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实验通过改变体外受精精子浓度(0.5 × 106、2 × 106、8 × 106 个/mL), 精卵共培养时间(12 h、18 h、24 h), 体外受精96 h后是否更换培养液(IVC)以及氧气的含量(5% CO2 和5% CO2、5% O2、90% N2)等培养条件, 观察牦牛精子对黄牛卵母细胞受精后卵裂和早期胚胎发育状况. 结果显示精子浓度为2 × 106个/mL、精卵共培养24~26 h、培养96h后要更换培养液, 在5% CO2、5% O2、90% N2的条件下培养, 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胚胎发育期卵的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对虾胚胎发育时期卵的形态变化的观察,提出因受内分泌系统调节的启动作用,使卵的成熟、排卵、排精得到协调统一;精子入卵的时间是在卵的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表现出第一极体位于受精膜之外,第二极体位于受精膜之内,与资料记载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两栖类卵胶膜的生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的受精是个体发生的开始。卵要达到受精的目的,除了卵本身必须完成它的生长和成熟,具备了能接受精子的条件外,卵外各种卵膜及外界条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两栖类卵在卵巢中发育成熟,在激素和神经的支配下,从卵巢中排到体腔。这种卵除了它本身的质膜以外,在它的外面还有一层在卵巢中形成的卵黄膜(Dumont,′72)。由于体腔上皮细胞纤毛的摆动,卵进入输卵管(Rugh,′35),随之而被输卵管分泌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弓獭蛤(Lutraria arcuata)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进行观察.其成熟未受精卵呈圆球形,卵径55~60μm,核相处于第1次成熟分裂前期;精子为鞭毛型,全长约50~55μm.精卵混合后,精子迅速附着于卵子表面;受精后10~30 min,精子入卵膨胀成球形;30~50 min进行第1次成熟分裂,排出第1极体;50~60 min进行第2次成熟分裂,排出第2极体;同时精核和卵核体积膨胀,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70 min左右,雌、雄原核联合,形成第1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分裂相;70~90 min受精卵进行第1次卵裂,形成2个卵裂球;90~110 min进行第2次卵裂,形成1大3小的4个卵裂球.  相似文献   

5.
斑马鱼受精过程中原核的时空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马鱼的成熟卵子处于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精子通过受精孔进入卵内,精子入卵后,卵子被激活;受精后3 min,精核位于卵质膜内侧边缘,处于凝集状态;受精后5 min精核开始解凝;受精后8 min,精核明显解凝,受精卵出现明显的精子星光.同时进入第2次减数分裂后期,之后排出第二极体;受精后10 min,雄原核形成,具有双星光,此时,雄原核已位于胚盘中部;受精后15 min雌原核已形成,雌、雄原核向胚盘中央靠近;受精后20 min,雌雄原核开始接触;受精后30 min,雌雄原核完全融合成为1个合子核;35 min时,受精卵开始第1次卵裂;45 min后分裂形成2个子核;50 min时分裂为2细胞,60 min时分裂为4细胞.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C .panzhihuaensis的受精作用 ,胚胎发生和分化 .人工授粉 15d后 ,颈卵器开始发育 ,7月底到 8月中旬受精作用发生 ,受精过程有三种情况 :即球形精细胞或蠕虫状精子从卵顶部进入卵细胞内 ,纤毛带遗弃在颈卵器室中 ,或具纤毛带的精细胞进入卵中 ,纤毛带遗弃在卵细胞质内 ,精卵核融合 .胚胎发生经历较长的游离核原胚阶段 ,游离核原胚形成细胞后 ,幼胚开始分化 .受精后的雌配子体发育成胚乳 .成熟的胚由子叶 (二片 )、胚芽、胚根、胚根鞘及螺旋折叠的胚柄组成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蛤仔土池人工育苗中产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蛤行大批量亲蛤蓄养,人工诱导排放精卵进行研究。经过八年土池育苗并得到应用。亲蛤于育苗前70天左右移养于盐场纳潮沟,50天后再移于中低潮海区,有利于增长体重,提高饱满率,促使性腺成熟。阴干6—16小时后,流水4—8小时(流速15—35厘米/秒)人工诱导性腺成熟,则亲蛤精卵排放率达90%以上,再将精卵直接置于土池流动海水中让其受精、孵化,一般幼体发育正常。本方法适用于大面积土池人工育苗。此外,变温后流水诱导亲蛤排放精卵也可用于土池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8.
