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戴长文 《科学通报》1990,35(4):274-274
据文献报道,笔者在定量研究离子极化作用对硫酸盐和硝酸盐热稳定性影响时,曾引入一个称为“中心原子稳定势”的键参数函数作为定量标度,并分别考证了它们的分解温度.本文试图进一步探讨碳酸盐热稳定性与离子极化作用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应用“中心原子稳定势”预测碳酸盐分解温度。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1]和[2]中,我们探讨了一价、二价离子极化率的定量关系,在这里将讨论一价、二价和三价、四价离子极化率统一的规律性我们发现一价、二价和三价、四价离子极化率可用下式求得:式中,a为极化率,r为离子半径,n为离子价数,x为原子的电负性,d为周期数,D_+为正价离子的族数,D_-为负价离子的族数,n_A为较小的离子价数,n_B为较大的离子价数,A=1.8是无量纲常数,x_H=2.1是氢原子的电负性。在这里电负性标度采用的都是Pauling值。  相似文献   

3.
一些规律表明:“同价离子的半径越大,和与此相联系的负离子价数越高,正离子价数越低,极化率和可极化性越大.”对于这些规律还没有人用定量的关系来表达.本文准备对ⅡA、ⅦA 族离子进行初步探讨.我们发现ⅡA、ⅦA 族离子极化率与离子  相似文献   

4.
戴长文 《科学通报》1990,35(19):1516-1516
本文试图从离子极化作用理论总结高氯酸盐热稳定性和分解温度规律性。为此,有必要确认某种热分解反应模式为参比。据等证实,高氯酸盐分解反应模式决定于加热温度的影响,而如下反应于相对较低温度下进行:  相似文献   

5.
周奇年 《科学通报》1988,33(15):1199-1199
镧系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一直是化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冯玉彪等按离子极化理论提出了计算镧系元素热力学性质的公式  相似文献   

6.
在文献[1]中,我们探讨了ⅡA族、ⅦA族离子极化率的定量关系,在这里将讨论ⅡA族、ⅦA族和Ⅰ族、ⅥA族离子极化率的统一计算问题。我们发现ⅡA族、ⅦA族和ⅠA族、ⅥA  相似文献   

7.
《高能极化离子加速器》介绍了一种新的加速器的设计思想和原理。  相似文献   

8.
杨忠志 《科学通报》1995,40(11):1002-1002
近年来,由于对大气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机理探索,使对含惰性原子的离子簇合物的研究受到重视.对离子簇合物N_2~+He和N_2~+Ne等进行了电子光谱、红外光谱以及理论方面的研究.在这两个离子簇合物中,N_2~+与HeNe的作用很弱,其中的N_2~+基本保持孤立N_2~+离子的特性.Ar原子比He和Ne原子的极化率大,可变性大.可以想见,在(N_2Ar)~+中N_2~+与Ar作用更强,实际上已具有化学键的性质.本文的研究着重于体系(N_2Ar)~+的势能面,有关(N_2Ar)~+的实验研究亦在开展中.  相似文献   

9.
<正>偶极化锋面在观测统计以及个例分析中被广泛研究.它最主要的特征是北向磁场(GSM坐标系下的Bz分量)的突然增强,并且之前Bz会出现短暂的减小.观测结果显示偶极化锋面是一种地向传播、厚度只有离子回旋半径量级的结构,并且通常伴随着强的瞬态电场、波动以及电流.观测和模拟结果都表明当偶极化锋面通过卫星时,测得的粒子通量在某一能量阈值以下下降,而在该阈值以上的通量则上升.锋面附近电子和离子的加速一直是这  相似文献   

10.
相对论赝势ab initio研究——KX~-(X=Cl,Br,I)的电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忠新 《科学通报》1988,33(17):1316-1316
碱金属卤化物负离子(MX~-)具有非常特殊的电子结构和性质,它也为电子与闭壳层的强偶极分子相互作用提供一个极好的模型。曾有人用静电模型来描述这一相互作用,认为电子是“附着”于偶极分子的正极一端。也有人用极化模型来描述,认为卤素负离子(X~-)使中性的碱金属发生极化。Jordan等人用ab initio方法对比较轻的离子LiF~-,LiCl~-,  相似文献   

11.
彭成信  杨立  王保峰  章正熙  李南 《科学通报》2006,51(17):2009-2014
铝箔作为集流体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和电解电容器等电化学器件中, 而它在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直接影响电化学器件的性能和安全. 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铝箔在甲基烷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及其与锂盐LiN(SO2CF3)2 (简称LiTFSI)组成的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结果表明: 铝箔在离子液体BMI-BF4及锂盐LiTFSI组成的电解液中极化时表面生成了牢固的钝化膜, 这对电化学器件集流体铝箔的保护十分有利. 将铝箔在离子液体BMI-BF4和BMI-TFSI中进行阳极极化, 对比发现, 铝箔在离子液体BMI-TFSI中并没有形成较好的钝化膜, 而在离子液体BMI-BF4中的铝箔表面生成了抗腐蚀性能较好的钝化膜, 其击穿电压高达94.58 V. X射线能谱仪(EDS)和X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结果表明, 铝箔在离子液体BMI-BF4中阳极极化后表面存在F和O, 形成了类似氟化物(如AlF3)和氧化物(如Al2O3)的钝化膜.  相似文献   

