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2020年2月,美国智库全球发展中心发布《美国和全球应对COVID-19的专家建议》(Expert Recommendations for US and Global Preparedness for COVID-19)报告。该报告综合了来自全球发展中心、乔治敦全球健康科学与安全中心、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专家的意见。该报告提出,在COVID-19已经传播到中国境外,且持续人传人模式几乎难以遏止的情况下,是采取行动解决美国和全球在灾难应急措施方面存在问题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总统拜登的首份预算提案强调应用研究和公共卫生,并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种族不公。2021年4月9日,美国总统乔·拜登揭晓了他的首份联邦预算提案,发出大力支持研发的信号。该支出方案会全面提高科研资金,为抗击COVID-19和气候变化的行动投入数十亿美元。预算提案会增加几乎每个主要联邦科学机构的研发资金,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8月,拜登总统签署《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标志着美国政府又取得了一项重大立法成就,助力美国新一代创新发展。在签署仪式讲话中,拜登总统提出美国将大胆开展的新科学技术投资的使命宣言,即“在美国,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将汇聚美国民众的各方面才能,为国家和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2021,66(26):3377-338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是一种由COVID-19引起的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炎性风暴(也称为细胞因子风暴)在COVID-19诱导的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是导致NCP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核心病理因素.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和释放将导致组织损伤.研究表明,对炎性损伤的干预可能是中医药治疗NCP的重要机制之一.临床研究发现,对NCP患者进行中医药早期干预可以显著缓解体征和症状,缩短病程,降低患者进入严重期的可能性,并降低病死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及已发表文献的分析发现,中医药对NCP患者炎性损伤的调控通过多靶点实现.一方面,一些中药对病毒的增殖具有直接作用;另一方面,某些中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同时增加抗炎介质的分泌而重构机体免疫平衡. NCP的流行尚未结束,世界仍在遭受COVID-19病毒的攻击.本文旨在综述中医药对COVID-19诱导的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资料帮助.  相似文献   

5.
高洁  肖光旭  樊官伟  张晗  朱彦  吕明 《科学通报》2022,(27):3296-3310
世界范围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给全球人民的健康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造成了数以百万计患者的死亡.“三药三方”是众多专家总结临床实践筛选出的能够有效防治COVID-19的中药方剂,包括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三药三方”不仅能缓解发热、咳嗽、疲劳、咯痰、腹泻等症状,还可以缩短核酸转阴时间、阻止病情转重、改善CT影像特征、缓解肺部炎症、调节临床生化指标、减轻一系列并发症等.“三药三方”防治COVID-19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抑制病毒入侵与复制、调节机体免疫和炎症以及多器官保护等.本文综合介绍了“三药三方”在临床上治疗COVID-19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潜在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旨在为认识“三药三方”在治疗COVID-19发挥的积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科学家和畅销书作家瓦茨拉夫·斯米尔对肆虐全球的大流行病进行了详尽全面的介绍。本文摘自《全球灾难与趋势:未来50年》一书。就这一波传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响范围而言,要想做出可靠的判断,还为时尚早。根据官方数据,中国的疫情可能正在逐渐消弭;韩国的形势则似乎是可控的;但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病毒势头正盛;而美国的疫情尚处于指数期的早期阶段。我们无法确定,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情是否会到来,同样  相似文献   

7.
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内科医生、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从未对政治退避三舍:2007年曾一度参选美国参议员;2009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席,并与AAAS科学外交中心与美国最棘手的政敌打交道。不久前,远在赞比亚乡村抗击虐疾的阿格雷接受了《自然》杂志的电话采访,谈了关于他最近访问古巴和朝鲜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下文简称新冠病毒),会引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下文简称新冠肺炎)。该扫描电镜照片显示从美国确诊病例中分离出的新冠病毒出现在实验室培养的正常细胞表面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3月12日凌晨宣布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而此前,早在2月中下旬,众多公共卫生专家已表示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不可避免,甚至已经来临。18年前梦魇般的画面在我脑海中不断重放着:长安街,平日里喧闹的北京"第五大道",在那时却荒无人烟,鸡犬不闻。学校停课,地铁空无一人,人人都害怕离开自己的住所。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都会播报新的确诊人数和死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4月22日,美国国立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发布了《COVID-19研究战略规划(2020—2024)》,该战略旨在通过扩大支持生物医学快速发展的资源和活动,更好地了解SARS-CoV-2的发病机制、传播和保护性免疫机制,从而更有效地防治这一疾病及疫情。  相似文献   

