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小麦种子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并通过PAGE电泳技术对发芽10 d的小麦种子G6PD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可引起G6PD同工酶酶活性或酶带的改变,但表现不同.与其它处理用相比,离子注入后转DNA处理G6PD主要表现为酶活性的明显减弱或酶带消失,但转大豆DNA片段的处理和转全长DNA的处理相比,前者比后者酶谱变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中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对黑珍珠糯玉米(浆)进行处理,而后干燥制得80目粉剂(分别命名为NP组和α-Amy组),分析酶处理对所制糯玉米粉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反应p H为6.5,酶添加量为15μmol/min,50℃恒温震荡水浴反应1.5 h。α-淀粉酶反应的最适条件为:反应p H为6.0,酶添加量为20μmol/min,60℃恒温震荡水浴反应1.0 h。相较于对照组,糯玉米改构产物的WSI升高了4倍(α-Amy组),其WHC、OHC显著升高(P<0.05),分别升高了28.15%(NP组)、75.46%(α-Amy组)。WAI降低了56.16%(α-Amy组);两种酶作用下的糯玉米改构产物的分散时间显著下降,由19.30 s(对照组)降低至10.00 s(NP组)和10.12 s(α-Amy组)。结果表明,不同酶制剂对黑珍珠糯玉米粉的WSI、WAI、WHC、OHC均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在水中的分散能力。  相似文献   

3.
21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基因突变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6PD是磷酸戊糖旁路代谢的限速酶 ,也是重要的看家酶 .G6PD缺乏症是人类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作者应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 (ARMS) ,对 2 1例G6PD缺乏症患儿进行基因检测 .结果在2 1例患儿中检出G1388A突变 7例 ,G1376T突变 4例 ,A95G突变 3例 ,未定型 7例 .成都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型为中国人中常见突变型 ,分析四川人群G6PD基因突变型 ,估计基因突变频率 ,可为四川省G6PD缺乏症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4.
甜菜高分子量核DNA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从甜菜中分离高分子量核DNA的方法.利用离心分离细胞核,经低融点琼脂糖块包埋、蛋白酶K原位裂解,结合低融点琼脂糖脉冲电泳去除淀粉制备高分子量核DNA.结果表明利用幼叶制备高分子量核DNA分子量高,更容易去除其中的淀粉;并且利用该方法得到的高分子量核DNA纯度高,适于部分酶切.  相似文献   

5.
超氧化物歧化酶经低能N 离子注入,应用圆二色光谱分析不同剂量低能N 离子注入对超氧化物歧化酶二级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酶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化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015~10×1015ions/cm2范围,N 离子注入对超氧化物歧化酶二级结构产生影响,且不同剂量N 离子注入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及无规卷曲二级结构单元相对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低能N 离子注入使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加,酶活性增加与其α-螺旋结构的变化具有较好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自交不结实或结实率低的小麦×小偃麦、小麦×黑麦和小黑麦×黑麦杂种F_1的幼穗、幼叶、幼茎的组织培养。从幼穗和幼叶的愈伤组织中分化出了再生苗。在实验过程中,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和不同外植体的诱导和分化的差异。以MS 2mg/L 2,4-D 2.5mg/L Tordon的出愈率最高,以MS 2mg/L 6-BA 0.2mg/L IAA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最为有利。从幼穗再生苗中还得到一株叶片呈白绿条纹的突变。  相似文献   