12.
杨进元 《科学通报》1980,25(15):718-718
关于金属离子水解程度的规律性,许多人从离子极化概念出发进行了研究.近期,温元凯、甘昌汉等人提出两个经验公式.然而前者复杂,后者物理意义不够明确.由于误差较大,规律性不太明显.我们在分析已有的金属离子水解常数实验数据和前人对金属离子水解过程的讨论后,认为金属离子的水解是由该离子和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  相似文献   

13.
电负性概念的新拓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克艳  薛冬峰 《科学通报》2008,53(20):2442-2448
电负性概念1932年由Pauling提出, 它与分子中原子的极化率、软硬度、电荷分布等性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是人们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理论依据. 随着新材料的发展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 电负性如今已成为在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均具有广泛应用的基本原子参数. 它的发展经历了原子电负性、离子电负性和键电负性三个阶段, 其中离子电负性是考虑了原子所处具体环境的价态元素电负性, 用于更精确地描述离子和化合物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 键电负性是连接原子电负性和材料性质之间的桥梁, 它能帮助人们更方便、直接地建立材料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 离子电负性和键电负性的提出是对电负性概念的重要拓展, 它们在丰富和发展电负性理论的同时, 在新材料设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文就电负性概念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电气石对溶液中Cd2+离子的吸附特性和机理研究的结果表明,电气石对Cd2+离子的吸附受吸附时间、温度及初始浓度的影响.在酸性、中性及碱性条件下电气石对Cd2+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这主要归结为电气石能将酸性(除pH2.0和3.0外)、中性或碱性溶液pH自动调整至6.4左右.在强酸性条件下(相对工业废水酸度),电气石对Cd2+离子吸附优于其他矿物材料且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相比之下,更符合Langmuir模型.通过Langmuir模型计算得出,在pH4.0,温度15,25和35℃时电气石对Cd2+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1.77,33.11和40.16mg/g,因此,电气石对酸性溶液中Cd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电气石对Cd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过程是吸热自发过程.通过对溶液中Cd2+离子吸附过程pH的变化趋势、电气石吸附前后Zeta电位的变化、不同温度下溶液中Ca2+,Mg2+和K+总释放量与Cd2+离子吸附量的相关性,以及FTIR红外光谱分析,证实电气石对Cd2+离子的吸附机理涉及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过程,主要包括水体自发极化、静电吸附和离子交换.在这些机理中,电气石对水体自发极化是电气石特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如所周知,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出射电子的左手极化率为v/c(v是电子速度,c为光速),正电子的右手极化率也等于v/c。本文目的是用直观的图景说明:弱作用在本质上与使电子获得质量的机制无直接关系,但弱作用导致  相似文献   

16.
瞬态极化雷达利用雷达目标单个脉冲回波即可获取其极化散射矩阵, 能够克服分时极化测量雷达的固有缺陷, 准确测量运动目标的散射矩阵, 进而提高雷达系统探测、抗干扰和目标识别等方面的能力. 报道了自行研制的国际上首部瞬态极化雷达实验系统, 并用该系统在外场开展了目标极化特性测量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在不同瞬态极化测量波形的激励下目标散射矩阵测量的性能良好, 初步解决了目标极化散射特征提取与识别领域的基础性和共性难题.  相似文献   

17.
张富祥 《科学通报》1992,37(14):1276-1276
van Siclen Dew和Jones曾计算过,自由氘分子的核聚变率为~10~(-70)/s,远小于可观测的水平(10~(23)/s)。但对钯等金属内的氘,考虑了离子间的关联作用后,其聚变率有显著提高。然而,只考虑电子屏蔽效应或离子间的关联作用,在通常条件下聚变率均达不到可观测的水平。本文同时考虑了电子屏蔽作用和离子间关联作用对氘核聚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Sr(Ba)-La-Cu氧化物的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忠贤 《科学通报》1987,32(3):177-177
Bendnorz和Müller报道了在Ba-La-Cu-O系统中可能存在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性。该类系统具有几种含有混合价态铜的欠氧相,使之在非Jahn-Teller效应Cu~(+++)和有Jahn-Teller效应Cu~(++)离子之间有巡游电子态。强电声子相互作用在该系统中的存在,可能导致从双极化子相(绝缘相)到超导电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半导体激光铷同位素浓缩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贵龙 《科学通报》1992,37(24):2232-2232
激光同位素浓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提出的极化束磁偏转浓缩同位素法,具有所需激光光强较弱和装置较简易等特点。其基本原理是,用激光选择性光抽运使待浓缩的同位素原子正极化,其余同位素原子负极化;极化后的原子穿过六极选态磁铁,负极化同位素原子被磁铁偏转,正极化同位素原子则被聚焦而实现浓缩。  相似文献   

20.
在电场作用下阳离子或阴离子的传输导致离子导体电阻态的变化,是离子导体的一般性阻变机理.与现有的半导体器件相比,忆阻型离子器件有显著优点:离子器件作为存储器时其信息存储密度高、能耗低、擦写时间只需几纳秒;离子器件还可用于逻辑运算,这样未来的计算机将不受冯·诺依曼瓶颈的限制,信息的存储与处理将均可由离子器件完成.尤为重要的是,用离子器件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实现类似大脑的学习、记忆和遗忘等功能,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的SyNAPSE项目有望于2016年制造出与猫智力相当的人工大脑,该人工大脑的能耗约为1 kW,体积小于2 L,这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场革命.纳米离子器件将在下一个信息时代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