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毛志江 《江南学院学报》2001,16(4):15-18,27
提出的算法是根据比较两环顶点最大坐标值的位置,以及计算通过其中一个环的最大坐标点所作的射线与另一环的交点数目来确定两环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树状数据结构,确定环的拓扑关系,从而确定加工区域。  相似文献   

2.
依据类氢化近似理论和轨道最大重叠原理对原子共价成键提出一个直观的近似物理模型。模型确定:σ键重叠位置是两成键原子p价电子云的最大几率平面相重合的位置,π键重叠位置是两成键原子p价电子云最外极大几率环相接触的位置,构成重键时价电子云重叠取σ键和π键的平均重叠位置。由此计算出来的共价单键、双键和叁键之间的键长关系基本符合共键长间的经验关系。本文模型较之Pauling的弯键模型有较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一类三维分段光滑系统的穿越极限环.由于相空间被一个超平面分成两个区域,因而系统呈现两个不同的向量场.此外,系统还具有two-fold点,且在该点处两个向量场都与该超平面相切.本文证明系统穿越极限环的最大个数是2,给出了存在一个和两个穿越极限环的充要条件,并确定其周期及在切换流形上的穿越位置.  相似文献   

4.
对生成轮廓加工的刀具轨迹算法进行研究。通过计算环的最大坐标值点处相邻两条边的切矢的叉积来判断环的方向。研究待加工轮廓的检取,落刀点位置的确定,进退刀方式的实现,最终生成平面轮廓加工的刀轨。  相似文献   

5.
利用一维不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对套管与井眼环空间隙不同时的波动压力进行了计算,绘出了环空间隙与最大井底波动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此曲线及地层破裂压力的最大极限值,可以确定某种尺寸套管与并眼之间间隙的最小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套管与并眼间隙相同的条件下,套管尺寸越大,井底最大波动压力也越大。从控制井底最大波动压力的角度考虑,在确定套管与井眼之间的环空间隙时,大尺寸套管应采用较大的间隙。从波动压力因素方面考虑,由浅井条件所确定的套管与井眼之间的环空间隙同样适合于深井条件。  相似文献   

6.
量程和温度特性是传感器的两个主要指标,SAW压力传感器的量程由基片材料的结构尺寸决定,温度效应一般采用双端对谐振器来消除,目前关于两个谐振器的位置确定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方法。通过力学分析得出了圆形石英膜片的半径、厚度、和最大载荷的关系;对石英圆形膜片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得出了正负应力在圆形石英膜片的分界点,为设计SAW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物理结构和合理的安排谐振器的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冷却油腔位置改变对活塞温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活塞冷却油腔位置改变对活塞温度场的影响.采用Pro/E软件建立德国1015型柴油机活塞的有限元模型(FEM).在性能计算的基础上确定了活塞顶等部位的热边界条件.利用ANSYS软件研究活塞振荡冷却油腔位置改变后,活塞各关键部位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冷却油腔位置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冷却油腔位置对活塞各部位温度的影响规律有较大的差别.冷却油腔位置改变对活塞第一环槽影响最大,不仅温度的变化速度有极值点,而且通过移动冷却油腔可以使第一环槽的温度降低约30℃.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根据园环压缩时接触面上正应力分布值来确定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摩擦因素.它是基于通常用园环内径变化确定摩擦因素存在着测量不准和破坏了摩擦连续状态提出的.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接触面上正应力分布值决定于分流面位置(R_N)和摩擦因素(m),且在分流面位置上正应力为最大;又从实验中较准确的给出了纯铝(?)工具钢(磨光)间,不加润滑情况下的摩擦因素.  相似文献   

9.
STL模型布尔运算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建立STL模型的拓扑结构从而获得三角面片间的相邻关系.通过两个实体间的棱面相交性测试获得交点和交线,进而提取交线环.利用约束Delaunay方法对相交的三角形进行二次三角形划分,将相交表面沿交线环剖分为多个面域,利用射线法判断各个面域相对于另一实体的位置关系.通过提取相交环来决定有效的相交线降低了位置关系判断的复杂性,提高了布尔运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波动压力约束条件下套管与井眼之间环空间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一维不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对套管与井眼环空间隙不同时的波动压力进行了计算,给出了环空间隙与最大井底波动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此及地层破裂压力的最大极限值,可以确定某种尺寸套管与井眼之间间隙的最小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套管与井眼间隙相同的条件下,套管尺寸越大,井底最大波动压力也越大。从控制井底在波动压力的角度考虑,在确定套管与井眼之间的环空间隙时,大尺寸套管应采用较大的间隙。从叔动压力因素方面坏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工程建设规范[2]》为标准,提出了纯软件的中央控制器的设计的思想,并设计了由纯软件中央控制器组成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依据夹点理论通常会产生以最大限度地回收系统能量为综合目标的换热网络综合,同时会产生一些闭合的匹配回路,这些回路会产生多余的匹配单元、增加设备投资;当被控制参量产生波动时,波动会在回路中产生振荡,影响网络的稳定运行,增加控制难度。对这些回路的识别与打开人们已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大多是以亿工分析与识别为基础的,不利于大型拓扑网络的分析与综合。文中利用图论中的基本原理对换热网络综合过程中回路的识别与打开进  相似文献   