大鲵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鲵精子的形状,受精过程中卵壳膜的变化,及精子入卵的过程。人工催产的精子头部具有棒状和辣椒状两种形状,卵壳膜随着受精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皱褶,沟与嵴,受精完毕,皱褶消失。大鲵属于多精入卵,精,卵相遇60s,精子接触卵膜,受精75s精子头部一半进入卵内。授精90s精子头部和颈部完全进入卵内,但精子尾部留在卵外面,授精2min,,受精完毕。  相似文献   

9.
中华乌塘鳢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中华乌塘鳢精子和成熟卵的形态结构及精子入卵过程.精子由头部、颈部和尾3部分组成,全长17.0~19.0 μm.成熟卵呈圆球形,直径在600~670 μm之间,动物极端有一黏着器,黏着器围绕着卵膜孔区,卵膜孔区中间有一凹陷的卵膜孔.黏着器由黏着丝、筛状圆柱体和基底三部分组成.卵膜孔呈漏斗状结构,由前庭以及卵孔管组成.精子通过基底的穿孔以及筛状圆柱体的筛孔到达卵膜孔区,进入卵膜孔.受精前,絮状物覆盖整个基底和卵膜孔区,并堵住卵膜孔.当精子接触卵膜孔区时,絮状物消失,但卵膜孔还被精孔细胞堵塞;当精子进入卵孔管时,精孔细胞消失;精子入卵后,卵膜孔被絮状物质堵塞,精子入卵过程完成.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环境雌激素双酚A(BPA)对中国林蛙排精和受精的影响,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sis)雄性成体分别暴于含5×10-7和5×10-8 mol/L BPA水体中,用5×10-8、5×10-10tool/L E2水体作为阳性对照,1‰乙醇为溶剂对照;同时将雌性成体暴露在含5×10-7、5×10-8mol/L BPA水体中62 d,观察统计雌性排卵、雄性排精情况及胚胎的孵化率.结果显示,BPA对雌性成体排卵没有影响.但在雄性成体,BPA和E2处理影响林蛙的排精,经组织切片观察,精巢中仅少量精子脱落在管腔中,大部分精子仍附着在生精小管的支持细胞上,未能排放;而空白对照和乙醇对照组林蛙精巢内的大部分精子已经排空.说明BPA能抑制中国林蛙雄性成体的精子排放,从而影响授精.  相似文献   

11.
方格星虫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艳  蔡德建  邹杰  彭慧婧 《广西科学》2010,17(2):175-177
2008年8月19日至2008年10月22日在广西海洋研究所进行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Linnaeus)中间培育阶段苗种的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试验。试验共设3种不同的池塘底质,分别是海泥沙底质(1#)、中细河沙底质(2#)和中细河沙加配合饲料底质(3#),每口池塘面积0.2hm2,平均播苗密度为每公顷600万条。试验结果表明,中细河沙加饲料底质(3#)的池塘中培苗种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出苗数量最多,而中细河沙底质(2#)池塘的中培苗种次之,海泥沙底质(1#)池塘的中培苗种相对较差。1#、2#、3#池塘方格星虫苗种成活率分别为56.3%,78.%,80.2%,出苗数量分别为67.6万条、93.6万条、96.2万条。铺设适宜底质,投喂适量人工饵料,是提高方格星虫池塘中间培育技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11年7月18日至11月8日,从广西海洋研究所竹林海水增养殖试验基地的5口中间培育方格星虫苗种的池塘采集水样,监测和分析中培过程中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及溶解性磷酸盐等水环境因子。结果发现,5口池塘水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温21.133-33.170℃、盐度23‰-31‰、溶解氧4.926-8.873mg/L、pH值7.910~9.487、化学需氧量1.067~3.999mg/L、生化需氧量1.6865.247mg/L、氨氮0.004-0.160mg/L、亚硝酸盐氮0.001~O.012mg/L、硝酸盐氮0.014-0.103mg/L、溶解性磷酸盐0.012-0.145mg/L,除了最大pH值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外,其它环境因子基本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3.
