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集成式计算机芯片水冷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实现计算机芯片散热静音、高效的目的,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以双腔并联压电泵为动力源的计算机芯片水冷散热系统,解释了双腔并联压电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应用流体动力学、传热学等理论阐明了水冷散热器的设计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散热器进行了热量分布仿真,通过实验的方式,测试了水冷系统内部流量及风扇对计算机芯片散热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现有芯片CPU Cooler系列风冷散热器的对比实验,发现该水冷系统的散热效率较高,在相同工况、加热功率60W时,研制的集成式水冷系统所冷却的模拟芯片加热器的热平衡温度比CPU Cooler冷却时的温度低6℃,而到达热平衡的时间却缩短了35min。  相似文献   

2.
根据船载测控雷达天伺馈设备的特点和现实训练的需求,提出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天伺馈设备进行仿真的方法,通过开发相应的仿真训练系统来丰富训练方法。首先探讨了天伺馈仿真训练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包括仿真数据的获得、坐标转换、数据库设计和硬件连接电路设计等实现仿真训练系统的关键技术。实践表明,天伺馈仿真训练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后续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水蓄冷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空调系统的蓄冷方式,论述了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步骤、设备配置的形式和工作模式,举例说明了水蓄冷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风冷系统和串联回路水冷系统在降低电池组最高温度和减小单体电池间最大温差不足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并联回路形式的水冷系统。 在分析锂离子电池生热机理的基础上, 建立电池的温度模型, 并在 AMESim(Advanced Modeling Environment for Performing Simulation)软件中搭建并联回路的电池组水冷系统, 同时 通过仿真实验与串联回路水冷系统进行散热性能对比。 其结果表明, 联回路形式的水冷系统散热效果更好, 在 维持电池组最高温度的基础上, 有效减小了单体电池间的温差, 并为进一步研究并联回路水冷系统的控制算法 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将外转高速无刷电机作为绿篱修剪刀头动力元件时难以散热的问题,建立了电机水冷系统的CFD固液耦合仿真模型。分别对四圆孔、八圆孔及四扇形冷却水道结构方案的电机水冷系统进行分析,获取电机的三维稳态温度场与冷却系统压力损失。采用电机试验台对电机进行测试,分别得出电机在有水冷系统和无水冷系统时的极限工况电机温升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四扇形水道的水冷系统能够对外转高速无刷电机进行有效冷却,电机在输出功率为2 513.1 W的稳态运行温度为114.2℃,满足绿篱修剪作业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7A04铝合金460℃固溶后进行水冷和水冷+深冷不同淬火方式,并在120℃时效对试样进行了金相组织分析、硬度测试及DTA分析。硬度测试结果为水冷+深冷水冷,DTA与金相组织分析结果为水冷+深冷的析出温度区间大,析出物含有较多主要强化相η’相,同时也含有S、T相,水冷的析出物析出温度区间较小,析出物含有较多主要强化相η’相和少量S、T相。  相似文献   

7.
风负载是船载雷达天线设计计算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风力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船载雷达设备重点对风速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并介绍减小风负载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泉 《科技资讯》2012,(20):95-97
冷却系统正常运行是发射机稳定播出的重要保障。DX-600发射机的冷却系统包括风冷和水冷系统两部分。本文介绍了DX-600发射机水冷系统的工作原理、维护要点和线路改造,以及风冷系统中阻隔风机变频器的原理和技术改造,经过实际运行,这两项改造均工作正常,达到了预期的改造目的,进一步保障了安全播出。  相似文献   

