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代科学表明,我们以及我们所有的成就和记忆注定会像梦一样消失。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宇宙的终点或许将在1 000亿年后到来。现在就开始手足无措,会不会太早了点?在乔纳森·哈尔佩林(Jonathan Halperin)和德鲁·高桥(Drew Takahashi)执导的网飞新纪录片《无限之旅》(a Trip to Infinity)结尾,  相似文献   

2.
Chown  M 梁海浪 《世界科学》1997,(1):15-16,21
1994年,由华盛顿特区卡内基学院温迪·弗里特曼(WendyFreedmann)领导的天文学家研究小组,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估算出了能反映宇宙膨胀速度有多大的哈勃常数值。这件事令全世界为之震惊,该小组所获得的数值大约是每吉秒差距85km/s(秒差距是天体距离单位,相当于3.26光年),这个结果似乎表明宇宙从大爆炸时期的高压态膨胀成目前样子所花的时间远远小于100亿年。由于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存在年龄比宇宙本身还大得多的星体,这些星体存在的时间已达120~140亿年了,因而所有这些情况都今天文学家感到极为棘手。数十年来,对哈勃常数值的估…  相似文献   

3.
无限膨胀     
这是一个好消息,宇宙将不会在一个灾难性的大挤压中结束;但这也是一个坏消息,因为暗藏着一个更可怕的命运。1997年3月5日夜,智利美洲天文台的大型望远镜截获了来自宇宙的一条信息,它发自地球出现前的10亿年,其内容具有真实的宇宙学意义。这一飞过半个宇宙的信息已被完全读出。为破译它,一个国际专家小组花了几个月的时间。1998年1月,加州洛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珀尔马特(S.Perlmutter)和其同事,向全世界揭示了这一信息的要旨:宇宙将永无终结。一个月后,施米特(B.Schmidt)领导的小组,在澳大利亚发表了有关这一宇宙信函中的…  相似文献   

4.
<正>意识是感受的身体和认知的心智间永不停歇的对话。生命伊始显然不存在词语。生命的轨迹不断前行在没有词语或思想、没有感受或判断、没有心智或意识的世界。这并不意味着生命的宇宙很单一,恰恰相反,生命在40亿年前诞生之初便很复杂。原初的生命有机体走上不同的道路。我想象通向我们人类的一支生命史,可以分为三个不同而连续的进化阶段。一般意义上来说,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存在(being),第二阶段由感受(feeling)主宰,第三阶段可定义为认知(knowing)。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友》2008,(4):83-83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安装在月球背面的一台巨型望远镜能够探测宇宙的“黑暗时代”,同时该望远镜还屏蔽了来自地球文明的所有无线电波长噪声。这是迄今在月球上建造最大的望远镜,它的全称是“黑暗时代月球干涉仪”(DALI)它由数十万个天线构成。这个最大的月球望远镜将使天文学家们能够倾听在没有恒星存在的时代(宇宙诞生后的5亿年)宇宙所发出的“微张耳语”。  相似文献   

6.
大爆炸之前     
前大爆炸时期是存在的。大爆炸并不是时间的开始,而是宇宙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 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什么模样?若你问宇宙学家,他们通常会搪塞说,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如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对此总是问道,“北极之北是什么地方?”按现代宇宙学的主流思想,大爆炸意味着宇宙的真正开始,空间和时间由此进入存在,决不会有“之前”这个问题。 但有一位物理学家敢于挑战这个问题。若他正确,那么在大爆炸之前,宇宙已经历了一个不可想象地久长的时期。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G·范纳齐奴说,“大爆炸远不是时间的开始,它仅是宇宙…  相似文献   

7.
<正>天文学家有望很快发现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原初磁场,这将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原初磁场一直扑朔迷离。如果把宇宙缩小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宇宙的结构像一张网。连接着不同星系团的气体纤维状结构是编织这张网的线绳,其余的地方则是巨大的空洞。这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结构之一,最近在其中有了惊人的发现。2021年初,天文学家在星系团之间探测到了绵延约5 000万光年的磁力线。  相似文献   

8.
王家骥 《科学》2007,59(1):53-56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3日宣布,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瑟(J.Mather)和斯穆特(G.Smoot),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CMB)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马瑟和斯穆特借助美国1989年发射的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卫星做出的发现.为有关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持,他们的工作“将我们带回了宇宙形成的婴儿时期”,“使宇宙学进入了精确研究时代”。  相似文献   

9.
茫茫宇宙寻外客王洪伏编译500年前,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揭开了人类近代文明的序幕,500年后的今天,美国天文学家又在茫茫的宇宙间,发现了两块新大陆——两颗有水和生命存在的新行星,这一重大发现必将开创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纪元。(一)在杰怫里·马希博士走上讲...  相似文献   

