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贵州省9个地州市为区域研究单元,运用变异系数、区位熵等方法分析2005-2011年省内各地州市旅游经济的总体差异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区域经济旅游经济总量的差距却逐渐拉大,出现相对差异逐渐缩小,绝对差异越来越大的局面;贵州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明显,各地州市之间的旅游经济有较强的不平衡性.结合累计循环论分析影响贵州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因素,最后据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哈长城市群为对象,通过对城市群内部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分异特点,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四个时间断面为基础,描述2000年以来哈长城市群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得出:哈长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上升显著,但是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均有扩大现象;空间集聚发展的态势从负相关转为正相关,各地域之间的关联性呈现逐渐增强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表现为低、高水平县市数量所占比重较大,南北地域分布两极分化特征明显,其中,北部地区较多县市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南部地区发展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黑龙江省1990-2010年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根据基尼系数和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的动态变化分析,自1990年以来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并且已具有集聚趋势.选取1990、2000、2010年三个时间断面,运用ArcGIS软件对各县域单元人均GDP、NICH指数、Local Moran’s I进行地图可视化,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圈层结构,经济基础差的地区发展速度慢.到2010年出现了两个高水平集聚区,是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最后,运用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模块探索区域经济差异格局演化的原因,发现政府政策的倾斜程度和市场发育程度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海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扶贫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仍十分显著.为了更好地了解海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选取人均GDP、城镇化水平、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非农产值、文盲率等7项指标,采用量图分析法,将全省18个市县行政区分为先进、中等、落后3种类型.确定今后扶贫的重点市县.让真正需要扶贫支持的市县得到必要的扶贫支持.尽快的脱离贫困.  相似文献   

5.
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2010—2015年间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及空间集聚效应;运用偏微分方法,实证检验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财政支出、人口密度与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而农业发展水平、物质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溢出效应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省9地市及67个县域单元经济及其结构的相关数据,利用区域重心模型,计算了1989—2010年全省逐年经济及结构重心.对这些重心及其动态演变轨迹的对比分析表明:1)22年来,福建省经济及三次产业产值重心整体偏离几何中心东南,呈现不均衡分布;2)全省经济及产业发展空间不平衡,东西与南北方向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3)近几年来,经济及其结构重心与几何中心距离逐步缩小,有趋于均衡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在构造区域水资源自然禀赋指数的基础上,引入以水技术和人文发展为代表的社会化因素,构造了水资源社会化禀赋指数,对2种指数的关系及其地域空间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社会因素与水资源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社会化因素对自然水资源布局具有重要的"空间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泰尔指数T等指标,从陕西省不同空间尺度,对2001—2014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不同空间程度上看:空间尺度越小,差异程度越大,即县域市域区域。(2)经济发展快的地域,其内部经济发展差异越大;发展相对滞后的,其内部差异较小。(3)不同空间尺度的绝对差异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在波动中变化,相对发展率呈现出北高南低夹关中的倾斜趋势;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大成为总体差异的来源,整体呈现出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市场为基础,分析区域经济的特殊类型--城市城郊型县域经济的区位特点和内涵,阐述了城效型县域经济的四个基本特征,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位、交通、市场和科技信息诸多方面的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10.
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泉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发达地区也同样存在经济发展差异的热点问题,提出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另一层次含义,即发达地区内部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并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发达地区内部县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并提出实现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我国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收入状况。贺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提高本地的各项社会经济指标,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省为例,选取了2005~2014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安徽省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经济增长助力金融发展的表现并不明显.最后为促进安徽省金融发展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以期充分发挥安徽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提高安徽省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3.
外国入境旅游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聚类分析及相关分析方法对2004-2007年我国外国入境旅游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接待外国游客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入境外国游客的客源国呈规律性分布等特点.影响我国入境旅游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对外贸易、空间距离、客源国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水平等,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湖南省2014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县级年度更新数据,采用面积加权平均法,计算各行政区的耕地平均等别;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ESDA)分析湖南省耕地质量等别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耕地质量等别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强的聚集性规律,湖南省东北部的等别普遍低于西部及西北部,即东北部的耕地质量要优于西部及西北部.耕地质量等别空间正相关类型多以"抱团"的形式出现,聚集性较强;而负相关类型则无明显的集中区域,国家经济等无负相关区域.最后结合耕地质量等别空间差异分析结果,提出耕地质量保护分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1990-2005年连续时间序列为研究时段,选取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后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主要特征.其次,对全省总体差异指数进行了区域分解和产业分解,结果发现:从区域来看,对总体差距贡献最大的是闽东南地区内部差距和闽东南、闽北、闽西三大区域间的差距;从产业来看,构成全省总体经济差距的主要是第二产业内部差距和第三产业内部差距.最后,针对造成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这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一项重大举措。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中心城市带动和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中原崛起总体战略布局的两个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心城市带动是  相似文献   

18.
温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发展曾一度落后于周边县市。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强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坚定不移地把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县情的有效发展模式和多轮驱动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近些年来,温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三大目标,全力服务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了该县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水平。1…  相似文献   

19.
吴天府 《河南科技》2003,(15):34-34
温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发展曾一度落后于周边县市.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强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坚定不移地把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县情的有效发展模式和多轮驱动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20.
采用均方差决策法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ESDA),在ArcGIS和Geoda095i等软件平台上,对河北省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及空间差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呈现明显的全局空间集聚特征.Moran散点图显示自然环境承载力主要集中于第一、第三象限,处于正的空间关联关系,局部空间集聚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