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先秦时期欧亚草原丝绸之路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大一统奴隶制王朝的首都,位置适中、交通四方、商贸繁荣的经济中枢,已经开辟的中西陆路通道;指出:至迟在公元前四世纪,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欧亚草原丝绸之路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2.
<正>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研究,加强中国与各国学者交流,由新疆师范大学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新疆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中心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国际研讨会"于5月23日在新疆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  相似文献   

3.
<正>1.9月24日-25日,2015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高端人才分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本次欧亚经济论坛首度设立丝绸之路高端人才分会,由国家外国专家局、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主办,西安市人社局承办。会上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才合作联盟。2.9月25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广东省社会保险白皮书2014》。据介绍,白皮书为首次试编,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状况、经办机构建设和管  相似文献   

4.
<正>除了时常见诸报端的欧亚经济联盟、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外,上世纪末以来,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或组织也曾提出一系列有关丝绸之路的规划,与我国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地理、议程、甚至名称上都有契合之处。这些规划各有特点,发展阶段不尽相同,整体上与"丝路带"不存在根本性矛盾。在我国推进"丝路带"建设时,应充分了解他国有关丝绸之路的规划,理解他们的诉求和主张,以合作代替竞争,共享"丝路带"带来的发展红利。  相似文献   

5.
神秘的罗布泊,这个被称做生命禁区的不毛之地,除了恶劣的天气、肆虐的风沙,大自然还用它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鬼哭狼嚎的魔鬼城、“刀锋”遍地的盐碱地、叹为观止的沙漠大峡谷……而我们的探险家们,又一次收拾好了行囊,怀揣着梦想,走在暮色下的丝绸之路,在他们前面,没落的楼兰古国时隐时现。  相似文献   

6.
正欧亚国家是指目前的独联体成员国或曾经加入过该组织的国家,包括俄罗斯、中亚五国、南高加索三国和地处东欧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该地区国家与"一带一路"建设关系密切: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倡之地;欧亚国家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该地区"一带一路"的早期成果最多、最实,具有示范意义;中、俄两国领导人通过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声明,拓展了双方合作倡议协调的领域和空间。目前,欧亚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寻求与中国实现中长期战略规划的相互对接,并不断搭建新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7.
<正>10月31日,中韩两国签署了《关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欧亚倡议方面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韩国的"欧亚倡议"开始有机对接。中韩两大倡议对接的根本基础在于双方利益的契合点,包括两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开创新增长动力的共同需求、积极参与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秩序调整与重构的共同努力,以及两国从最高领导人到民间基层在进一步深化合作问题上的共识,等等。从地缘经济角度来看,双方最大的利益契合点在于中国东北  相似文献   

8.
正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五年多了,这个在原苏联空间建立起来的新兴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正克服成员国间地缘战略利益、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市场禀赋等方面的差异,稳步推进、缓慢前行。中国是欧亚经济联盟的最大邻居,与其存在重要利益交叠,"一带一路"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必须处理好与欧亚经济联盟交汇对接的问题。——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9.
财经剪贴     
<正>1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联合声明,双方合作再提速10月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在杭州与欧亚经济委员会贸易委员尼基申娜举行会谈,双方共同签署了《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议谈判的联合声明》。这是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首次达成的重要经贸方面的制度性安排,是落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2015年5月签署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江苏读者姜荣来信询问:前不久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了“复兴历史丝绸之路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与原来曾提过的“欧亚运输走廊”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远离丝绸之路的美国也派人参加会议?我们请两位专家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全球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将发生深刻变革。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数字经济的红利规模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正相关。数字经济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盟")对接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2.
许涛 《世界知识》2013,(19):26-29
"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的倡议。"卡拉万"是"商队"的意思,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人们用它命名自己的餐厅和宾馆,手工艺作坊也以它为主题创作着皮画、木雕、铜器等特色工艺品。"苏奈尔",乌兹别克斯坦的木质管乐器,经过改良成为中国民乐家族中的唢呐。长期受惠于丝绸之路的中亚各民族以主人的身份见证过并至今珍视着人类文明中这段最辉煌的历史。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和相互接触与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丝绸之路恰恰是经由这个交汇点向世界各地传播人类多样性文化的纽带,是在不同地域上生息繁衍的各民族追求物质文明进步的渠道。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联通东西方,造福30亿人,首先受益的自然是地处丝路中心的中亚各国。"丝路上的中亚"系列文章,将多面而立体的中亚呈现在您的面前。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希罗多德的传世名作。其内容的庞杂丰富已为世人所熟知。就其中关于内陆欧亚的记述看,早期内陆欧亚的社会形态既包含氏族部落的因素,又有城邦国家的成分。《历史》清晰地记述了古代东西交通的主要通道——草原“丝绸之路”;早期内陆欧亚社会的阶级分化状况和民俗风情。为后人展示了一幅多彩的历史画卷。从《历史》看,内陆欧亚是古代中西交通的中介;是游牧文化和习俗的发源地;是东西方文明的汇聚中心。  相似文献   

14.
邻居 朋友 伙伴 欧亚地区是中国的近邻,在中国外交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与欧亚国家已成为真心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相似文献   

15.
周励 《科教兴省》2008,(1):38-40
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的张骞开辟了古丝绸之路.留下了一段辉煌。由于历史的变迁,2000多年后,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运输却依然不畅.这些地区长期以来对外交往很少.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到了2007年。欧亚国家决定联手实施一项计划,再创“丝路”辉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阳历12月中旬的北方.已进入了严冬季节。树上的枯叶早已落尽.枝条上也再没有了一丝的绿意。呼呼的北风肆虐地刮着,灰黄的天空中.沙尘飞滚,甚至连麻雀都缩头缩脑地躲进了窝里……  相似文献   

17.
中亚是欧亚大陆腹地,也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这三大世界宗教交汇和碰撞的前沿,还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和现代丝绸之路——欧亚第二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与中东、南亚、高加索地区及我国西部等周边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独立出来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基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曾在一个国家内共同生活了70年,彼此之间的关系至今仍“割不断、理  相似文献   

18.
杨华 《科技信息》2011,(3):131-132
伴随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外政治、经济局势的不稳定,新欧亚主义成为俄罗斯国内重要的思想理念。"强国论"的意识形态和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国内外环境,决定了新欧亚主义对普京的执政理念产生着影响,尤其体现在国家定位的选择上。结合普京时代俄罗斯国家复兴思想,分析新欧亚主义在普京时代俄罗斯国家定位选择上的体现,对了解今后俄罗斯在政治和外交政策的走向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Kosaka的丝绸之路遥相关定义出发,计算了秋季欧亚波列指数,并对秋季欧亚波列与东亚大气环流以及中国秋季降水和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诊断结果表明:秋季欧亚波列与中国东北秋季降水正相关,与华西秋雨负相关.当秋季欧亚波列正位相时,位势高度场上40°~60°N的欧亚大陆上空存在一个自西向东的"-+-"异常波列,该波列在我国东北部形成一个异常低压气旋式环流,使得东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而华西地区由于显著的下沉气流,以及弱的反气旋式环流及水汽供应偏弱的影响,华西秋雨偏少.另一方面,西北地区秋季欧亚波列指数与我国西北、四川北部及贵州表面气温负相关,可能是由于异常的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知识》2014,(21):60-60
<正>10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与未来主题研讨会暨《欧亚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蓝皮书2014-2015》新书发布会"圆满召开。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他从国际战略格局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实行"战略东移",中国的东翼遭遇了巨大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着手建设"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