9.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应用中的网络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恐怖主义活动较为猖獗,亦使隶属于通信网络范畴的船载自动识别系统的网络安全面临威胁的问题,通过对船载自动识别系统的网络原理进行分析,找出其在网络安全方面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而利用船舶避碰方面的知识,对其在航海应用中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船载自动识别系统网络安全问题在船舶避碰领域、自动避碰系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应用领域以及船载自动识别系统自身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模式及影响程度的结论,以期能够对船载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者及研究者有着提醒及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NIOS II实现的船载雷达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船载相控阵风廓线雷达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最新解决方案.利用Altera公司开发的基于SOPC技术的NiosII嵌入式处理器设计,实现了船载相控阵风廓线雷达天线波束在大地坐标系、甲板坐标系和天线坐标系之间的方位角及俯仰角的坐标变换,并利用NIOS II完成船载相控阵风廓线雷达电子波束的预测修正补偿算法,实现船载相控阵风廓线雷达对于空中方位目标的实时而准确的跟踪测量.仿真结果表明,坐标变换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7 ms,标量卡尔曼预测算法一次预测所需时间不足1 ms.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提升岸舰导弹突防能力,采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分布式作战对抗敌方舰载雷达。基于雷达探测方程和干扰方程,建立无人机干扰下雷达暴露区计算模型,并对无人机阵位配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人机的干扰方向、干扰功率及干扰距离对舰载雷达探测性能有重要影响,无人机分布式作战能够有效降低雷达的作战效能,从而为岸舰导弹突防提供有利条件,作为全新的作战样式也为未来研究无人机的战术运用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电子航海的三个组成部分:船载系统、岸基系统和通信链接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认为,技术整合是船载系统的关键;岸基系统应包含安全、保安、应急反应、防污染和商业服务五大功能;数字全球宽带海上通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电子航海的整体系统结构图.  相似文献   

13.
针对普通X86平台下硬件图形处理器不支持多层图像显示功能的情况,考虑现有雷达图像显示方法不适合实现雷达多种信息分层显示的问题,提出在Linux系统下使用内存模拟显存并结合Qt图形视图框架和OpenGL像素操作接口的方法,实现雷达信息分层与高效图像显示.该方法能有效实现雷达显控的主要功能:雷达平面位置显示(plan position indicator,PPI)、警戒区域目标闪烁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目标管理与显示.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显示效率高、图像刷新流畅及硬件要求低等优点,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型号船载雷达系统.  相似文献   

14.
周成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1):5301-5304
在分析船载测控天线结构特性及工作环境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结构振动监测系统来实现对船载测控天线状态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为专家系统判读船载测控天线健康状态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了一种多节点、远距离结构振动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并结合振动传感器选型、振动监测系统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三方面对方案实现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结构振动监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流程,为船载测控天线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邱冬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1):5305-5307,5321
X-Y型天线座的天线,其方位角速度会随着俯仰角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在目标飞抵天顶时,存在一个无法正常跟踪的"跟踪盲区"。研究了"跟踪盲区"的来源。理论推导了正割补偿原理,并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法。适合船载雷达使用的程序引导法在应用过程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冷却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电池冷却器和水冷板等重要部件,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新能源汽车水冷板部件在承重和耐腐蚀的环境和条件下使用,因此,需要开发高强和高耐腐蚀的钎焊复合材料来满足不同水冷板的设计和应用要求。从合金设计和材料开发角度说明几种新的可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水冷板应用需求的钎焊复合材料开发成果。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冷却水温度、流量和扬程等因素对水源热泵系统能效比的影响.以空调冷负荷和冷冻水参数作为控制目标,提出了包含水源热泵机组能耗的冷却水系统能效比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地表水直接进入热泵机组的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和以板式换热器间接换热的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能效.结果显示,冷却水温度变化对能效比的影响大于冷却水系统静扬程变化对能效比的影响.部分负荷工况下冷却水温度为23~24℃时系统能效比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个用于海军训练机构的RM1290A和D-ARPA雷达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提出了集理论学习、虚拟操作、在线考核为一体的系统架构和功能定位;分析了主要应用模型和采用技术,对开发相应一体化教学训练系统、模拟训练系统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冷却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冷却系统是通过循环冷却水带走压缩机系统部分热量,以确保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稳定运行.根据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特点,阐述了冷却系统的组成,并对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微机测控系统对冷却系统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减少了工作量,实现了智能化控制.试验数据说明冷却系统对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的工作性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