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平顶山市城东河路湛河桥主桥--斜靠式钢筋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建立了该拱桥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考虑了内外拱肋施工完毕、系杆梁张拉、吊杆张拉等施工阶段,对该斜靠式拱桥施工阶段的空间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对比了两种施工工序对该桥梁结构空间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拱桥施工阶段最小稳定系数为7.28,满足拱桥稳定性的要求.所得结论已为该拱桥施工监控直接服务,并对同类桥梁建造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杜卓琴 《广东科技》2007,(6):110-111
本文介绍了多跨连续斜靠式异型拱桥桥型的设计与布置,分析了桥梁结构的体系特点,通过平面和空间的静力计算和稳定性分析,表明全桥结构设计受力合理,拱截面、吊杆、系杆、V撑箱梁混凝土应力储备适中,各跨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发生一类失稳的可能性较小,空间稳定性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昆山市玉峰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无推力斜靠式拱桥主要设计参数矢跨比、拱梁刚度、斜拱倾角、横撑数量、刚度及位置等进行研究,得出各参数对结构受力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此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胡锋  刘艳 《中州大学学报》2011,28(4):114-116
根据平顶山市城东河路湛河桥主桥———斜靠式拱桥的结构特点,借助M IDAS/C ivil桥梁通用有限元程序,建立该桥的空间精细FEM,对不同吊杆损伤工况进行结构动力特性分析。通过与桥梁完好状态下的桥梁动力特性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吊杆损伤对斜靠式拱桥的低阶自振频率总体影响较小,但对桥梁整体竖向自振频率和扭转自振频率相对影响较大,吊杆损伤导致桥梁竖向和扭转自振频率降低;主拱比稳定拱吊杆损伤对该桥的自振频率影响敏感,跨中比1/4跨处吊杆损伤对该桥自振频率影响大。  相似文献   

5.
以平顶山市城东河路湛河桥主桥—斜靠式拱桥为实例,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不同吊杆破断情况下的斜靠式拱桥静力性能分析,通过对比桥梁在完好状态和不同吊杆破断情况下的静力性能,得出结论:桥梁各构件的强度满足规范要求;主拱、稳定拱吊杆安全系数分别为2.7和3.03,满足规范规定;桥梁变形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要求.该桥由于设有较强大的系梁,在某些吊杆出现破断情况下,还能满足桥梁规范要求,表明该桥梁安全储备较大.计算结果对正确认识斜靠式拱桥在不同吊杆破断状态下的静力性能,为桥梁的科学维护提供依据,也为湛河斜靠式拱桥更换吊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刘艳  胡锋 《河南科学》2011,29(9):1085-1087
借用MIDAS/Civil有限元程序,对吊杆的不同损伤状态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了桥梁完好状态和不同吊杆损伤情况下的桥梁动力特性,这对正确认识斜靠式拱桥在不同状态下的结构动力特征,合理评价桥梁运营阶段的健康状况提供了参考和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7.
以斜靠式拱桥拱肋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弧长法,对拱肋系的侧倾失稳全过程进行了跟踪分析,获得了失稳极值点,揭示了稳定拱肋刚度,主拱肋和稳定拱肋拱顶间横撑抗弯刚度,矢跨比,主拱边界条件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斜靠式拱肋系的极限承载能力随着横撑切向抗弯刚度的增大而增大,而稳定拱肋侧向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对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较小;主拱边界条件和矢跨比对斜靠式拱肋系的极限荷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下承式X型双肋拱内倾角度对横向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空间有限元法,分析了下承式X型双肋拱桥各结构参数与合理内倾角度的关系.通过回归方法,得出了下承式双肋拱桥拱肋合理内倾角度的近似表达式.结果表明:对于下承式双肋拱桥,拱肋内倾时能否提高拱的横向稳定性与拱系的宽跨比、横系梁在拱肋切向平面内的抗弯刚度、横系梁的数量等参数有关.当采用合理内倾角度时可有效提高拱的横向稳定性,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斜拱肋倾角变化对斜靠式拱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钢管混凝土斜靠式拱桥为例,建立了空间杆系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斜靠式拱桥斜拱肋倾角变化对拱桥基频、地震内力和位移响应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斜拱肋倾角的增大,斜靠式拱桥的侧向刚度显著提高、主拱肋和斜拱肋在横桥向地震作用下的轴力和面内弯矩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而在纵桥向地震作用下,斜拱肋倾角变化对主拱肋的轴力和面内弯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王智勇 《科技信息》2011,(19):282-283
以洛阳瀛洲大桥主桥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了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空间力学计算模型,利用子空间迭代法计算了该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并对其模态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了一些对工程建设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