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地方文化文献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各地的图书馆已把地方文献建设作为文献整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以广西油茶文化地方文献建设为例,探讨了图书馆做好地方文化文献收集、整理与出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大理州公共图书馆事业暨地方文献成就展览”实践工作者的视角,在调查分析全州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情况基础上,论述了“以展征藏”这一有效的地方文献收集模式,以及与大理多元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大理州公共图书馆事业暨地方文献成就展览”实践工作者的视角,在调查分析全州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情况基础上,论述了“以展征藏”这一有效的地方文献收集模式,以及与大理多元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加强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云峰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11):124-127
被人们称为“地方之百科”的地方文献具有地方性、历史性、时代性等特征和资政、励志、存史等作用.地方文献的分布很广,进行收集有多种途径.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建库、管理与利用等各项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方文献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文献,亟待保护与整理.就此主要阐述了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收集与利用的主要方法及原则,并对文献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探析,以期为西部高校特色学科资源建设及民族地方文化融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巴西是拉美地区乃至整个世界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之后,巴西进行了新自由主义为特征的经济改革。此次改革在促进经济发展、降低通胀率的同时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从90年代开始,历任总统都将保证社会公平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卡多佐政府的“雷亚尔计划”到卢拉政府的“零饥饿计划”再到罗塞夫政府的“无贫困计划”,巴西的减贫政策呈现出不断深化与务实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地方特色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以及开发利用,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一些珍贵的民族地方文献,亟待专业机构进行整理与保护。本文阐述了地方文献收集、开发以及利用的主要方法和原则,并对文献的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及当地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菩日文献》的价值出发,阐述了保护古籍文献对于继承藏民族珍贵文化遗产、弘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意义。并从《菩日文献》的文物性、学术性和艺术性提出了对古籍实体进行文物级别的原生性保护;对古籍内容进行再生性保护,以及对古籍版刻工艺、修复技术、鉴赏方法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站在当下构建文化多样性的立场,从文献索引、闽台历史民俗资源调查、服饰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及“地方性知识”建构4个维度,对“福州南宋黄弄墓”服饰进行多维价值重释。从考古价值和文献价值上,黄弄墓服饰既丰富了中国服饰史研究中关于南宋部分的实证,又填补了闽文化传统服饰的考古文献空缺,也成为服饰史研究中最常被引用的文献;黄异墓服饰在刺绣、印染等纺织技术上的成就。既能客观反映宋代闽地纺织工业及技艺的高超,又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南宋时期闽文化地方性审美意趣的真实范例;同时为构建文化的地方性知识及弘扬地方文化特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构建地方文献科学管理平台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方文献内容的特点,阐述了在收集地方文献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拓宽领域;在整理地方文献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拓展思路,提高地方文献的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少数民族地方文献的特点,分析了少数民族地方文献开发利用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方文献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李精超  丛丽丽 《科技信息》2010,(17):373-373,402
本文根据盘锦市环境现状、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执行情况,针对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大气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政治化思潮影响和制约着20世纪大多数年代文学的基本走向。由于苏联和中国相似的历史条件和现实任务,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倾向于"向苏联学习",文艺政策的制定和创作方法的选择深受苏联文艺的影响。对俄苏文学作品的译介更是如火如荼地进行。文章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出发,全面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来文学的接受情况,揭示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接受和文学创作鲜明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4.
1990年代后至今的中国文学,发生了“本土化”的美学转型。当前文学的“本土化”美学自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土化”叙述方式的探索;二是“本土化”文化蕴含的再现;三是“本土化”语言关感的重焕。但是,因为年轻作家“本土化”能力的欠缺,文学的“本土化”美学持续显示出难以持续之状。  相似文献   

15.
民俗文艺有两种不同的发展路线和模式:一是独立成体的专业文艺样式即文艺民俗,一是仍存在于母体的"活化石"形态即民俗文艺。目前关于土家族文艺民俗研究的多数成果乃是从"史"的角度对已经存在的民间文艺进行固化,这是一种静态保护。我们所要研究与探讨的土家族民俗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是充溢着鲜活生命力的"活态"保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配合协调,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端木蕻良的创作参与了凝练民族风格的文学现代化进程。从科尔沁草原的文化养成、个性人物与地方特色以及对待草原的复杂情感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端木蕻良的文学创作使草原这一承载着独特地域与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学对象正式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的关注视野,以一种乡土文学的缩影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率先发声。  相似文献   

17.
从人才支撑、宣传教育、文化传承、资源共享等几个方面,就地方高校在古籍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民间文艺知识是传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文艺知识,这些知识是构成民族乡土文化资源的宝贵财富。开发和利用土家族的民间文艺知识,对提高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保护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土家族民间文艺知识的文化创新与利用、乡土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产业化开发与经济利用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同时,就民间文艺知识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对文化资源的误用、盗用和滥用等不良现象进行反思。开发和利用土家族的民间文艺知识,必须要重视知识的"本真性",只有回归了知识的"本真性",激活了"民间"这块有机的土壤,提高了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土家族民间文艺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可持续,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9.
梁庭望先生是著名的壮学家、民族文学研究专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壮学、壮侗语族民族历史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他的壮学研究成果推动了壮族文化发展,他用自己所学为壮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的“中华文化板块结构”理论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促进了民族文学理论研究。五十多年来,他在这些领域辛勤耕耘,不断开拓,为我国民族文化与文学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