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总结出的经济发展模式大约不下10种之多.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是全国瞩目的三大区域经济模式.其中之一的“苏南模式”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三大模式区域拓展的同时,其含义也在不断丰富和演进.所涵盖的区域均已大大超出当初的命名地。如“苏南模式”实际上包括苏中的扬州、南通以及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地区,基本与中国人文概念中的“江南”接近。  相似文献   

2.
苏南模式的完善——必须着眼于乡镇企业的改制苏南模式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乡镇企业为主导,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农副工贸协调发展,两个文明一起抓为基本内容的发展路子。从60年代末到现在,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之后,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苏南模式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在苏南,乡镇工业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苏南乡镇工业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农村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化,有力地推动了苏南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可以说,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铸就了苏南模式。我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等外部条件的变化,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也在起变  相似文献   

3.
火俊  刘晶 《华东科技》2002,(9):12-13
记者:我想请教您,从前有一种说法叫做旧苏南模式.现在以常熟、昆山和江阴为代表的新的苏南模式在崛起,常熟是其中的排头兵.作为常熟市的市长,你能给我们讲一下新苏南模式,尤其是常熟所代表的模式有什么特色吗?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新苏南模式"正式开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是以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高新区为主体,而是由8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组成,横跨了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根据规划,示范区将推动产业资源的差异化梯度配置,加快形成一区一战略性产业、一县一主导产业、一镇一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苏南5市将在立足自身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构建各具特色的创新型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资源共享和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苏南模式”扬弃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乡村工业为主,以集体经济为主,以地方政府直接推动为主。理论界学术界把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及路子概称为“苏南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竟相发展,正确认识“苏南模式”的发展趋势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是迫切需要的,而且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也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6.
继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城镇化发展的“苏南模式”之后,人口学者又提出了人口转变的“苏南模式”,这是很有意义的。对“苏南模式”的概括和探讨,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论界对中国独特人口转变道路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国现实的人口转变,推动人口控制的深入展开。笔者拟通过对苏南模式的概括和描述,探讨苏南人口转变的现代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南模式”是理论界、新闻界对苏南经济发展特色和经验的一种理论概括,也是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类型。 数年来,围绕“苏南模式”的议论从未停止过,近年随着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展开,这种议论更为强烈。一种观点是,苏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区,苏南模式是邓小平理论在苏南的成功实践,另一种观点则提出不同看法,他  相似文献   

8.
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南模式"是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最早提出的,指的是苏锡常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进行非农化的方式和路径。 20世纪90年后期,苏南乡镇集体企业相继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基本上把乡镇政府对乡镇企业的直接支配权从企业撤出来,这意味着传统苏南模式的终结,标志着新苏南模式的诞生。新苏南模式是苏南模式制度创新的结果,是对传统苏南模式的扬弃。在新世纪,新苏南模式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在的新苏南,如一只浴火的凤凰,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短暂的涅槃后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9.
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享尽无限荣光、风靡一时的“苏南模式”,到了90年代中期,却走到了尽头.风光不再。在与“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竞争、比较了十多年之后,“苏南模式”暴露出了自己的致命缺陷,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当前,如何通过创新,使“苏南模式”蜕变和升华,以推动苏南地区乃至整个江苏省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今江苏省南北产业转移的话题热得发烫,接轨苏南、融入苏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文章不时见诸报端。但是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南北产业转移必须放到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链延伸的大背景下,接受国际分工。苏北地区也要跳出刻意追随苏南发展模式的潜在影响,准确定位苏北经济的发展战略和应对之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找准与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抓住这次战略机遇期,将区域经济迅速融入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