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盲源信号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源信号个数大于2,联合对角化(JADE)算法在盲源信号分离时效果不理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盲源信号分离(BSS)算法.该算法利用PSO算法代替JADE算法中的联合对角化操作,以混合信号的峭度为目标函数,采用独立分量分析的方法,对瞬时混合的信号进行了盲分离,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然梯度算法的盲信源分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盲信源分离试图从给定的一组混合观察数据中恢复未知的独立信源。文中介绍盲信源分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算法——自然梯度算法。对通信信号和自然语音信号采用不同的活动函数进行了盲信源分离的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分别有效地分离这两类随机混合的信号。  相似文献   

3.
针对语音信号频域盲分离的排序问题,研究了幅值函数和频点间距对信号相关性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短时平均幅度函数和加入频点系数的方法对算法进行改进。改进算法考虑了幅值函数的稳定性和远距离频点的不可靠性,最终实现全部频点的排序。仿真实验对两种不同情况下混合的语音信号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包括环境噪声的混叠语音信号分离困难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频域快速定点独立向量分析模型,对混叠语音信号进行盲分离.该模型中的每个源信号以向量形式混合,模型采用二次泰勒多项式把牛顿迭代算法直接应用于复变量对照函数,通过最优化使牛顿迭代规则更加简单和清晰.对实际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仿真,实验证明算法很好地分离了卷积盲源信号,新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超高斯与亚高斯混合信号的盲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信息最大化和自然梯度法原理,提出了一种超高斯与亚高斯混合信号的盲分离方法,该方法联合利用t分布密度模型和混合双曲正割函数密度模型对源信号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估计,并采用峰度信息作为参数来选择密度模型及相应的非线性函数.对超高斯与亚高斯混合信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用语音信号和心电信号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用于超高斯和亚高斯混合信号盲分离的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揭示了InfoMax盲源分离算法也是以Kullback-Leibler散度为代价函数的,它之所以能有效地用于语音盲分离,是因为所选取的非线性函数的导数能够近似为源信号的概率密度函度(PDF)。由此又提出一种广义非线性InfoMax算法,该算法在估计分主矩阵的同时也对非线性函数进行迭代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这一算法能有效地分离任何超高斯和亚高斯信号的混合信号,包括语音、图像信号或其它信号的混合。  相似文献   

7.
分离矩阵的学习算法是盲信号分离的关键技术,矩阵联合对角化的预白化JADE算法是一种基于四阶累计量的学习算法。本文简要介绍了JADE算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采用JADE算法对盲信号进行分离。实验表明,JADE算法在盲源信号分离中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实际环境中的卷积混合情况对语音信号和音乐信号进行盲解卷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ICA在实际环境中的卷积 混合系统分离效果不太理想,分离出的信号中有串扰成分存在.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后置处理方法,即用一组收缩函数去除ICA分离后的小波系数中的串扰成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分离语音信号和音乐信号.  相似文献   

9.
单信道盲源分离是盲信号分离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单信道线性混合语音信号一次分离后不能完全消除干扰语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子频率分量高斯混合模型与贝叶斯理论的多次盲源分离方法.首先,对源语音的子频率分量分别进行训练,建立高斯混合模型;然后,应用贝叶斯理论从混合语音中首次分离源语音,并针对一次分离后目标语音中仍混有干扰语音的问题采取多次分离的方法,实现尽可能的彻底分离.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语音信号处理是欠定盲源分离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基于混合语音的基本模型,分析并讨论了两种欠定盲源分离方法在语音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思路。欠定混合语音信号分离更接近实际情况,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混合语音信号的盲分离问题,基于自适应的互信息极小化算法是一个非常良好的解决办法,本文深入研究了该算法,并且为了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文章最后给出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分离语音信号和收敛速度上,都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FastICA的语音盲源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分量分析(ICA)在处理盲信号分离中被广泛使用,但其收敛速度较慢.为此文章重点介绍了一种更为有效的盲源分离方法——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ICA).文章在介绍了FastICA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之后,将其应用到语音分离中.在采集了三个实际的声音信号后,将三个原始信号进行混叠,在matlab仿真环境下用FastICA方法对混叠信号进行分离,将分离结果与原始信号波形进行比对,结果说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然梯度原则并利用信号的时间相关属性对一类代价函数进行推导,获得一种新的非平稳信号自适应盲分离算法.算法利用样本的多时延解相关方法以及迭代计算的形式获得盲混合信号的分离矩阵,无需对观测样本进行分块处理,计算工作量低.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分离精度高,迭代过程平稳,对多个信号源的盲分离可实现良好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信号处理在理论与方法方面发展速度很快,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已成了信号处理领域内重要的组成部分。讨论了线性瞬时混合情况下,语音信号盲分离的算法,阐述了算法的原理,并进行了实验仿真,以此来证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欠定盲源信号分离在源信号不充分稀疏的情况下分离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和优化算法的欠定盲源信号分离方法.首先分析了欠定盲源信号分离和压缩感知问题的等价性,并建立基于压缩感知的欠定盲源信号分离的数学模型;然后以分离信号的稀疏性和互相关性来建立目标函数,并通过使用压缩感知和优化算法来实现欠定盲源信号的分离;最后对语音信号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源信号不充分稀疏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分离信号与源信号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990 3,由此可见这种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分离精度较高的分离方法.这也为欠定盲源信号分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非完全稀疏性的盲源分离(BSS)的难点在于源的恢复。现有的最短路径法、l1范数解和SSDP算法仅适用于稀疏源而不适宜非完全稀疏源。本文针对两个观测信号的情形,提出了二维的统计非稀疏准则(2d-SNSDP)。该算法将信号分成若干区间,用源的相关性判断各区间是否非完全稀疏,并在非完全稀疏和稀疏的区间采取不同的源恢复策略。它克服了传统算法的不足,改善了估计的源。最后,语音信号的仿真实验显示它的性能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卷积混合模型描述观测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提出一种基于盲反卷积的EEG盲分离方法.结合EEG源成分的独立性确定代价函数,并采用共轭梯度法进行迭代寻优.针对EEG仿真实验数据进行方法验证,采用分离信号与源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验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EEG盲分离,为EEG信号处理和其他生理信号处理分析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8.
提出利用核独立分量分析来分离混合语音信号的盲信号处理方法.介绍了基于核空间ICA的原理和基本算法,然后利用核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和固定点快速分离算法分离了混合语音信号.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核独立分量分析的方法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当利用传统自然梯度算法对所有语音信号都使用同一个激活函数进行分离时,对语音信号的盲源分离效果都不尽理想.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基于皮尔逊系统的分段激活函数对传统自然梯度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引入皮尔逊系统,将皮尔逊函数与传统激活函数相结合,再利用信号的矩估计方法,分段选择合适的激活函数代入分离矩阵,有效克服了传统语音分离算法的缺点和不足.仿真结果表明,在对实际的语音信号进行分离时,改进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自然梯度算法,并且在保持了良好收敛速度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均方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