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喝牛奶在国人看来还算是稀罕事,现如今早己成了生活中的寻常事.无论是为了强身健体而补钙,还是为了补充优质蛋白质,牛奶绝对是不二的选择.尽管如此,伴随着牛奶的谣言似乎从未停止过,以下这些谣言你是否听说过呢?  相似文献   

2.
正一直以来关于牛奶的谣言就没有断过,"牛奶致癌""牛奶不适合中国人体质""牛奶会将人类送进坟墓"……网上流传的这些关于牛奶的可怕说法是真的吗?谣言一:牛奶中的激素物质会致癌一篇《牛奶将人类送进坟墓》的文章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在群众中引起大面积恐慌。文中说,牛奶中含有激素物质IGF-1,女性饮用过多会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男性则易患前列腺癌等。"IGF-1全称叫做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有类似于  相似文献   

3.
<正>不少人问过我同一个问题:“如今科学昌明,为何谣言却从未消失,反而信谣者中还不乏高知人士?”作为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专家,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很多人不懂得谣言的本质和传播规律,也包括造谣者在不断地改变制造谣言的策略。写了这么多期稿件,无论多奇葩的谣言都分析过。但深感谣言众多,凭一己之力恐难讲全。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觉得十分有必要为大家总结一下究竟在生活中该如何识别谣言。首先,要了解谣言是怎么来的、制造谣言的目的是什么、影响会有多大。  相似文献   

4.
陈曦 《科学之友》2022,(1):62-6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正因如此,为了博眼球,“有心人”会刻意制造有关食品的谣言,这些谣言闹得人心惶惶,让不少无辜的食物被拉进了黑名单。吃蚝油致癌、超市大米不生虫是因为加了防腐剂、饮富氢水能抗衰老……小编将对这些谣言进行盘点,帮助大家寻找真相。  相似文献   

5.
动态点击     
牛奶受印刷包装的污染威胁全球著名食品公司瑞士雀巢食品集团不久前在欧洲四国召回一批婴儿牛奶,原因是这批牛奶受到可疑化学物质污染。雀巢集团几天前对在意大利销售的一批婴儿牛奶做抽样检查时发现,这批牛奶的印刷包装材料上含有一种名为异丙基噻吨酮(ITX)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已经渗入牛奶中。异丙基噻吨酮(ITX)是牛奶包装盒在胶印过程中所使用的印墨成分。由于包装盒过薄或者印墨过浓都有可能会导致印墨中的异丙基噻吨酮(ITX)这种化学成分透过包装纸盒渗透到牛奶之中。我国牛奶、奶粉等食品也采用相同的包装工艺,因此也可能受到…  相似文献   

6.
晓喻 《科学之友》2005,(4):66-67
2004年关于“牛奶致癌”一说我们已进行过相关讨论。但是,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何况“牛奶”这一廉价的营养品在补钙等方面还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怎样扬长避短继续让牛奶为人类服务呢?大多数人希望找到折衷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网络谣言在互联网尤其是论坛和微博上有多发态势,造成了不少恶劣影响。那么,如何识别网络谣言?网络为何成为谣言多发地?如何利用技术手段监管网络谣言?如何有效粉碎网络谣言?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科学答案,就能更好地预防和杜绝网络谣言,更好地抓捕散布网络谣言的违法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8.
牛奶导致癌症的说法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提起。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肿瘤学家迈克尔·波拉克以及其他一些研究人员指出,过去10年在成人身上的研究已经把牛奶与癌症风险联系在一起,牛奶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乳腺癌与卵巢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牛奶时装     
德女时装设计师发明“牛奶时装” 据报道,现年28岁的安科·杜马斯克是德国汉诺威市的一名女时装设计师,她推出的“琪琪小姐”时装品牌深受米莎·巴顿、阿什莉·辛普森等欧美明星的钟爱.曾在大学中攻读过微生物学的杜马斯克最近发明出了一种利用牛奶为原料制作服装织物的方法,并有望在不久后推出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牛奶时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互联网上关于太阳对地球危害的谣言越来越多。其中流传较广的一个谣言是,太阳风暴爆发的能量非常巨大,不但会影响通信,甚至有可能会“烧毁”手机。因此,谣言的传播者告诫人们,在太阳风暴爆发的那天需要停止使用手机。然而,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太阳风暴根本不可能烧毁手机,  相似文献   