观察研究室内育苗、池塘中间培育和海区养殖过程中的方格星虫的消化道发育和摄食特点。结果表明,方格星虫消化道结构由"C"环结构发育成双肠环结构,变态7~10d后,发育完善;消化道随体长和生长日龄增加而增大,成体方格星虫消化道约为其体长的4倍;摄食饵料由单胞藻转变为底栖藻类和有机碎屑,幼体摄食最大沙粒径小于翻吻触手基径;方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饲料中微量元素铜水平对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稚虫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探索饲料中铜元素的最佳含量。【方法】通过给方格星虫稚虫投喂不同铜水平(2.7 mg/kg,7.5 mg/kg,11.2mg/kg,19.8mg/kg,30.4mg/kg,52.1mg/kg)的饲料56d,研究微量元素铜对方格星虫的成活率、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ain rate,SGR)、体组成成分的影响。【结果】饲料中的微量元素铜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铜含量的提高,方格星虫稚虫的SGR和WGR都呈先上升后下降,之后再上升的趋势,当饲料铜含量为11.2mg/kg时,方格星虫稚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达到最大值。饲料铜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的成活率、体组成成分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基础饲料中铜的适宜添加量为7.5~11.2mg/kg。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碱法提取方格星虫体壁中水溶性方格星虫多糖的条件及优化。【方法】根据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碱液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方格星虫水溶性多糖浸提工艺优选因素组合。【结果】影响方格星虫多糖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碱液浓度;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50℃,料液比1∶6g/mL,时间4h,碱液(NaOH)的质量分数为8%。【结论】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下多糖浸提提取率最大为1.81%。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从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浸提温度等4个方面初步研究水法提取方格星虫体壁中的水溶性多糖的条件及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结束后,通过正交试验取四因素三水平得到方格星虫水溶性多糖水提法的最佳组合.结果:影响方格星虫多糖提取率的主次顺序为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最佳的浸提条件为:温度100℃,料液比1∶12 g/mL,浸提时间3h,浸提次数4次.在最优浸提条件下,方格星虫水溶性多糖水提法所得的最佳提取率为1.22%.该工艺稳定可行,能有效提高方格星虫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组织学技术对裸体方格星虫盲肠的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裸体方格星虫盲肠表面凹凸不平,间隔分布有多纤毛的扁平细胞.盲肠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发达,胞内含有2种颗粒物质,细胞游离端较膨大,微绒毛较发达;肌层薄,为平滑肌,粗肌丝直径32.5±5 nm,肌丝的排列不规则;外膜为薄的浆膜,具多纤毛的扁平细胞.可以推测,裸体方格星虫盲肠不仅具有吸收功能,而且还具有合成某些物质和推动体腔液流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胰蛋白酶酶解法提取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体壁中水溶性多糖的最优条件。【方法】分别从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pH值、酶底比等5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分为两部分进行,先确认提取方法中各单因素的最优条件,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4个主要因素(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pH值、酶底比),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方格星虫水溶性多糖水提法的最佳组合。【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方格星虫多糖提取率影响最大的为浸提温度,其次是pH值和料液比,影响最小的为酶底比。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60℃、pH值8.0、料液比1∶12g·mL-1、酶底比为2.0%、时间3h。【结论】在最优浸提条件下,方格星虫水溶性多糖酶提法所得的最佳提取率为1.59%。此方法高效稳定可行,能有效提高方格星虫的多糖提取率。  相似文献   

19.
冷冻保存对人类附睾精子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类附睾精子经历冷冻保存后的精子功能变化。方法:应用精子功能检测方法。结果:11 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患者附睾精子标本冷冻保存后,每例冷冻标本均见活动精子,但精子活动率显著降低,精子活动能力减弱。精子膜完整率显著下降,头膜损伤- 尾膜完整的精子率( Ⅲ型精子) 显著升高,精子体外存活时间显著缩短。精子顶体蛋白酶活性降低。去透明带地鼠卵穿透试验检验精子体外授精能力失败的标本,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可使精子辅助授精。结论:(1) 冷冻保存对附睾精子功能有显著的影响,造成精子功能减弱;(2) 冷冻精子仅用单一尾膜肿胀试验筛选,有可能拾取到的是尾膜完整,但头膜损伤的精子;(3) 建立显微授精技术可有效地对冷冻附睾精子辅助受精。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裸体方格星虫体壁的形态和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裸体方格星虫体壁由吻和躯干两部分组成,吻长与躯干长之比介于0.3与0.4之间,体壁由外到内依次由角质层、上皮、结缔组织层、环肌层、纵肌层和壁体腔膜组成.角质层是由上皮细胞分泌而成的非细胞结构,主要分布于躯干体壁;上皮薄,为单层柱状上皮;肌肉发达,外环内纵,均成束状分布;体壁的最内为壁体腔膜,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朝体腔侧有具纤毛细胞的存在.AB-PAS染色显示体壁具有2种类型的粘液细胞,主要分布于吻部体壁上皮,躯干体壁上皮仅有少量的酸性粘液细胞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