13.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solving intersections between two offset parametric surfaces often include iteratively using computationally expensive SSI (surface/surface intersections) algorithm. In addition, these methods ign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intersection curves of parametric surfaces with different offset distances. The algorithm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makes full use of the topological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intersection loops and calculates intersection loops with the help of previously calculated intersection loops. It first pre-processes two parametric surfaces to obtain the characteristic points, called topology transition points (TTPs), which can help in the subsequent finding of the topologies of the intersection curves. Then these points are categorized into several distinct groups, and we can determine the calculation strategy for searching initial points by analyz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se TTPs on the surfaces. Hence, all intersection curves can be marched from initial points by the tracing algorithm.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uld calculate intersection curves robustly and effectively, and has been tested to be capable of overcoming the degenerate conditions such as loop and singularities leaking that occur frequently in conventional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4.
DC-DC变换器双滑模面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变结构控制方法,用两个滑模面分别实现DC-DC变换器内外环控制,内环滑模面用于电流控制环,外环滑模面用于电压控制环.以BUCK变换器为例,通过仿真和比较表明,这种控制可获得比单滑模面控制更多的反馈信息,得到更好的动态品质,对参数的摄动和外界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抖振很小,且稳态误差也很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快速动力加载方式,对2个传统风格建筑钢-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该类型节点的恢复力特征曲线、骨架曲线等抗震性能指标及加载全过程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传统风格建筑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相对比单梁-柱节点,双梁-柱节点的承载力刚度较高,滞回曲线更饱满,但其延性性能略低于单梁-柱节点;位于外围檐柱的双梁-柱构造形式具有与圈梁相类似的可加强结构整体性能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传统风格建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计算任务量大小的方法,解决了在紧嵌套循环自动并行化过程中存在循环并行化的并行粒度确定问题以及循环自动并行化中数据划分的数据访问局部性问题,在多核系统中实现了紧嵌套循环自动并行化时的数据访问局部性方案和并行化方法,从而构造了一个基于任务量划分的循环自动并行化模型,降低了程序自动并行化中小任务量并行带来的开销.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大直径钢管桩振动贯入速率,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钢管桩振动贯入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对贯入速率、贯入阻力及静载力与动载力比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管侧土体剪应力-剪应变滞回曲线为典型的"香蕉"形,每个循环的滞回曲线均由2个剪胀阶段和2个剪缩阶段组成;管端土体轴向应力-剪应变滞回曲线为典型的"镰刀"形,管端土体经历2个显著的压缩阶段和拉伸阶段;管桩高频振动贯入过程可分为缓慢和快速贯入2阶段;采用高频振动锤贯入管桩时,应考虑到静态荷载与动力荷载幅值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8.
自然循环的余热排出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然循环的余热排出系统是一种被动安全的系统。用一维流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具有三重自然循环回路的余热排出系统的余热排出过程,给出过程各参数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余热排出过程中,反应堆冷却剂的温度和压力均存在一个最大值;这时的空冷器传热功率也达到最大值,这个最大值可以反映余热系统排热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可变展长机翼变形过程中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及其机理,以ONERA M6机翼为模型,利用动网格技术对其进行了非定常气动特性研究.研究表明:在机翼连续变展长过程中,非定常气动特性曲线以滞回环的形式围绕着相应的准定常曲线;变形周期、攻角和来流马赫数对滞回环有一定影响,但与准定常气动特性相比,单纯的展长变化引起的非定常气动效应并不明显;在一定的计算条件下,非定常升力系数偏离其相应的准定常升力系数的最大值不足2%;可变展长机翼非定常气动特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场结构迟滞.同时,由于流场结构迟滞效应比较微弱,可变展长机翼的非定常气动特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可达矩阵只能表达两个节点之间的可以达到的关系,环的识别需通过对矩阵的观察进行,当矩阵阶数较高时会相应增加环的识别难度.在可达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寻找不合理活动环的新方法字符串可达矩阵.该方法将字符串引入到可达矩阵中,从而可以在矩阵中显示出活动环及活动路径.详细描述了该方法所涉及的定义及运算规则,最后用实例解释了该方法的计算步骤、以及如何快速地找到了活动环及活动路径,为业务流程再造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