10.
正跨越不同物种传播,然后又高度适应新宿主——这一进化过程在像COVID-19这样的大流行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由SARS-Co V病毒引起)疫情始于2002年的11月,持续了8个月,到次年7月基本结束。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简称新冠病毒)有着和SARS病毒高达80%相似度的基因序列,以及一个类似的故事开头,却走向迥然。后者在盛夏销声匿迹,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相似文献   

11.
<正>"抗击病毒,从我做起",对战胜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来说很重要。在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爆发的严峻形势下,一些简单的个人防护措施,如出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不聚集,不扎堆,都已被证实是遏制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如今,研究人员通过测试,用实验数据证明了这些阻止病毒传播措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正为应对当前面临的病毒大流行、气候变化和移民政策等重要问题,拜登政府制定了十大科技政策。科技政策的出台一向进展缓慢,但COVID-19大流行的到来几乎在一夜之间改变了这种情况。不过,大流行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随着美国总统的权力更替,可以预见2021年美国的科技政策将会有许多重大变化。乔·拜登(Joe Biden)总统的团队做出承诺,将确保科技政策贯彻于政府应对大流行始终,并在执政理念上广泛性地"倾听科学之声"。  相似文献   

13.
科技传真     
美韩合作研究天然药物治癌 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所刊》报道,该所和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最近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由后者提供天然药物,用于防治癌症和艾滋病的研究。该协议是美国政府下属的国立卫生研究院为开发癌症和艾滋病药物在全球对传统医药进行筛选计划的一部分。迄今为止,已有19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这个经济日趋全球化、信息爆炸、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任何一个励精图治的民族都不甘心在应对挑战、抢占先机的国际竞争中落败。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以开拓者的姿态着手设计制订了一个根本性的、详尽的教育改革战略,即《为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达到科学、数学和技术脱盲目标的2061计划》,简称《2061计划》,期望通过教育改革.使所有美国公民到76年后的2061年,即当哈雷彗星再次回归时,都具备科技素质。近20年过去了,《2061计划》有力地强化了美国的教育改革,成为美国科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一个发现的时代.有无数被称为“植物猎人”的探险者在世界各地的森林、山谷、悬崖上攀爬、跋涉,寻找新物种,欧内斯特·威尔逊就是这群物种猎人之一。《国家地理》杂志上的文章以及近年大理、丽江成为著名旅游景点,使得曾为美国《国家地理》工作的约瑟夫·洛克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因具有极强的传染力和无特效治疗药物,导致其在全球大规模传播.目前疫苗的接种和推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OVID-19大流行,但从临床治疗角度仍需要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抗病毒药物才能阻止这种新型病毒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巨大威胁.由于抗病毒新药的研制周期漫长,其研发过程涉及靶点的选择、体外药效筛选、体内药理学及毒理学验证以及临床安全性与治疗效果的确认等不同阶段,才能最终获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治疗药物.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特异性靶点而设计和筛选的少数小分子新型冠状病毒抑制剂药物,目前已进入临床验证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COVID-19暴发以来的抗病毒热点药物,尤其是对SARS-CoV-2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代表性抗病毒化合物的药学分类、作用靶点、药效机制以及相关的临床测试结果.基于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明确了药物研发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肩负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提出能有效抑制病毒感染的新药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底,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悄然出现。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将其命名为SARS-CoV-2。当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病毒导致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2月21日,中国国家卫健委采用了这一英文名称,中文名称仍采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此前的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这次发生于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2月,美国商务部(DOC)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联合发布了年度特别出版物——《释放美国创新的投资回报计划》绿皮书。该投资回报计划的愿景是要将创新注入美国经济中,通过联邦科技投资实现美国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自二战以来,美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发展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这种领导地位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挑战,特别是美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机器人等未来行业的领导地位。与快速、根本性的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创新对美国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3月27日,上海市科协举办的"病毒演变、进化、传播的基础研究与防治实践(从SARS到COVID-19)"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长期从事病毒研究和疫苗研发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一线的多位院士、知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从多学科、多角度探讨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与治疗工作。这里选取部分专家的发言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20.
西尼罗河病毒去年夏季在纽约市的出现使美国措手不及。这种病毒在非洲、亚洲,并日益在欧洲部分地区为人们所知。它能够登上美国海岸,并且在未被鉴定之前的数月时间里造成了致命的影响,这使美国医学界感到震惊。它揭示了在公共卫生基础结构方面存在着几个重大的缺陷,这些结构可能在当今全球化和疾病不断出现的年代里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