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高校法治文化需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引下从显型法律制度结构和隐型法律观念结构两方面结合来探寻其建设的路径与措施,具体可从培育高校人法治观念、完善立法和监督制度、成立高校法治文化领导小组和法治文化学生团体以及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实践活动等方面来开展,逐渐使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法制化、制度化和体系化,直至最终确立起高校人对法治的信仰。  相似文献   

2.
法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现代文明的基础。法治具有特有的属性和原则,这些属性和原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基因。法治文化历史悠久,从古希腊法治观念的萌芽到古罗马发达的法律制度,从中世纪基督教对法治在仪式、传统、权威和普遍性等方面的塑造到近现代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观念的确立共同构造了法治文明的文化基础。法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因此,探究法治文明的文化基础对于当代中国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法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现代文明的基础。法治具有特有的属性和原则,这些属性和原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基因。法治文化历史悠久,从古希腊法治观念的萌芽到古罗马发达的法律制度,从中世纪基督教对法治在仪式、传统、权威和普遍性等方面的塑造到近现代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观念的确立共同构造了法治文明的文化基础。法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因此,探究法治文明的文化基础对于当代中国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家有 《科技信息》2012,(24):96-97
在中国法治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而中国法治的最大困难则来自文化传统。作为法律运转的强大精神支柱和人们行动先导的法律文化在精神层面的深刻影响,是造成法律实施不理想的一个主要的、根本的原因。建设中国法治社会,同时也必须弘扬和开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积极因素。中国的法治建设在注重制度层面建设的同时必须正视和构建与法治国家相匹配适应的现代化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5.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我国整个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其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实现与否。南京高校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去整合自己的文化资源,从观念、制度、组织和行为等不同层面来探寻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以推动南京高校法治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强国的题中之意。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应具备的内容,并以此为参照与现实进行对比,得出当前我国法治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然后针对当前面临的这些挑战,提出了几条可供参考的建议,以期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关于衡水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之于中国,不仅是一种制度变革和组织重构,而且也是一场文化观念的革命。没有丰盈广博的法治文化根基,制度变革和组织重构是难以真正完成的,法治的大厦也就无法拔地而起并挺立于天地之间。因此,在这个法治大厦的建设中,法治文化建设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就其总体和基本趋势而言,法治是古代希腊城邦时期的一种社会状态。它不只是一种制度化模式或社会组织模式,也是一种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古希腊哲人们持恒的理论研究和著述,创造了古代法治的思想。法治作为外化于古希腊社会的客观形式--一种制度实体,其建构模式法治思想做了系统、详实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我军特色军事法治文化是制度形态和观念形态的有机统一,是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观念形态的我军特色军事法治文化是强军之基的思想基础,制度形态的我军特色军事法治文化是强军之基的规范基础。因而必须培养法治理念,夯实强军之基的思想基础;完善军事立法,夯实强军之基的规范基础;切实改进作风,夯实强军之基的行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矛盾交织,传统社会管理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创新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社会管理创新是在一定法治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灵魂,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文化在价值目标上有契合之处,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现实依据与制度保障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要求,也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1.
法制精神培育与法治环境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建设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有利的法治社会环境,更有赖于法治精神对社会的渗透程度。当前我国法治建设最缺撼的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培育,必须构建法治精神的三大要素。法治环境优化,必须健全民主政治、完善市场经济、培育理性文化,改善法律运行环境,并始终坚持以法治精神培育为内在灵魂。法治精神培育与法治环境优化是相互促进、包容共生的关系,在法治建设中,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协同作战,不可有须臾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法治化,而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经济.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要求必须加强法制建设,而传统政治文化中道德化法治理念的缺失,要求我们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塑造和强化民众对法治的道德化意识,以形成一种以道德为支点的、自发的社会整体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3.
刘泳平 《科技信息》2012,(36):123+125-123,125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精英培育和人才集聚的重要基地,高校法治文化具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双重身份,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高校的双重任务,高校法治理念教育和依法治校是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法治是一个国家以现行的法律制度(体系)为基础的,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实施方法和最终的目标、状态及结果的完整的综合体。法治的核心是对于政府强制力行为的约束和限制。法治的本质是法律被贯彻、运用、遵守的一种状态。当今世界上所有的社会皆非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法治是现代性社会应该具备的一种治国理念、治国方式,法治文化则是法治理念、方式在整个文化中的投射。研究建立在中国本土资源基础上的法治文化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事业。警察文化是法治文化中的重要一元,是以执法性为特征的文化。而警察形象可以说是一国的警察文化在国民头脑中积累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概括性、稳定性的富有直观色彩的总印象。警察作为执法机关的执行主体,其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于建构民众对政府的支持、认同与信任,促进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法治视野下的警察形象的现状分析,可以透视和发现公安这一国家重要职能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问题、改善治理的方案,这将有利于建构先进的警察文化,加快法治政府、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法律制度是根本,必须变“人治”为“法治”;二、健全行政组织法律制度,使政府职能和编制法定化;三、严格行政执法,实现国家行政管理法制化。为此,必须克服“衙门作风”和官僚主义,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立法与执法的关系;行政执法与监督制约的关系;依法行政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化起因于社会生活世界的需要。法治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以及我们当下为成就法治文化所做的努力,都是基于我们当下社会生活世界对规则治理的需要。这种透过由知识所凝结成的制度而体现出来的法治文化,因而也应立足于中国社会生活世界来确定其知识构成,寻求构建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并在准确进行知识定位的基础上,谋求法治文化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固有的观念迫力,进而移风易俗,促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更好实现法治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8.
法制和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治是动态的法制。分析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以及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四个本质特征,最后,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从根本上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制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法制和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治是动态的法制。分析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以及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四个本质特征,最后,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从根本上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制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选择,建设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法治建立的思想基础是法治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普遍而深入的形成。在中国建立法治制度,就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的现实状况,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的法治道路。社会关系的相对稳定,是中国实现法治的社会基础。探讨和认识我国正在建设的法治国家与我国以前和现在所不同的特征,是法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