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日本的一个实验室里,一些微型装置发出了阵阵嘎嘎的响声。但是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出了故障,而是为它们设计的一种前进方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藕断丝连"这一自然现象,我国科学家深入探究了莲丝纤维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并受此启发研制出了一种可用于手术缝线的仿莲丝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纤维.  相似文献   

4.
眼镜不仅能提高人的视力,同时也能让人听得更清楚。荷兰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可以同时充当助听器的新型眼镜。这种眼镜依靠电池作为能量来源,眼镜腿上安装了一些微型麦克风,它们不仅能采撷周围的声音,而且还能将这些声音与背景噪音分离开。这种新型眼镜式助听器则与其他传统助听器有着天壤之别。在每只眼镜腿上都有一排(4个)微型麦克风。这些麦克风会从配戴者的前方采撷声音,同时抑制周围的噪音。经过放大的声音最后由两根几乎看不见的传送管输送到人的耳部。这样,配戴者只要面朝相关的方向就能听到想要听的声音。科学家研制出能改善听力的…  相似文献   

5.
正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洪波和冯晶教授科研团队,研制出具有高效率和高机械稳定性的可拉伸有机电致发光器件(Stretchable OLED,SOLED),相关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and mechanically robust stretcha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by a laser-programmable buckling process"为题,于2016年5月17日发表在Nat Commun杂志.过去几十年,硅基电子学在小型化、高集成度和高速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传统的电子器件不可弯折、不可拉伸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器件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戴兰宏 《科学通报》2007,52(10):1101-1101
长期以来,探索同时具有高强度和大塑性的金属合金材料一直是材料领域追求的目标.一般而言,材料的强度遵循着这样的规律:越小越强,即组成材料的晶粒尺寸越小,材料的强度越高.这个规律的最终极限是每个晶粒仅包含一个原子——原子排列长程无序的玻璃态材料.事实上,通过快速凝固的现代冶金方法制备的大块金属玻璃(也称非晶态合金),其强度接近于Frenkel理论强度极限,即剪切模量的十分之一.然而,似乎高强度和大塑性是无法共存的.  相似文献   

7.
戴兰宏 《科学通报》2007,52(10):1101
长期以来,探索同时具有高强度和大塑性的金属合金材料一直是材料领域追求的目标.一般而言,材料的强度遵循着这样的规律:越小越强,即组成材料的晶粒尺寸越小,材料的强度越高.这个规律的最终极限是每个晶粒仅包含一个原子--原子排列长程无序的玻璃态材料.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智能微纳器件研究团队通过合适的比例混合蓝色和红色碳点,研制出一种新型比色荧光探针。用其制成荧光试纸对液体进行检测,当存在铅离子时,蓝色碳点荧光将熄灭而红色荧光不变,在紫外灯照射下,可观察  相似文献   

9.
10.
科学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我得承认,让我作为“思维的作用”这个系列讲座的一个撰讲人,我感到担忧。因为讨论科学家的创造力这样的问题,必然涉及到广阔而又全面的知识,而我深深感到我在这方面不是行家,可能讲不好。尽管把我作为这个系列讲座中科学家的代表是否合适我感到疑虑,但对选择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作为精密科学的代表,我却没有丝毫疑虑。因为在所有精密科学的学科中,天文学最具综合性。它需要综合各个不同时期的学术成就,以便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另一方  相似文献   

11.
易生 《科学之友》2006,(7):66-66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利用5年时间设计出了一种会变焦的眼镜,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看清物体。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能避孕的疫苗并证实对人体无害.这种疫苗含有机体在妊娠早期所分泌的激素,而这种激素对继续妊娠是必需的.对于这种疫苗的避孕机理目前有几种说法:一种理论认为这种疫苗能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进而抑  相似文献   

13.
赵飞燕  吴宇轩 《自然杂志》2022,44(5):389-397
 β-血红蛋白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疾病,该病最初的治疗策略为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但由于花费昂贵、疗效有限、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进展缓慢。近些年,基因组编辑技术成为开发β-血红蛋白病新型治愈方案的有力工具。文章回顾了胎儿血红蛋白再生策略治疗β-血红蛋白病的最新进展,其中破坏BCL11A红系增强子的方式因其安全、有效、临床价值高而备受青睐。β-血红蛋白病基因治疗策略的下一步发展值得期待,有望完全治愈β-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贫血症这两种遗传性血液病。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肖像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1991年10月因为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荣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钱学森对本刊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先后于1985年第2期、1987年第1期在本刊发表文章,并多次致信本刊编辑部,就本刊的办刊方向、办刊成绩以及具体的文章等给予了肯定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尊重科学家     
朱鹏程 《科学通报》1957,2(11):352-352
我国高级研究人员非常少,应该尊重他们,并且使他们在研究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但是现在对他们尊重的办法,似乎就是使他们在行政上处于领导的地位,给他们以“院长”、“局长”、“所长”等等职位。既然作了研究机构的领导人,因此,事事要请他们提意见,各种报告都要请他们审阅,好像不如此不足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另一方面,还有这样一种风气,好像只在行政系  相似文献   

16.
赛博科学家     
<正>人工智能不再只是一种工具,在一些实验室里,它能够构思并做实验,然后解释结果。如果说这是未来生物实验室的图景,那么今天的实验室和它已经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了。穿着白色实验服的科学家在装着冷冻试管的箱盒旁走动着,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化学品:一瓶瓶纯酒精、糖、蛋白质和盐,这些是培养微生物和操纵基因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发现     
晓迪 《科学之友》2005,(5):22-22
最近,天文学家宣称发现了第一个由暗物质组成的隐形星系,这一发现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奥秘。  相似文献   

18.
小小科学家     
《知识就是力量》2014,(1):95-96,F0003
  相似文献   

19.
太空科学家     
一个科学家为何要去太空?科学家们有一点致命的瑕疵——被他们的实验迷了心窍。然而我也不例外,我甚至要离开地球去做我的实验。太空有一种你在其他任何地方不能得到的东西——持续的零地心引力。有一项实验就充分利用了零地心引力的优点,我们叫做无容器实验,我恰好对此颇感兴趣。现在,你第一次可以不要容器做实验,将试样放在空中,把手拿开。在实验室里,当你做这项实验时,试样会立刻下落,不到一秒钟就会撞到地面,实验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