椭圆,通过各阶...  相似文献   

4.
针对已经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考虑多隔离措施建立了非线性传染病模型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的趋势.利用新冠肺炎疫情的全国数据与仿真实验结果的对比拟合,说明了隔离措施对于新冠肺炎防控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如果隔离措施晚执行一周,那么整个疫情的感染人数就将增加近7倍.此外,针对湖北省新增临床确诊病例的措施,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措施有效地解决了之前可能存在漏诊病例的问题,并可以大幅加快疫情的消亡速度.后续官方公布的实际数据也验证了本文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给人民健康和地区发展带来严重损失,已成为影响全球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理学视角下个体人群水平的扩散研究,对疫情“落地到人”的精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以此次疫情中国高发市域温州市为研究区,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数理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解析疫情的时空演化特征,评估确诊病例的就...  相似文献   

6.
基于MODIS/MOD17A3数据集,结合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运用距平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安徽省农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农田以水田为主;研究时段内,安徽省农田年NPP均值及年NPP总量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中产农田面积最大,低产农田次之,高产农田面积最小;农田NPP空间分异显著,呈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中低产水田和旱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地区,高产水田和旱地分布于沿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与水田和旱地NPP均值呈弱负相关关系,温度与水田和旱地NPP均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温度是影响安徽省农田生产力空间分异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Crystal Ball和GIS 软件,通过分布拟合数据、批量拟合、空间自相关以及数学统计等方法对我国此次疫情重灾区湖北省2020年1月25日至4月8日期间新冠疫情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从时间维度来看,湖北省新冠疫情发展经历了疫情高发期、稳定下降期、成果巩固期三个阶段;整体表现为非确定性和空间跳跃性、非季节性和政策干预调节性特征;2) 从空间维度来看,湖北省形成了鄂东以武汉、鄂州为中心,鄂东北以孝感、随州为中心,鄂西北以十堰、襄阳为中心的新增确诊空间格局;湖北省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整体呈现随机分布特征,武汉市为湖北全省范围内高—低扩散的唯一区域;3) 按各市州万人感染率来看,武汉和鄂州为湖北省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主要位于武汉城市圈,形成了以武汉市、鄂州市为核心的半包围结构;低风险区主要位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三大风险区城市间存在空间相关关系;4) 武汉市始终是湖北省疫情的中心,对全省疫情防控态势起绝对主导作用.最后基于湖北省新冠疫情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针对性地提出和肯定今后湖北省及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流行趋势与时空分布情况,为甘肃省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收集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个案信息,对确诊病例的时间、空间变化和人群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描述。2020年1月23日甘肃兰州出现首例确诊病例,2月2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最高峰,为11例,此后新增确诊病例呈下降趋势,2月17日后新增确诊病例没有增加,甘肃省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合计91例。甘肃省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兰州、天水等交通较为便利的城市。男女性别比为0.71:1,以20~59岁年龄段为主,早期确诊病例以输入型为主,后期以本地病例为主。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每日新增病例数不断减少,但考虑到国内疫情存在零星偶发的可能,境外疫情依然复杂多变的情况,相关防控工作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植被NDVI变化特征及其对温度和降雨变化的响应,以安徽省为例,基于2013~2019年安徽省长时序MODIS-NDVI数据,分析了近7年安徽省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同时结合不同降水和温度下NDVI变化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7年间NDVI值在0.57至0.64之间,其与平均气温和年降雨呈正相关关系,且NDVI值与年降雨呈显著正相关的面积比例要大于与平均气温呈显著相关性的面积比例,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安徽省7年间NDVI值总体呈现增长趋势(R2=0.6178),增长速率为0.00387,夏季NDVI均值最高,植被覆盖度越来越优.皖西和皖南山区NDVI值较高,而江淮丘陵区NDVI值较低,主要与该地区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有关.  相似文献   

10.
探索数据源"百度指数"下艾滋病疫情的时空分布及防控要点.应用爬虫技术编写JAVA程序来挖掘数据库数据,引进向量自回归模型原理,分析了艾滋病发病数与各个主成分的Granger因果关系.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艾滋病疫情进行了时间及空间定性、直观的分析.结果表明官方发布的艾滋病发病数与艾滋病疑似患者的搜索行为呈滞后的联动关系,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艾滋病发病数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研究安徽省的气候生产力数据变化特征和该省的气候资源情况,以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充分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以气温、降水量、高程特征数据为研究基础,综合使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克里金插值、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在GIS平台中进行插值模拟与分析制图,以时空规律的内容揭示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生...  相似文献   