10.
许梅 《科学》2006,58(2):59-59
据英国New Scientist,2005,188(2528):18报道,一个对Ia型超新星(SNIa)的观测组报告了他们对70个此种超新星观测数据的分析.认为从80亿年前以来.宇宙内基于暗能量的斥力基本上是稳定的,其波动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11.
<正>早期宇宙的黑暗深处与《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有什么共同点?答案远超你的想象。当我们所知的宇宙从炽热的大爆炸中诞生时,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高能粒子、反粒子和辐射量子:这就是宇宙的原始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膨胀又冷却,最终冷却到足以产生稳定的中性原子,这时,时间已过去了几十万年。尽管在这段宇宙历史的前1亿年至前1.5亿年内很可能形成了最早的恒星和星系,但在长达5.5亿年内,宇宙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黑暗、对光不透明的,这是因为早些时候形成的中性原子极其擅长阻挡光的光学波长。只有通过渐进、缓慢的宇宙再电离过程,宇宙才变得对光透明。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预计,在字宙大约1000亿岁的时候,宇宙的大小将是现在的数亿倍,宇宙的密度将变得很小很小。物质和能量非常稀薄地扩散在宇宙之中。到那时。宇宙或许不再膨胀,只会在一片冰冷之中慢慢地死去……  相似文献   

13.
天文学家察觉到宇宙间存在着黑洞,这些引人入胜的物体位置在许多星系(包括我们的银河系)的中心。研究者们为了推断它们的存在,必须依靠两种间接的论证路线。首先,在靠近星系中心,恒星运动得极快,以致除有一种巨大质量——大到相当于10亿个太阳——的引力拉住它们,否则它们就会飞走。具有如此大质量的东西,一定是极其紧密的,理论家认为除了黑洞别无选择。其次,许多星系中心和双星系统以极大的速率喷涌出辐射和物质,它们一定包含着一种产生能量的非常高效的机构。理论上说,最高效的可能机器就是黑洞。黑洞之所以成为如此高效的机…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这个宇宙的小小角落里,没有人看到过反物质星系或反物质星体。但并不是说在遥远的地方它们不存在。事实上可能它们组成了半个宇宙。几个想寻觅新境的物理学家认为现在是查清它们的时候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出于自身的理由,对此表示支持。1984年秋,M·塞拉蒙(M·Salamon)和S·艾伦(S·Ahlen)用低预算的传统方法寻找字宙中的反物质。当时,塞拉蒙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艾伦在印地安那大学工作。他们用过去剩余下来的部分实验经费,装置了一台由一块超导磁体和一些精致的电子器件组成的反物质检测器。他们把这个奇妙的装置安上…  相似文献   

15.
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我们的存在以及我们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一直都是非常神秘的不解之谜,直到20世纪,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才充分地认识到宇宙的大小,才充分理解宇宙所遵循的物理学规律,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宇宙诞生天大约12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爆炸,宇宙的演化生产了太阳系,而我们的地球就是在太阳系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现在,类星体,黑洞,中子星,还有大爆炸都已经成为一般词汇了。  相似文献   

16.
100年以前,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开启宇宙学大门之时,宇宙看起来还是一个极其简单而宁静的地方。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宇宙中只有一座由恒星和星云构成的岛屿--银河系,而银河系之外则是无尽的黑暗。  相似文献   

17.
宇宙间的某个角落,一颗星体在一秒钟左右时间里炸成碎片,顷刻间它变得比10亿颗太阳的亮度之和还要亮。这就是超新星爆发。  相似文献   

18.
就在短短的几年前,科学家们还认为他们已经搞清了宇宙的起源。他们断定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大约100亿至150亿年前一个密度无穷大的时一空点的爆炸。宇宙学家对宇宙的形状知之不多;他们争执不下的是宇宙的大小和宇宙的命运,但对一个很基本的论点却并无异议,即我们所处的宇宙是唯一的宇宙。如今连这一信条也发生动摇。莫斯科莱贝德夫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家安德烈·林德极力主张“宇宙”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夏天,美国科学家提出一项可与当年"阿波罗登月工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尖端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引起全球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美国政府决定拿出1亿美元,启动这项旨在揭开人类大脑奥秘的研究计划;接着欧盟委员会宣布,以建立人工脑为目的的"欧共体人脑计划"将在未来10年内获得10亿欧元的科研经费。那么为什么脑科学能得到全球科学家的关注呢?因为人类的大脑是个复杂的"小宇宙",它由10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相当于整个银河系星体总数),是宇宙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对于大脑结构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小说家、社会批评家乔治·奥威尔(Geoge Orwell)1946年写道:“想要看到鼻子前面的东西须要进行坚韧不拔的斗争。”这句话也适用于描写现代宇宙学的工作。整个宇宙包围着我们──我们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科学家为了理解导致我们在地球上生存的过程,有时必须去考察几乎整个宇宙。尽管研究者们相信,大自然的基本原理是简单的,但是要阐明它却并非易事。天空的暗示是诡秘的。奥威尔格言对宇宙学家想搞清最近关于相距10亿光年的爆炸星的观察结果来说,更是倍感正确。他们发现,同大多数期望值相反,宇宙膨胀(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