11.
<正>越是好吃的东西,谣言越是多,正所谓树大招风。就好比西瓜,明明每吃一口,都好像可以幸福整个夏天,可关于它的谣言,天气一热就开始兴风作浪。趁着农民伯伯的西瓜还没有大面积侵占我们的胃,小编先把谣言粉碎掉,这个夏天,我们一起大声笑,大口吃瓜。  相似文献   

12.
正航天员的DNA会发生永久突变、女航天员返地后会被禁止生育、太空中没有重力……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歇,和太空旅行有关的谣言也随之而来,以下这些太空谣言你信了吗?谣言一:航天员从太空返回后8.7%的基因发生永久突变此前,"航天员DNA发生永久突变"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有媒体报道,在2015—2016年,美国宇航员斯科  相似文献   

13.
我们似乎并不是很难识别这一些喜欢编造谣言的人们,藏匿于他们的谎言以及谣言背后所深藏着的是何种动机,也许,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提起谣言,许多人会联想到那些捕风捉影的内容,比如每逢本命年,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身穿红内衣、脚着红绒袜,否则一整年诸事都会不顺。其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披着科学“外衣”的谣言更易蛊惑人心,危害性也更大。这类谣言大多是抓住了公众对新科技或者身边事物的浓厚兴趣,通过歪曲事实、恶意编造和嫁接等方式,以达到混淆视听、快速传播的目的。以下就列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如如影随形,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科学”,如今已经深深地渗进我的生活:清早,当一抹阳光淡淡地照到我的餐桌上,我从“微波炉”拿出转悠过的牛奶。  相似文献   

16.
正秋冬时节,汁水充足、香甜可口的柚子可谓人们喜欢的水果之一。然而,柚子也逃不过这样一种"惯例"——你想大快朵颐,但却总有关于美食的谣言,让你举箸踟蹰,如鲠在喉。最近,关于红心柚子是"打针柚子"的谣言甚嚣尘上,再一次让吃还是不吃,成了一个问题。其实,不只是"打针",关于柚子的谣言还有很多,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试图拨开迷雾,对其一一甄别。谣言:最近网传,一些红心柚切开后,果肉颜色不均匀,表皮海绵体发红,但果肉有的还是白的,这样的柚子是打针染色的柚子。真相:"给瓜果打针,其表皮会有明显的针孔,且打针后两三个小时就会发黑,受伤的瓜果会  相似文献   

17.
正酸甜多汁、营养丰富的水果是日常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身边常常能听到许多关于水果的谣言,因为听起来很有道理,就被口口相传。今天,小编就来列举一些传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水果谣言,与大家一起辨别真伪。  相似文献   

18.
微信or伪信     
<正>微信、微博时代,信息繁杂,人们在感受到便捷和实惠之外,也很是头疼。有人曾调侃,如果说微博的"三宝"是"转发、滴蜡和祈祷",那么微信朋友圈的"三宝"非"谣言、代购和鸡汤"莫属。现实生活中,微信朋友圈不时发生传谣事件,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损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谣言四起的朋友圈,亟待净化,别让"微信"成了"伪信"。本期圈里圈外,小编带读者盘点一下朋友圈的各种谣言与其背后的真相。  相似文献   

19.
谣言、预言,两者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其意思却大相径庭。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预言是指预先说出将来要发生的事情或者预先说出的关于将来要发生什么事情的话。不难看出,预言似乎都能在现实中找到一定的根据。  相似文献   

20.
牛奶时装     
每个人都知道牛奶是用来喝的,但德国汉诺威市一名年轻的女时装设计师竟用牛奶作为原料设计出了一种别出心裁的牛奶服装,并可能引发欧美时装界的一次革命。根据这种最新科技,只要6L牛奶就可以做出一套舒适合身的牛奶布料连衣裙,这种牛奶裙子穿在身上不仅像丝绸一样润滑柔软,并且对女性的皮肤还具有美肤抗衰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