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唐代诗人李远的故乡,从其自称的祖籍地陇西开始,直至以后他人所言的蜀地、夔州、云安,论者或语颇寥寥,或并无实据,并不能让人信服。但李远三首乡愁题材诗《及第后送家兄游蜀》、《长安即事送友人》、《送人入蜀》包含有较多的地理信息,我们可以据此确定其为夔州云安人。  相似文献   

2.
许浑是晚唐杰出诗人,他曾备受赞誉,也备受贬毁.誉者称其为“李杜之后当学者”,贬者斥其诗为“不如不做”.历代形成的丁卯诗优劣之争是晚唐诗歌研究中应给予充分注意的现象.近些年学术界对许浑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其家世生平、艺术成就、诗格气体诸问题的讨论尚须拓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3.
在漫长的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一种引人注目的特异现象:有些作家虽然留下不多的作品,但由于他们的作品思想深刻、艺术上也闪耀着鲜明的光泽,因而获得人们的喜爱,在文学史上占有他们一席之地位。在唐代文学中就有不少,初唐的张若虚是这样,盛唐的王之涣是这样,晚唐的于濆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4.
晚唐诗人方干生卒年考辨熊飞晚唐著名诗人方干,人称“玄英先生”,在当时和后世诗坛均有较大影响,孙《传》云:“先生为诗,高坚峻拔。其秀也,仙蕊于常花;其鸣也,灵鼍于众响。咸通、乾符、广明、中和间为律诗,江之南未有及者”。①这样一位有影响的诗人,其生卒年...  相似文献   

5.
王纯  王青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3):137-139
颜光猷是清初曲阜有名的"颜氏一母三进士"之长兄。其为官爱民爱兵,素有政绩;为文推崇韩愈、苏轼的文章,反对雕章琢句而内容空虚的文风。善诗,其《水明楼》诗集,诗数百首,格调老成,清新秀逸。对颜光猷其人其诗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尚属首次,是拓荒性质的工作。我们在整理注释馆藏善本《水明楼》诗歌的基础上,对诗人生平进行了较为翔实的考证。  相似文献   

6.
最早提出宋初"晚唐体"一说,并对其成员进行勾勒的是宋元之际的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今人多从此说,然学界也有异议。笔者将现有文献史料和诗人诗歌创作实践等结合起来考察,认为将"九僧"、寇准、林逋、魏野、潘阆、赵湘归属于"晚唐体"应属无疑。宋初还有很多诗人受"晚唐体"影响,其诗具有"晚唐"风味,但这些诗人作品大多散佚,仅凭几首佚诗残句以及古人的评论,难以考征其诗风归属。  相似文献   

7.
邵谒,晚唐翁源人。现存诗三十二首,载《全唐诗》中。据《唐才子传》、《广东通志》、《广州府志》、《韶州府志》、《翁源县志》所载:邵谒青年时代,家贫为县吏。一日,县令有客至,嘱谒架床待客,谒认为辱己,遂挥臂剪发附在县门上,发誓道:“如学不成,有如此发。”归家,筑读书堂一所于县东六十里翁江石上,日夜发愤读书,从而博通经史百家,更擅长写古调。唐懿宗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间,县内官吏推荐他上京,入国子监读书,秋十月应试。时晚唐词人温庭筠当国子助教主试,以邵  相似文献   

8.
诗人李贺在短暂的生命旅途中,病痛和政途失意造成心理的阴霾在其诗歌中有多方面的表现。诗风的急剧转变也是畏惧死亡的某种心理折射;生命意义的追寻与构建,在美好的仙境中寄托超脱凡世的追求,体现了李贺自我超越的生命态度。儒家中庸生死观在唐人思想中有表现,唐朝诗人追求精神超越,说明李贺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品读李贺的诗歌,既能深刻地体悟到李贺本人的生死观,又能进而理解唐人对生死的各种诠释。  相似文献   

9.
诗人李贺在短暂的生命旅途中,病痛和政途失意造成心理的阴霾在其诗歌中有多方面的表现.诗风的急剧转变也是畏惧死亡的某种心理折射;生命意义的追寻与构建,在美好的仙境中寄托超脱凡世的追求,体现了李贺自我超越的生命态度.儒家中庸生死观在唐人思想中有表现,唐朝诗人追求精神超越,说明李贺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品读李贺的诗歌.既能深刻地体悟到李贺本人的生死观,又能进而理解唐人对生死的各种诠释.  相似文献   

