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把龙门山推覆构造划分为4个推覆体和3个滑覆体。分别叙述了它们各自的变形特征。计算了造山带的地壳缩短率为42~63%。最后确认了龙门山推覆构造的推覆模式是推覆滑覆叠加模式,其发展方向为由北西向东南,扩展方式为背驮式(或前展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将其划分为茂汶─耿达推覆构造带、映秀—大宝山推覆构造带、彭灌推覆构造带三个次级推覆构造带,并对各级推覆构造带主滑面特征、推覆体内部构造特征、显微构造特征及变形性质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次级推覆构造带在变形性质上依次为韧性、韧脆性、脆性,变形强度由强至弱,变形层次从深到浅,均经历了多次构造叠加复合作用。主要推覆期为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3.
采用流体包裹体研究和地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龙门山茂汶推覆体和彭灌推覆体内流体特征 ,讨论了盆山间流体的温度、盐度变化规律和流体可能的流动方向。研究表明推覆体内流体的均一温度为 1 0 1 .9~ 2 2 6℃ ,压力为 1 3 .5~ 1 8.0 MPa,密度为 0 .91~ 1 .1 4g/cm3。从茂汶推覆体至彭灌推覆体 ,流体的盐度具有增高、温度总体有降低特征 ;靠近造山带一侧的盆地内流体 ,其盐度和温度明显低于造山带内推覆体中的流体。在推覆体内部 ,从推覆体前锋到主滑面流体的均一温度逐渐降低。断层是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 ,盆山间流体有运移和热交换 ,盆地流体有可能通过滑动面被带入造山带内部。  相似文献   

4.
通过地层关系、构造变形分析及有限应变测量等方面的研究表明,位于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前缘的唐王寨向斜主体,为大型外来岩块。它与龙门山中段彭灌飞来峰群一样,是随龙门山推覆隆起而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滑覆体。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在构造类型上具有褶皱推覆体和冲断推覆体之分,在形成方式上具有推覆和滑覆两大类型,在形成序次上具有前展式和后叠式的扩张方式,在组合形态或结构上具有推覆滑覆叠加样式,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推覆构造的普遍特征之一。在形成机制上与扬子地台、特提斯构造带的演化密切相关,是我国陆内造山带的典型推覆构造带。  相似文献   

6.
文章详细描述了龙门山双石推覆构造两个主要单元──双石断层和双石推覆体。根据它们的变形特征,探讨了双石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认为该推覆构造是由不同级别、不同期次逐次发育的台阶式推覆构造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7.
龙门山南段推覆构造与前陆盆地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门山南段推覆构造带可划分为四个亚带:陇东褶皱推覆构造带、宝兴冲断推覆构造带、中林-双石薄皮推覆构造带、前陆褶皱构造带。依据龙门山南段推覆构造样式、变形特征及前陆盆地的沉积特征,论述了龙门山南段推覆构造和前陆盆地的同步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彭灌地区大鱼洞—九甸坪—龙溪滑覆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将其划分为南北两个滑覆体,二者以侧向镶嵌方式相连。北段为滑褶式,由两个呈上叠方式的次级滑覆体组成;南段为滑片式。滑覆体是在挤压推覆构造的后期具松弛性质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下形成的,其来源于映秀—北川断裂东侧地区。滑覆活动于印支晚期至早燕山期。  相似文献   

9.
依据龙门山中段中生代盆地的基底性质、沉积构造组合和构造变形,论证了川西拗陷是在印支期发育于扬子板块活动大陆边缘的弧背(前陆)盆地,前陆盆地的构造变形是经印支期构造变动和喜马拉雅期叠加改造形成的推覆构造;并讨论了龙门山中段中生代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武当山推覆体中段存在六期叠加褶皱(B_1~B_6),其中B_1,B_2,B_3为推覆期前褶皱,B_4,B_5为推覆期褶皱,B_6为推覆期后褶皱。以六期叠加褶皱为基础,再结合区内存在的反转盆地等拉张性构造,将区内的构造演化序列划分为七个变形幕。  相似文献   

11.
龙门山中段清平叠覆式飞来峰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飞来峰构造的角度对龙门山中段的清平飞来峰构造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勺状的底滑面,与周围地体在地层层序、构造特征上均有很大差异,应归为飞来峰构造,且该飞来峰具有多层叠置的特点.根据其边界断层、物质组成、变形特征等进一步将清平飞来峰划分为五层,是目前发现的龙门山飞来峰带中层数最多的飞来峰.  相似文献   

