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提高苹果渣膳食纤维的利用率,采用气流磨超微粉碎技术,对苹果渣纤维进行干法粉碎,并对处理后不同粒度的苹果渣纤维分别进行物理性质的测定,QLM-80K气流磨对苹果渣纤维素超微粉碎的最小粒度平均为22.2μm。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图表明,粉碎前后苹果渣纤维的晶区没有因微粉碎的超强作用力而发生改变。经过超微粉碎处理后的苹果渣纤维与粗粉相比:持水力和膨胀力有所减小,休止角和滑角增大为65°和73°,水溶性增加到36.7%。脂肪酸吸附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和胆汁酸的吸附能力下降。吸附NO2-的能力变化不大,对胆固醇吸附能力增加到24.83 mg/g。结果表明:干法超微粉碎对苹果纤维素的结构发生整体性变化,但聚合物的结晶状态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
以白蕉鲈鱼鱼骨架为研究对象,分析湿法超微粉碎程度对白蕉鲈鱼鱼骨架浆理化性质、内含成分、微观结构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实验采用pH计、紫外分光光度计、色度仪、质构仪、激光粒径分析仪分析鱼骨架浆的基本理化性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显示:经过湿法超微粉碎之后,大于100目的样品粒径主要分布在50~100μm,而小于等于100目的样品主要分布在100~300μm。随着粉碎程度的增加,鱼骨架浆的pH值、紫外吸光度、白度、堆密度逐步增加,凝胶强度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粉碎程度从20目增大到180目以上,钙溶出量从151.23mg/kg增长到270.06mg/kg,胶原蛋白的含量由0.01%增长到0.04%,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从181.07ng/μL增长到462.70ng/μL,盐溶性蛋白含量从6.95mg/g增长到16.12mg/g,水溶性蛋白含量从2.15mg/g增长到7.13mg/g。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大于100目的样品颗粒较为平整均一,而小于等于100目的样品可以明显看到鱼刺。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综合感官评价认为,100目以上的鱼骨架浆可作为鱼粉、鱼丸等产品配料,而100目及以下的鱼骨架浆只适合添加到汤料包、酱料等原料颗粒大的产品之中。  相似文献   

3.
不同加工条件对茶叶超微粉碎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小型气流式粉碎机制备超微茶粉,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度分布,对工质压力、分选频率、粉碎次数、进料速度四因素分别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随工质压力的增加超微粉粒径减小,工质压力大于0.7MPa时,粒径的减小趋缓;进料速度过大、过小都不利于粉碎;随分选频率的增加超微粉粒径减小,应用到食品方面时25 Hz即可达到要求;随粉碎次数的增加超微粉粒径变化不大,只是分布更集中。最佳实验条件为:工质压力0.7 MPa,分选频率25 Hz,粉碎1次。在此条件下得到超微茶粉的D50(中位径)和D90(积分分布90%时的粒径)分别为12.41μm和40.21μm,且粒度分布集中。  相似文献   

4.
探讨粉体物料添加相应的粉碎助剂对超微粉碎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极少量的粉碎助剂,不但能有效地解决气流粉碎中的粘壁堵塞现象,而且可以提高产量,改善产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应用气流式粉碎机制备超微板栗粉,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度,根据设计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工质压力、分选频率、进料速度三因素为影响板栗超微粉粒度的主要因素.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和建立了板栗超微粉粒度随工质压力、分选频率、进料速度变化的标准回归模型,确定了板栗气流式超微粉碎最佳工艺:进料粒度为0.10...  相似文献   

