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酚红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人体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氯酚红(CPR)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氯酚红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从荧光猝灭结果求得不同温度下CPR与HSA的结合常数K,随反应温度上升K值下降.由CPR与HSA反应焓变、熵变,确定CPR与HSA的结合主要是静电引力.依据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探讨了不同温度下CPR与HSA相互结合时,其给体-受体间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进一步证实该反应为单一静态猝灭过程,且阐明了其猝灭机理是通过能量转移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为完善延迟荧光检测植物光合能力的方法,通过对4种样品延迟荧光光响应曲线分析,提出四段式光响应曲线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非饱和延迟荧光强度与光合能力具有线性转换关系,且线性系数与饱和光诱导下的线性系数有关.以水稻(Jing Dao No.21)为样本,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理论和实验分析均证实,非饱和光诱导延迟荧光可以作为表征植物光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以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luo-3-AM作为神经细胞内Ca2+荧光探针,用微孔板荧光检测仪测量神经细胞内游离Ca2+与荧光探针Fluo-3-AM结合的荧光强度,并实时检测此荧光强度在细胞外加不同浓度腺苷诱导下的变化情况。实验发现,各种浓度的腺苷都能诱导神经细胞Ca2+浓度升高,且其影响程度随腺苷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这一结果对探究腺苷通过作用神经系统起止痛作用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一支箭凝集素(OPA)在不同温度,pH值以及不同淬灭剂作用时,其活性和分子构象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OPA具有较强的温度和酸碱度的耐受性,分子构象也无较大变化,但在pH 12时,其分子构象发生较大变化,活性也基本丧失.荧光淬灭剂丙烯酰胺和琥珀酰亚胺对OPA中Trp淬灭程度达100%,KI淬灭约62.5%的Trp荧光.表明OPA发射荧光的氨基酸残基大部分位于分子表面,少部分位于分子内部疏水环境中,且发荧光氨基酸所处微环境带电荷.  相似文献   

5.
灰黄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模拟人体体液条件下,灰黄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灰黄霉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其紫外吸收光谱和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发射光谱有一定程度的重叠.由Forste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和热力学公式,得出了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置和结合过程基本热力学性质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6.
苯噻啶与蛋白质作用特征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苯噻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发现苯噻啶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苯噻啶的紫外吸收光谱和BSA的荧光发射光谱有一定程度的重叠,由此得出了其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置和结合过程的基本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苯酚磺酞类酸性染料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体系中,苯酚磺酞类酸性染料苯酚红、甲酚红、氯酚红、溴酚红、甲酚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苯酚磺酞类酸性染料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主要为静态猝灭,从荧光猝灭结果中求得不同温度下各种染料与BSA的结合常数K,发现染料取代基的引入使K值增大,且随反应温度上升K值下降.由染料与BSA反应焓变、熵变,确定染料与BSA的结合主要是静电引力.依据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探讨了不同温度下该类染料与BSA相互结合时,其给体-受体间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进一步证实了该类反应为单一静态猝灭过程,且阐明了其猝灭机理是通过能量转移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喹诺酮类药物如奥比沙星、沙拉沙星和双氟沙星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其荧光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喹诺酮类药物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测定条件下,奥比沙星、沙拉沙星和双氟沙星的荧光强度与其体积质量分别在1.0×10~(-2)~2.0,1.0×10~(-2)~2.0,1.0×10~(-3)~0.50 mg·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3.0,3.0,0.50 μg·L~(-1).该方法用于测定血清样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含量,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了铁-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A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体系的荧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3.1-4.7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体系的荧光熄灭程度最大且恒定,其最激发波长λex-252nm,发射波长λem=556nm,当含铁量在0-2.8ug/10ml范围内,荧光熄灭程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藉以测定微量铁,方法简便,快带,并且稳定性高,用于食品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以L-半胱氨酸为稳定剂,水溶液中通过简易的两步合成了CdSe(硒化镉)量子点,在磷酸盐的缓冲介质中,Hg2+对量子点有显著荧光猝灭作用。实验考察了缓冲液pH值、反应时间、量子点浓度等多种因素对Hg2+分析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pH=7.75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反应时间为30分钟,量子点浓度为7.5×10-6mol/L,Hg2+在5.0×10-8~2.5×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对量子点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且体系的发光强度与溶液中的Hg2+的浓度符合修正的斯特恩方程,常见的共存离子响应考察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同时与常见的检测汞离子的荧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宽的线性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