12.
汶川大地震与龙门山构造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汶川大地震与龙门山构造带紧密相关.构造带的分布和发育程度控制了大地震的主要范围和余震范围.构造带的推覆构造特征很可能控制了地震震源深度、震中区与烈度区的不同位等特征.构造破碎带的发育程度和次要断裂的发育程度及地形条件是引起次生灾害的主要原因,余震及天气条件是引起次生灾害重复率高、延续时间长的重要因素.灾后重建工作应充分考虑这些地质与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3.
龙门山巨型滑覆型飞来峰体系与龙门山构造活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泛分布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前缘的飞来蜂群构成规模巨大的飞来蜂体系,其平面展布和构造线方向与龙门山推覆构造一致,但构造倒向与龙门山推覆构造相反.其明显构造特征表明为滑覆作用形成,并且与龙门山构造演化密切相关,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龙门山收缩变形的继续发展对飞来峰产生叠加变形,中央断裂可截覆飞来蜂,反映了龙门山构造带具有很强的新构造活动性.  相似文献   

14.
龙门山汶川地震特征及构造运动学初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龙门山汶川地震具有震级巨大、波及面宽、震中成线性展布的特点.根据震后构造地质调查,引发本次地震的断层活动主要表现为幕式斜冲与逆冲,其运动学特征是:断裂具有先走滑后逆冲,总体表现以逆冲运动为主.根据断裂面多期擦痕特征确定,断层活动主要为三期幕式活动,第一期为逆冲走滑,第二期为逆冲冲断,第三期为走滑逆冲.由地震破裂构造确定的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一南东方向.  相似文献   

15.
龙门山地区印支期正断层及其对沉积相和储层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关口断裂两盘沉积对比分析,认为关口断裂在印支早期业已生成,断裂性质属正断层;受印支运动正断层的控制,研究区岩相古地理在中三叠世雷口坡期具有东西分异的特点;以龙门山山前断裂为界,岩相古地理格局的东西部差异性明显,沉积水体在川西地区较浅,而在龙门山地区较深.中三叠统天井山组亦发育于此张性大地构造背景下的北东-南西向碳酸盐台槽内,沉积水体较深;晚三叠世马鞍塘期,龙门山地区继承性存在的一系列正断层发育,使得古地势西低东高.  相似文献   

16.
龙门山中央断裂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门山造山带中央断裂是扬子地台与松潘一甘孜褶皱带的分界断层,其运动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应用小构造解析的方法对龙门山中央断裂运动序列进行了解析,结果是:北段有5个运动世代,即右旋(半脆性)、逆冲、左旋正断、左旋逆冲和左旋正断,南段也有5个运动世代,但不同于北段,即韧性逆冲、右旋、逆冲、正断和左旋正断;中段同时兼具南、北段的某些特征,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龙门山中央断裂运动的时代跨越了印支期到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彭灌断裂带的宏观及微观变形特征。宏观构造、显微构造特征反映出该断裂带为一条脆性逆冲推覆断裂,其变形机制主要为碎裂作用。断层主要产于中生代地层之中,并有叠置的推覆岩片夹于其中,主要活动时期是在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18.
龙门山中段构造特征与汶川地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地表地质调查、钻井资料和各种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剖析了龙门山中段的构造特征和岩石圈结构特征的特殊性:(1)10 Ma以来龙门山中段隆升幅度和速率最大,(2)龙门山中北段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较南段弱;(3)龙门山中段主构造带之下存在有大干10 000 Ω·m的高阻异常体;(4)龙门山中段具有 0.015 cm/s2的剩余(60 km×60 km~120 km×120 km)布格重力异常,(5)龙门山中段为正的均衡重力异常区.在此基础上,结合汶川地震主震和余震的分布特征,得出:(1)四川汶川地震主震和绝大多数余震震源多位于映秀-北川主断层下盘(扬子地块上),断层活动的主动盘是下盘,映秀-北川主断层的活动为俯冲兼左旋走滑;(2)此次地震是扬子板块向西俯冲(L型俯冲)、四川盆地顺时针旋转和青藏高原隆升逆冲相互作用的产物;(3)四川汶川地震有可能是构造地震的一种新类型,其孕育巨大能量的最重要条件为地块坚硬(能量不易释放)和位于地块边缘(构造作用强烈,有能量来源).最后,建议有关部门和地学界重视中国主要地块边缘的重力场,尤其是剩余布格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的研究.这也许对地震的长期预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