6.
对超微粉体及三种不同大小粉体提取的柳松菇多糖及多糖的凝胶柱层析分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和普通粉碎对总糖、还原糖的提取基本没有影响,对多糖的提取影响较大.由300目超微粉提取的多糖含量和得率分别为50%和13%,未粉碎的块状、40目粗粉和100目细粉提取的多糖含量和得率分别为300目超微粉的42.8%、65.7%、72.1%和28.2%、45.7%、71.2%.采用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分离柳松菇多糖,得到纯化的多糖Ⅰ和Ⅱ两个多糖组分.在超微粉碎提取的柳松菇多糖中,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高的多糖Ⅰ,在未粉碎的块状提取的柳松菇多糖中,以相对分子质量低的多糖Ⅱ为主,超微粉碎有利于相对分子质量商的多糖Ⅰ的提取.多糖Ⅰ为胞内多糖,其含糖量为78%,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4137,在260nm、280nm均无吸收;多糖Ⅱ的含糖量为42.9%,相对分子质量为12944,在280nm无吸收,但在260nm有一个吸收峰.  相似文献   

7.
用粉碎法制备超微颗粒时添加助磨剂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超微颗粒具有许多特异性质,已成为用途广泛的粉体材料。本文通过在振动磨机和行星振动磨机中粉碎硅酸盐水泥熟料、氧化铝、锆英石及石英等物质,通过比表面积、粒度及粒度分布、x射线衍射图等的对比,说明助磨剂在超微粉碎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超微粉碎技术在葡萄籽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葡萄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充分利用葡萄籽中的功能性成分,对葡萄籽的清洗、干燥、杀菌、冷冻和超微粉碎等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籽超微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40℃下干燥2h→-20℃下冷冻30min→以40g/kg的比例加入微晶纤维素→混合后粉碎25min.采用该工艺获得的葡萄籽超微粉的颗粒直径为2.5~22.5μm,平均直径为6.2μm,而葡萄籽细胞的直径为15.0~32.5μm,平均为24.9μm,说明细胞破壁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9.
超微粉碎是食品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制备超微粉体的手段,超微粉碎工艺依赖于超微粉碎设备。超微粉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它使物料利用率得以提高,加工性能得到改善,并赋予产品优良的品质。综述超微粉碎的主要设备以及超微粉碎加工对食品物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试验主要是通过一个对比性的实验,考察超微粉碎技术在海马加工中的应用。方法:在药效、毒性方面对海马普通粉与超微粉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实验比较得出在药效、毒性方面,超微粉都优于普通粉。结论:海马通过超微粉碎后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有利于保留生物活性成分提高药效,不产生毒性。  相似文献   

