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1月10~13日,由中国老舍研究会、老舍纪念馆、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举办的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暨第八届老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89篇,其中中方论文84篇,外方论文5篇。本次会议参会人数共126人,其中中方嘉宾119人,外方嘉宾7人。本次会议总主题为"老舍与中国传统"。来自全  相似文献   

2.
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中日民商法暨医事法研讨会于2005年3月24-25日在东南大学成功召开。中日双方153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日本学者13人。会议共收到论文74篇,其中日方提交的论文12篇。  相似文献   

3.
《国际学术动态》2006,(6):48-49
第3届中日铺面技术研讨会(3CJWPT)于2005年11月9-13日在南京召开。中方代表150余人、日方代表28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共收到论文82篇,其中日方19篇论文入选论文集。会议由中国东南大学、日本土木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同济大学和江苏省公路学会协办。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陈荣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黄晓明教授、日本中央大学Himeno Henji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0月10~11日,由东南大学主办和承办的中国传统艺术的海外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28篇,国内外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海外受众接受中国文化艺术的历史与现状、中国传统艺术海外受众的基本类型、海外受众认知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路径,以及如何在异质文化圈中讲好中国艺术的故事4个议题进行研讨。会议由王廷信教授主持。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教授致欢迎辞。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为推动我国荣誉教育的发展,由东南大学主办和承办的荣誉教育国际研讨会于2016年10月27~29日在南京举行。50余位国内外嘉宾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其中国外代表5人。会议共有2个主题报告,12个邀请报告。会议收到论文2篇。研讨会开幕式由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常务副院长雷威教授主持。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家茂教授、卓越大学联盟荣誉学院联席会秘书长杨永教授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全美高校荣誉教育理事会  相似文献   

6.
东南大学于2008年5月25-28日承办了第21届国际华人交通运输协会年会(21st ICTPA Annual Meeting)。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3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境外代表有80多位。会议共收到论文205篇,经会议论文评审委员会严格审阅,最终收录论文150篇。  相似文献   

7.
“创新与创业,政策与实践”中澳学术会议于2001年11月7~9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技术创新方法论、组织学习、创新型组织、技术战略、高科技企业管理等。会议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技术创新与科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RMIT)联合举办,会议学术负责人为马庆国教授和Peter Sheldrake教授。参加本次会议的中外代表共35人,其中澳方代表为3人,共收到论文30篇,其中外方论文8篇。会议论文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2008国际自然计算会议暨第5届国际模糊系统与知识发现会议于2008年10月18-20日在山东济南举行,本次会议是由国际自然计算与知识发现协会主办,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复的大型学术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共计378人,其中国外代表为38人,主要来自美国、印度、英国、韩国等国。会议共收到论文3185多篇,论文录用率约40%,论文集由IEEE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9.
作物模拟与决策支持国际专题讨论会(ISCMDS2008)于2008年4月19-22日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会议由南京农业大学主办,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承办。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外宾有45人。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10篇,论文全文40篇。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东南大学主办的光电智能材料及分子电子学国际会议于2016年9月22~25日在苏州举行。100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到会发表演讲和研讨,其中外方代表41人。会议设大会报告和3个分会场,每个会场分别安排邀请报告12篇和口头报告16或17篇。会议开幕式由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本次会议主席顾忠泽教授主持。日本理科大学校长Akira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中法生物有机与药物化学研讨会(2007 Sino-French workshop on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简称SFWBMC 2007)于2007年10月18-19日由浙江大学一巴黎高师药物化学联合实验室在杭州联合举办。与会代表127人,其中国内代表117人,法国代表10人。会议负责人为浙江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胡永洲教授。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20篇特约论文摘要、59篇论文摘要及30张论文海报,这些论文摘要均收入了本次研讨会论文集。  相似文献   

12.
由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承办的代表国内最高学术水准的“中国第七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于12月20日和21日在我校成功举行。本次国际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68篇,经有关专家的匿名评审,录用论文150篇,最终确定50篇论文做分组报告。参加本次会议的与会代表有200多人,他们分别来自清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东南大学主办的"2009生物电子学与生物材料国际会议"(Symposium on Bioelectronics and Biomaterials(SBB ′2009))于2009年8月21~26日在南京东南大学顺利召开。本次论坛共收到了学术论文82篇,内容涵盖了生物分子的电子学特性、生物系统中信息存贮和信息传递,应用电子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生物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际学术动态》2010,(3):14-16
<正>由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印刷与市场"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Printing and the Bool Market),于2009年7月30~31日在浙江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到会学者17人,提交论文19篇,其中国内学者10篇,国外学者9篇,会议论文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15.
第六届广东省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19日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共收到全省高校研究生学术论文一百余篇,经过专家评议,27篇论文入选会议口头学术报告、35篇论文作为科技论文墙报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16.
《国际学术动态》2007,(4):51-51
东南大学于2006年5月3~5日成功举办了第10届国际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设计会议TheTen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il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workinDesign)。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境外代表45余人。会议共收到596篇论文,经过严格的评审,会议论文集中收录260篇,其中境外66篇。此次会议是自举办以来收到稿件最多(比上次的280篇多出113卿、录用率最低(由80%降低到仅为43.5%)、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4月19日,第6届计算可视媒体国际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顺利召开。20余位中外计算机可视媒体领域的领军人物与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的1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可视媒体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思路与进展。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协办。会议收到来自国内外的论文投稿共129篇,其中录用31篇。录用论文的作者在会议期  相似文献   

18.
我于2005年4月3~6日参加了由远东和海洋断裂协会(FEOFS)和印尼巴屯技术学院等联合主办的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6届固体断裂与强度国际会议。参加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尼等15个国家的250余人。其中中国大陆代表20位,台湾代表10位。参加者来自大学、科学与技术研究部门和公司企业,共提交250余篇论文,我校3位老师共在会上发表和宣读了10篇论文。  相似文献   

19.
《国际学术动态》2006,(6):53-54
“土木工程结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ISISS2005”)于2005年11月20-22日在东南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丹麦、德国、波兰、罗马尼亚、芬兰、匈牙利、希腊、捷克、埃及、墨西哥、印度、澳大利亚、新加坡、科威特、日本、新西兰、朝鲜、韩国以及中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名专家、学者(其中境外代表近9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25篇,最终244篇论文入选论文集。  相似文献   

20.
正"城市更新:中国和欧洲的经验与挑战"国际研讨会于11月14~15日在东南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东南大学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承办,大会得到国家"985"工程建设项目和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支持。来自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的国际知名学者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多名专家、学者及学生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共设立2个专题分会场,充分展示了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会议期间,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