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1,(4):70-70
互联网IP地址将告罄"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日前指出,他所创建的43亿个IP地址即将在"几个星期内"用尽。瑟夫于1977年创建互联网通信协议IPv4,让全球电脑可以互相连线,而IP地址是分配给每台连网设备的独一无二的号码,但随着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电话等移动终端进入互联网,IPv4地址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2.
这是人类自从掌握了空间技术开始就拥有的一个梦想,无论你叫它"太空农场"还是"宇宙农业基地",现在都要成为现实了。有消息称,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为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提供太空种植的可食用蔬菜,这一太空植物种植计划首批将栽培6株莴苣,由粉红LED灯提供光合作用所需光线。在太空种植食材,将很好地解决未来长途太空旅行中的一大难题:新鲜食物的供给。而就短期而言,则能起到成本削减的作用—当前每运送1kg食物到国际空间站,要花费近  相似文献   

3.
正4月初,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布《太空威胁评估》报告,梳理了全球太空技术尤其是对抗性武器的现状,对具备太空实力国家的太空战略对抗能力进行了评估。美国在太空"高边疆"的实力长期独占鳌头,然而面对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的追赶,危机感迅速形成。为维护太空霸权优势,近年在美国出现了新一轮"太空军备竞赛论",关注中俄等国的太空计划,宣扬加强对太空战略态势的监控和未来太空作战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太空互联网在太空,没有人能够听到你的尖叫。但随着正在研发的太空互联网的出现,你却能够向同伴发送电子邮件。由于在轨道保持稳定连接非常困难,这种行星际互联网必须特别忍受"拥堵"和掉线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18个未来太空计划太空探索第一步,先定18个"小目标"。前段时间,NASA新发布了18个太空创新探索项目。从开采月球水冰到智能宇航服,再从"太阳冲浪"飞船到先进的系外行星搜寻者,项目种类真是应有尽有,而且足够新奇。比如金星探测器,它采用双体结构,包括一艘悬浮飞船和一个着陆器。悬浮飞船从金星大气层收集能量,再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能量传输给地表的着陆器,从而执行长期地表勘测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1、Space X公司计划2018年送两名太空游客绕月飞行Space X公司计划2018年将两名游客送入太空进行绕月飞行。此次飞行将耗费约一周时间,飞船将接近月球表面,但不会着陆,随后将飞回地球。2、太空生活不影响果蝇"生娃"长期太空生活到底会不会妨碍人类生育后代或导致物种改变?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科研人员派出果蝇去试了试,结果发现这种昆虫在两次往返近地空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球上频发的战争和环境危机,使人们开始把人类未来的梦想建立在开发地外空间上,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太空移民计划。也许移居太空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设想,然而在太空建旅馆,已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已有商业公司正在投资开发太空旅馆,并有望在2020年以前建成。届时,它将比目前太空游客到空间站观光更舒服。  相似文献   

8.
正特朗普的天军梦想靠不靠谱根据冷战解密材料,一般认为美国实际投入了千亿计美元天军计划,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苏联的战略欺骗,根本用意并非真正为美国打造一个坚固的导弹防御网,而是想从经济上拖垮苏联。但时至今日,那些流产的科技却在某种程度上悄悄地变成了现实。未来美国真的组建单独"太空部队"的时候,很可能将其列为完全与现有三大军种并列的地位。美国的这种倾向将加剧自冷战之后稍微沉寂的太空军备竞赛。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蔡当局宣称将于年内发射"福卫7号"卫星,并斥重金启动第三期"太空计划",豪言台湾太空实力排名"全球前十"。实际上,台湾"太空梦"高度依赖美国技术输血、产业扶持和政治主导,特朗普政府"重返太空"的战略转向更给台湾带来新的"想象"。美方有其特定战  相似文献   