11.
比较搅拌球磨机的主要磨介的特点,介绍用铁球麻介生产具有国际同类质量水平的硅酸锆超细粉的生产实践,并就生产中的几个主要环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青稞碾磨中各层粉体营养成分的差异,对不同碾磨层粉体的营养及功能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青稞不同碾磨层粉体的营养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1次碾磨麸皮中粗纤维、阿拉伯木聚糖、Ca、K、Mn和Na元素含量最高,第2次碾磨麸皮中脂肪、灰分、粗蛋白、γ-氨基丁酸、Fe和Mg元素含量最高;青稞米中总淀粉、Cu和Zn含量最高且色泽最白,青稞原粮中β-葡聚糖含量相对最高。重金属Hg、Cd、As、Pb在不同碾磨层粉体中均未检出。不同碾磨层粉体中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含量最少,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青稞原粮中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第1次碾磨麸皮中氨基酸品质相对更好,第2次碾磨麸皮中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分最高。不同型态的多酚、黄酮及总酚在不同碾磨层粉体中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第3次碾磨麸皮中游离酚、总酚含量最多,结合酚、游离黄酮、结合黄酮含量均在第1次碾磨麸皮中最高。本研究旨在为青稞不同碾磨层粉体的精深加工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口径非球面磨削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本文从硬件结构设计和磨削控制策略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硬件采用840D数控系统和西门子S7-300H PLC相结合,驱动模块采用最新的611D数字驱动;软件部分由PLC控制和CNC控制共同完成.使系统的性能稳定,提高磨削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窄深槽结构类零件磨削温度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采用电镀CBN砂轮对AISI 1045钢工件进行了高速深切缓进给磨削试验并利用热电偶采集温度分布数据;分析了窄深槽磨削过程中磨削温度的变化趋势以及砂轮线速度、工件进给速度、磨削深度对窄深槽底部、圆角位置、槽侧面位置温度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窄深槽磨削区温升主要来源于材料塑性变形功的增加,同时磨削温度会由于塑性变形功的突变效应产生波动;缓进给磨削中磨削温度随砂轮线速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随工件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的增大,磨削温度均升高,其中工件进给速度对磨削温度起主要作用,磨削切深对其影响次之,砂轮线速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
根据热力学统计理论证明,当计入量子尺寸效应时,由颗粒的尺寸及颗粒表面曲率决定的压力而引起振动谱的重整化,使半径为R的球形金属超细颗粒的德拜温度发生变化。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颗粒的德拜温度与大块金属德拜温度的比值将减小,当颗粒的尺寸足够大时,其德拜温度趋近于大块金属的德拜温度。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川西南民族药——金花小檗,用不同的方法对其抑菌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用酸性染料比色法、 HPLC法测定了金花小檗根、茎、醇提物、萃取部位的功效组分含量,发现生物碱集中于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中,小檗碱在醇提物、萃取部位中的含量都最多,巴马汀最少.测定其根、茎、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可知:与75%乙醇相比,金花小檗根、茎、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为低敏;而与75%乙醇相比,金花小檗根、茎、醇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为中敏.用DPPH·清除率法、总还原力法测定其醇提物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相似:正丁醇部位、水相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较强,石油醚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低.用金花小檗醇提物、正丁醇-水部位分别饲喂小鼠30 d测定小鼠血清MDA和T-SOD值,所得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试验组小鼠T-SOD值显著降低, MDA值显著升高,说明金花小檗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因此,金花小檗提取物、萃取部位不仅有显著的抑菌活性,而且也有较高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苦荞功能成分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荞营养丰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对苦荞的功能成分、作用机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苦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酱油作为中国传统发酵调味品,其风味是重要的质量指标,功能活性也受到人们的关注。酱油的风味和功能成分复杂,如何全面地解析构成风味和功能特性的挥发性及非挥发性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一直是调味品行业的研究热点。据相关研究报道,酱油中香气活性物质有202种,按气味类型可分为酸香、醇香、麦芽香、花香和果香、焦糖香、烟熏香、蔬菜香等,不同香气的化合物以一定比例组合形成了酱油浓郁的酱香;酱油中非挥发性物质有230种,带给酱油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和浓厚味的综合味感,其中咸味、鲜味较为突出;酱油中已报道的生理功能活性物质约30种,在抗氧化、抗癌、降血压、降尿酸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作用。详细介绍了酱油风味检测技术的更迭和优缺点,按照香气特征、滋味特征和功能特性分类介绍了其关键活性物质基础,评述了技术和理论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酱油及传统发酵行业的高品质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磨削液参数对磨削强化表面微结构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磨削强化过程中磨削液对磨削力和磨削温度场的影响,建立非调质45钢的磨削强化过程的仿真模型,分析不同磨削液参数对工件表面温度场及加工后残余应力的影响.最后,选择不同磨削液参数对45钢工件进行平面磨削强化试验,研究加工后工件表面硬度值及其表面完整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工件表面微结构损伤与磨削深度有密切的联系,在磨削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磨削液能有效降低表面微结构损伤,但削弱了在工件表面上由磨削热产生的强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外源钙能否缓解盐胁迫对栽培菊花的伤害及其适宜浓度,提高盐渍条件下菊花的栽培品质,以不同浓度的外源钙(CaCl2)搭配150mmol/LNaCl溶液分别浇灌盆栽菊花植株,研究盐胁迫条件下外源钙对菊花形态和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条件下,经CaCl2处理植株较无CaCl2处理植株(对照)盛花期延长2d;处理30d后,植株鲜重/干重比值增加7.2%~33.3%;叶内丙二醛(MDA)含量降低6.6%~26.0%;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17.4%~67.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1.4%~2.7%;叶绿素(a+b)含量增加10.7%~70.0%。外源CaCl2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的菊花抗性,其中以1mmol/L CaCl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