7.
稀土拮抗污水对小麦幼苗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研究了小麦种子采用不同浓度的Ce(ON)3处理前后,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前后污水浇灌下生长出的小麦幼苗叶的过氧化物酶(POD)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胁迫能促进POD的表达,而稀土元素对重金属离子有拮抗作用,使小麦幼苗叶的POD同工酶酶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白血病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G6PD与白血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白血病患者和3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组织标本中白血病细胞G6PD蛋白的表达,比较白血病患者和非恶性血液病患者G6PD蛋白表达率的差异。结果:G6PD蛋白在白血病骨髓组织白血病细胞中呈现弱阳性表达。35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组织中G6PD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5.7%(9/35),而3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组织中G6PD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9%(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可能存在G6PD蛋白的表达上调,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小麦幼叶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
安徽羽叶报春RAPD分析实验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CTAB法^[1]从珍稀濒危植物安徽羽叶报春(Primula merrilliana)的幼叶中提取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实验,通过Mg^2 、dNTP、Taq酶、模板浓度的优化,确立了RAPD反应的最佳体系(25μ1)范围为:Mg^2 浓度为2.0—2.5mmol/L,模板浓度为每个反应50—150ng,dNTP浓度为200—250μmol/L,Taq酶为1.5—2.0U,按照优化的RAPD条件进行的重复实验,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小麦及其制品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本底污染、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加工工艺的影响以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等几个方面。保障小麦及其制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是在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监管力度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环境调查和治理,指导农民标准化生产,开展污染粮食的消减技术研究,合理利用污染粮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前人的数据和自己的实验结果,构造了逐日模拟小麦生长的计算机模型,并用河南驻马店农科所7年试验结果对它作了初步验证,证明它可以较好地模拟正常管理条件下没有严重自然灾害时的小麦生长,可作为麦田管理最优决策模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小麦非醇溶性蛋白(non-prolamin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非醇溶性蛋白主要由非贮藏蛋白部分(清蛋白和球蛋白)和贮藏蛋白部分(麦豆球蛋白和高分子量清蛋白)组成,主要是一些代谢过程中的酶类、抑制因子和贮藏蛋白等,它们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其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小麦种子非醇溶性蛋白的非贮藏蛋白部分的主要类型、功能、分离方法、营养品质,及其与某些疾病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春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春化作用是某些高等植物成花转变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植物在低温诱导下促使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生理状态转变的一种遗传控制的生理过程。综述了近60多年来有关冬小麦春化的生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冬小麦春化生理生化研究历史及现状,并对春化本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小麦种子的真空冷冻干燥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用于小麦种子干燥处理的可能性,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3种方式对小麦种子进行干燥处理,在不同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研究种子中温度-时间分布曲线,并通过分析复水率、出芽率和幼苗生长情况进一步研究了这3种干燥方法对小麦种子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风干燥时必须对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严格控制,否刚容易造成种子的死亡;真空干燥的方法易削弱小麦种子的生物活性,不宜用于种子的干燥处理;而经过真空冷冻干燥的种子的生物活性没有受到影响,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平均存活率高于其它两种方式,可以应用于小麦种子的干燥。小麦在真空冷冻干燥下,水分冰晶升华温度与干燥室压力密切相关,在干燥室绝对压力为200-400Pa时,小麦中冰晶升华温度为18-20℃。  相似文献   

16.
Wheat mutation rate after Chernobyl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Kovalchuk O  Dubrova YE  Arkhipov A  Hohn B  Kovalchuk I 《Nature》2000,407(6804):583-584
  相似文献   

17.
从6个方面概述了小麦抗旱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指出粮库保管小麦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一个具有四自由度的力学模型,利用多自由度系统振动的理论,分析典型风荷载对小麦的影响,推导出小麦的倒伏弯矩计算公式.考虑土壤特性和小麦根须分布情况,在郎肯土压力理论基础上推导出小麦的抗倒伏弯矩.比较两种弯矩,可对小麦的抗倒伏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通过所提出的模型进行多种小麦的数值试验,发现各质点的质量大小对各振型形状的影响很显著,尤其是可以改变第二振型的弯曲方向,以及解释不同品种的小麦的抗风差异现象.  相似文献   

20.
小麦面筋蛋白的改性技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概述了小麦面筋蛋白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酸、碱去酰胺改性,酶法去酰胺改性,以及混合改性几种方法,并比较了它们的各自所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