10.
在未来的岁月里,人类将到太空去生活、工作,并创造出许多奇观。 太空月球村 美国国会在1984年1月就已批准20年内拨款110亿美元修建月球村。按照这一计划,首先在月球上制造人工生态环境,利用月球岩石、土壤中的氢元素和  相似文献   

11.
正太空旅馆不是梦还记得第3期的《住进太空大车轮》吗?科幻的设想正在变成现实。美国一家基金会计划在几年内建一座旋轮空间站,除了用于科研外,还可供游客住宿、休闲娱乐。不过,单个环形的空间站毕竟还是简单了点。期待未来有一天,人类有足够的技术和能力,打造一座上下多层、空间更大的、真正的"太空城"。  相似文献   

12.
《广东科技》2017,26(3)
正"太空180"大科学试验进程过半整体进展顺利"太空180"大科学试验是我国首次主导的"人与环境"领域大型国际试验。试验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和深圳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主导,16个国内外机构共同参与。自去年正式启动以来,"太空180"大科学试验已完成了90天中期计划,各项科学试验进展顺利。试验在370平米的密闭循环舱内展开,持续180天,其间,4名参试志愿者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及大部分食物,都依靠舱内复杂系统自给自足。试验积累数据将为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2月9日,"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中国科协主席、"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主席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委员陈宜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吴国雄,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张勤等出席会议。中国科协副主席、"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秦大河主持会议。"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科协有关人员参加会议。韩启德在讲话中指出,"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要扩大参与者群体,不仅将科研人员吸纳进来,也要将商业机构和其他社会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美国"勇气"号、"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登陆火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纷纷启动了太空探测计划。在这场太空探测的热潮中,我国也在向太空步步逼近。作为我国太空研究的重镇,哈工大在这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向世人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建设》2008,(11):55-55
继神七飞天,中国之声在太空完美回荡后,CDMA再传佳音。自10月1日起,中国电信正式接手运营CDMA网络。日前,中国电信宣布,将在未来三年陆续投资800亿元用于升级、改造、优化CDMA网络,打造一张“脱胎换骨”的移动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6.
陈华 《华东科技》2007,(4):68-70
"有专家预言,以物换物的易物方式将为未来的互联网经济带来一种全新的业态,虽然这种新的形式走向成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在互联网这个创造奇迹的行业里,谁又能说,网络物品交换的舞台不会上演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孔繁 《世界博览》2012,(13):24-25
正美国人坚决不同意国际空间站涉及到很多敏感的高新技术,美国愿意与俄罗斯合作,却一直将中国排除在外。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对接之后,美国宇航局顾问称之为"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符号",标志着中国迅速发展太空的计划已进入到了新阶段。早在2010年10月,中国就宣布正式启动实施载人空间站工程,并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太空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新闻背景】 亚洲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日本软件银行日前宣布,他们对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方向有所改变。最近的工作重点是从传统企业转型为互联网企业的公司,即所谓鼠标加水泥。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颇具影响的因特网风险投资基金宣布,不再向B2B型公司投资,而把重点转向那些能够帮助解决频宽问题的网络基础设施公司,后者的市场潜力更大。他们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向网络基础设施领域投资3.5亿美元。 中国互联网创业与风险投资大会近日在中国大饭店召开、许多以前从未来过中国的风险投资家专程来京,挑选商务计划。会议由中国互联网集团主办,这是一家在硅谷创办  相似文献   

19.
对于普通人来说,去太空观光最便捷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乘坐太空电梯。然而,要实现这个看似简单的计划却十分不易。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尽管如此,日本一家公司还是迎难而上,准备在未来  相似文献   

20.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1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又一次向产业界渲染了"云"的魔力:"云"会真正改写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腾飞将更多基于云的计算和应用。终端、应用、平台、技术以及网络速度的整体提升将催生更多具有魔力的应用和内容,IT产业格局将彻底发生改变,全球将迎来移动云计算的新盛宴。试想:如果互联网的未来是移动互联网,计算机的未来是公共云计算,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两者的"合二为一"会缔造一个怎样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