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信用缺失问题。我们在诚信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是主流,但失信行为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治理。导致信用缺失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道德自律与社会诚信机制的各行其是。只有将自律教育机制同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机制结合起来,才能在社会上彰显诚信的风气。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失信失范的行为越来越广泛,信用缺失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研究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国家对社会信用活动的管理,积极营造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几个着力点:应该在诚信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加大信用制度建设的力度;在政府信用建设的基础上,加大信用服务业市场化发展的力度;在信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加大联合征信和数据库建设的力度;在制定信用标准的基础上,加大信用监管和奖惩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陈美琼 《海峡科学》2014,(12):53-55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福建省当前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信用环境建设的对策,以进一步推进诚信福建建设。  相似文献   

5.
科研诚信与信用制度建设,是社会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我国科研诚信与信用体系,是规范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我国科研管理水平的基本条件。我国要实现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快科研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科研诚信制度体系,提高国家科研项目诚信化制度设计水平,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制度建设管理和协调机构,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教育和科研人员自律工作。  相似文献   

6.
由于信用缺失,增加了交易成本,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地成长和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所以,必须建立规范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约束机制,必须在广泛倡导诚信观念的基础上培植和维护信誉。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大学生欠费原因进行分析,既有经济原因.有也大学生自身诚信缺失和缺乏艰苦奋斗精神造成的;因此,对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和信用档案建设十分重要.把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列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议程,切实抓好,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各种现象。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用缺失的诱因,而各种监管制度的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加之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低下,使会计造假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秋玲 《科技信息》2011,(27):I0011-I0012
房地产业信用缺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衡阳市房地产业同样存在着信用缺失,其原因主要在于信息不对称、房地产业缺乏道德自律及制度漏洞。为此,应加强房地产业信息披露机制建设、加强信用衡阳宣传以促使房地产业道德自律及强化制度建设以筑起遏制失信行为的制度篱笆。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到货币充当等价物,再到契约关系,无不以信用为基石.当信用缺失现象蔓延时,将会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文章从会计信用缺失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几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必须承接传统、借鉴西方诚信文化和契约文明的精髓,实现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强化制度伦理建设,优化申张诚信、弘扬契约精神的法治环境,完善市场竞争和政府监控机制,实施全民诚信教育,打造诚信政府、营造全民讲诚信、重契约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2.
政府公信力是一个衡量政府信用状况程度的重要概念.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信用处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信用系统的保障和支柱.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期,各种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往往很难获得公众的认同和信任.对于现代民主政府而言,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危机、提升公众信任,是政府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政府公信力研究应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变化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众多影响社会公信力的因素,其中腐败因素是最主要的颗粒,他腐蚀了公信力的机体,使公信力缺乏活力,使人们丧失了对政府和党的信心,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遏制腐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一批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事件的曝光,部分公众不断滋生出“仇官”心理,政府公信力一度受到质疑和削弱,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的有序发展。因此,新时期探讨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以及对提升政府公信力提出实质性的对策建议,就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条千年古训不仅揭示了一个政权主体成功的施政经验,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章从权力的变异及腐败着手,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引出了贞观廉政思想.并同历史上以往执政方式的比较得出了贞观廉政的特征,即循循善诱与严惩不贷相结合;上行下效与严格考课制度相结合.最后,联系国际国内形势及我国廉政建设任务和状况,尤其是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新时期的施政理念,借鉴贞观廉政建设的经验,总结出其对我国当代廉政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府公信力主要由政府能力、大众传播载体和公众满意度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着宣传员和监督员的双重角色。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大众传播的迅猛发展,使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要破解政府公信力提升难题,必须从其面临的挑战和自身系统构成出发,促进三个转变,即政府从管制模式向治理模式转变,大众传播从单向宣传向交互引导转变,公民从情绪宣泄向理性思考转变。  相似文献   

17.
清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清廉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丰富的思想内容,并且在当今反腐倡廉的历史性课题和德治兼备的方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真正建立起适合我们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首先要彻头彻尾地了解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信力主要由政府能力、大众传播载体和公众满意度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着"宣传员"和"监督员"的双重角色。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大众传播的迅猛发展,使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要破解政府公信力提升难题,必须从其面临的挑战和自身系统构成出发,促进"三个转变",即政府从管制模式向治理模式转变,大众传播从单向宣传向交互引导转变,公民从情绪宣泄向理性思考转变。  相似文献   

19.
廉政是政权稳固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廉政仅仅依靠人们自身道德修养是绝不能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改变现有的纪检监察体制,使纪检监察机构成为由中央直接垂直领导的机构。这不仅适合政权机构运行的规律,也是古今中外实践所证明的成功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的效能,为我国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受众需求的不断提高使得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力量。以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为背景,通过分析造成我国基层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各种原因,可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基层政府公信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