12.
正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疫情信息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现有源数据集、新闻媒体报道和展示平台的数据存在时段重叠、时段缺失、时段长短不一致等问题,造成数据分析困难。为了完成一套准确、可靠的疫情病例数据集,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发挥学科优势,组织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力量,与北京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专家组成特别项目组,专攻数据收集与分析,助力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13.
以安徽省为研究区,选取MODIS数据为数据源,首先基于2011年到2018年的16 d合成MODIS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产品,利用ENVI软件提取油菜种植面积。然后结合谷歌影像,通过目视解译和NDVI数据提取安徽省多时相油菜种植面积,在此基础上对MODIS-NDVI数据提取油菜种植面积的结果进行验证,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与统计监测数据相比,利用MODIS数据提取油菜面积精度可达84.5%。通过实践和验证,利用MODIS-NDVI数据提取安徽省油菜种植面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政府部门掌握农作物生产和农业发展情况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其他省份研究油菜种植面积提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北京市设施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由静态GIS向时态GIS的转变,解决设施农业时空数据动态存储与表达的问题,针对设施农业数据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与情况,结合时间切片模型的思想与方法,提出了设施农业时空数据模型,以实现设施农业时空数据的重组与管理.阐述了设施农业时空数据的组织、存储结构与查询方法.研究表明,设施农业时空数据模型能很好地表达设施农业时空对象的空间信息、属性信息以及变化关系,为设施农业时空数据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当下中国的紧急要务,也是全世界的防控重点。作为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构成,评判“疫情是否严重”是社会各界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的确诊人数、死亡人数、治愈人数、密切接触者及医学观察人数等信息,论述了疫情的影响范围和蔓延趋势。针对疫情的严重程度,采用比较分析法,从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两个尺度衡量疫情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接触率、感染率、确诊率、治愈率和病死率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论证说明不同时空尺度下疫情严重程度的差异,进一步提出多尺度评估疫情严重程度的要义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主张量的时空数据特征驱动可视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时空场数据高维分析与表达的需求,构建基于主张量的时空数据结构分析与动态表达模型.简述了张量的定义、基本算子及主张量分解方法,给出了基于主张量分解的多维度特征分析流程.利用张量的多维融合特性进行多维时空数据的组织与表达,设计了多维时空数据统一组织与存储方法.利用主张量分解方法,实现了时空数据不同维度结构特征的解析与动态重构,进而建立了基于主张量的多维时空数据多维度解析模型与特征驱动的时空数据联动可视化策略.以赤道太平洋海域卫星测高SSHA(Sea Surface Height Abnormity)网格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实现了基于张量的多维透视、子集提取、等值面绘制与时空体可视化等功能.利用主张量分解实现了对ENSO(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时间型与空间型的解析与提取,并实现了时间、经度、纬度系数驱动下的联动可视化.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较好再现了ENSO事件的时空分布格局与动态演化特征,并可实现对ENSO时空演化过程的多维度透视.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7-2007年安徽省统计资料,对全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的诸要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耕地面积、粮食播面比与复种指数三者的乘积)、单产、农田水利设施以及农民的粮食收入是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相对活跃因素,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对全省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耕地非农化、粮食总需求增长的压力,势必对粮食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粮食生产时空变化是资源禀赋背景下,城镇化、工业化及政策因素引致农户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时空模型难以兼顾时空语义表达与计算机实现困难的现状,形成不同部门、不同应用、不同时期的时空数据在语义、模型、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阻碍了时空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限制了历史数据在预测预报等领域重要作用的发挥.在总结时空数据模型特点的基础上,试图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分析时空模型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采用图论这一通用数据结构与数学描述方法.构建具有完备性的时空数据描述模型;探讨由此引发的异构时空数据的转换机制.最后,在异构时空模型之间的转换机制中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水平的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工业化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在建立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安徽省17个城市1998-2005年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力分别进行评价,进而对安徽省各城市新型工业化综合水平进行分析,揭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时空差异和特征,为安徽省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段雪岩  李媛 《江西科学》2022,(4):817-822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与持续对社会经济带来损失,同时也损害大众身心健康。探讨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群体旅游意向,对旅游业未来恢复有重大意义。研究引入新冠疫情下的风险感知变量构建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通过234份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测量模型检验发现,态度、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对大学生旅游意向存在正向影响,风险感知对大学生旅游意向存在负向影响。在分析结论基础上,认为旅游意向不仅受到个体主观影响,未来研究还需结合疫情事件的时空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