10.
闵珪考略     
闵珪乃明代湖州籍名臣,一生屡按数省,四任刑官,平叛抚民。政绩卓著。为人刚直,治狱严正,为人所称道。依据相关典籍,勾勒闵珪的生平事迹,有助于更深入、更全面了解这位明代湖州籍名臣。  相似文献   

11.
秦岭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古称南山,《诗经》有“节彼南山”,《禹贡》你“终南惇物”,《山海经》亦称“南山”,等等。根据历史载籍,南山之名,由来已久。秦岭之名,大概为后起,始见于《史记》,谓“秦岭天下之大阻也”。秦汉而后,特别经过韩愈贬潮州诗,“云横秦岭家何在”,秦岭之名,随韩诗而远扬。有的研究者,说“秦岭之名、乃外国学者所定,而并非吾人习用之名”,征之历史事实,此说值得考虑。南山亦称终南山,左传有“终南九州之险也”。东方朔有“南山天下之阻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则说:“盖终南脉起昆仑,尾衔嵩岳”。到了清朝同治年间更有毛凤枝著有《南山谷口考》,“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凡南山谷口北向者,得一百五十”,正是陕南秦岭的山地。有的研究者,则说:“陕南一带山脉,吾国典籍中,向来似无总名”,征之历史事实,此说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2.
晚唐诗人曹邺在诗歌意象、体裁选择和思想情趣等方面效仿陶渊明,其诗形成了"高古奥逸"的风格,在历代效陶诗中颇引人注目。分析其原因,首先,是曹邺个人对陶诗的主观选择;其次,他与陶渊明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与社会背景;第三,他与陶渊明的思想皆杂糅儒、道,能够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3.
晚唐诗坛呈现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探讨 ,使人们了解到晚唐社会的概貌及妇女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4.
15.
周静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7M):31-33,38
晚唐诗人曹邺在诗歌意象、体载选择和思想情趣等方面效仿陶渊明,其诗形成了“高古奥逸”的风格。在历代效陶诗中颇引人注目。分析其原因,首先,是曹邺个人对陶诗的主观选择;其次,他与陶渊明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与社会背景;第三,他与陶渊明的思想皆杂糅儒、道,能够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6.
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杜苟鹤、方干、郑谷、曹邱、司空图等人面对末世衰代,胸有大志,却无用武之地。他们尽管思想和人生态度有别,但其悲观心理与绝望情绪是一致的。他们提倡隐逸冲淡文学,书忧愤于江湖隐逸之别途,系淡漠于山水田园之致景,构成了晚唐诗坛一个涵盖面更为广泛的诗歌流派——隐逸冲淡诗派,代表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开始时代一部分士大夫文人于无奈之中消极避世的社会心态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晚唐咏史诗空前繁盛的原因有多种。中晚唐科举重史意识,以及由此引起的普遍的重史风气,为晩唐咏史诗的繁荣准备了必要的素材。科举试策的辩证思维、社会思潮的求新求异,训练、培养了士人观史时独具只眼的洞察力,使咏史诗处于常新的审美过程中,引起诗人对咏史诗持续的关注热情。晚唐的局势与南朝相似,南方也成了国之命脉所系,再加上晚唐时大量的诗人都有到南方的经历,故使有关南朝的咏史诗因身临其境而真切、形象、生动,从而为晚唐咏史诗的繁盛别添异彩。  相似文献   

18.
《吉安师专学报》1993,(2):80-84
吉安自秦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推行郡县制、置庐陵县以来,历史上虽曾在短期内易名为桓亭、高昌、石阳。但大部分时期均称庐陵。东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升庐陵县为郡。自隋至宋,多砍在庐陵郡,吉州之间互易其名。但郡、州之下,大多又置庐陵县。  相似文献   

19.
20.
杜荀鹤,字彦之,生于会昌六年(846),自号九华山人,是唐末五代杰出的诗人。杜荀鹤还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其诗人的气质有说遗传自“风流才子”杜牧,本文即就杜荀鹤的生世作一简要考证。《唐诗纪事》记载了杜荀鹤的生世由来:或曰,荀鹤,牧之微子也。牧之会昌末自齐安移守秋浦。时年四十四,所谓“使君四十四,两佩佐铜鱼”者也。时妾有妊,出嫁长林乡正杜筠,而生荀鹤。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承《唐诗纪事》之说,只是省去“或曰”二字,语气上更加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