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实验中凸透镜的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双棱镜干涉实验中大像难以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SLAM中,机器人的位置和环境都是未知的,伴随运动距离增大的是自身位置估计误差的增大,而自身位姿的不准确使得创建的环境地图失真,地图失真又将增大机器人的位置误差.为保证机器人定位和地图构建精度,采用逆推法计算机器人运动距离,再与里程计记录的前后时刻位姿计算出的距离相比较,设定误差阈值,校正机器人的实际位姿,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减小了机器人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大视场立体视觉标定方法存在操作不便、精度不高、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散焦图像的大视场立体视觉标定方法.首先,在立体视觉系统和大视场测量位置之间选定一个位置作为小视场散焦位置,利用在此位置处采集的靶标图像,实现摄像机内参标定;其次,利用大视场测量位置处采集的靶标图像,实现立体视觉外参标定;最后,通过实验室标定实验和直升机桨叶运动参数测量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方便、精度高、稳定性好,在4.6 m×2.3 m的视场范围内,测量靶标上特征点间距为505.00 mm的两个点,平均误差为0.647 mm,均方根误差为0.780 mm,能够满足直升机桨叶运动参数测量的现场标定以及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用双透镜记录三维漫射物体的一步彩虹全息图,此方法在曝光过程中只移动一个透镜就可以在观察的位置形成合成狭缝.两个透镜用一个短焦透镜以增加可视角和使狭缝变窄,同时也提高了分辨率和光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交会测量中的最短距离法为基础,结合误差传递定律,得出目标空间位置的测量误差公式。其间分析了两种主要的误差源——位置标定误差和角度测量误差,在目标相对基线的距离、基线长度、目标相对基线位置变化时对测量误差的影响程度;通过对交会角度与测量误差的仿真分析,提出了最小误差球及最小误差圆的概念;最后,针对双站测量时的布站,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布站原则。研究结果对双站交会测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双原子模型为例对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进行非线性分析,研究势能参数和势能展开项对相互作用势能及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吸引能指数和吸引能系数的增大,平衡态原子间距减小,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增大;随排斥能指数的增大,原子平衡间距增大,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大;随排斥能系数的增大,原子平衡间距增大,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减小.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随势能展开项项数的增加原子平衡间距不变,弹性模量增大.  相似文献   

7.
经验模式分解(EMD)是一种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存在边缘效应. 针对此问题,文中用线性预测对信号进行端点延拓,增加附加的极值点来拟合包络线,以实现准确的经验模式分解,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根据疲劳断口图像中条带间的距离呈准周期性,可对其进行经验模式分解,分别算出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条带间距,并通过三角转换关系得到相邻条带间的实际距离. 对实际疲劳断口图像中条带间距的测量表明,把改进的经验模式分解应用到条带间距测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将单圆柱形腐蚀缺陷ANSYS有限元分析和双圆柱形腐蚀缺陷ANSYS有限元分析相结合,首先探讨了单圆柱形腐蚀缺陷破坏机理,其次研究了缺陷间距对单圆柱形和双圆柱形腐蚀缺陷失效压力及等效应力的作用,通过建立双圆柱形缺陷相互作用系数,研究了双圆柱形缺陷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等效应力云图可划分为缺陷中心区域、缺陷附近区域和远离缺陷区域3个部分;随着内压载荷的增加,等效应力逐渐增加;从内壁到外壁,等效应力逐渐增大;对于单圆柱形和双圆柱形腐蚀缺陷,随着腐蚀间距的增大,等效应力逐渐减小,失效压力逐渐增加,单圆柱形腐蚀缺陷出现临界值;随着缺陷间距的增大,相互作用系数在缺陷间距为60 mm时出现波谷,在其他缺陷间距处呈现稳定状态;缺陷深度系数对失效压力的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9.
<正> 提高红外分光光度计分辩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善使用条件首先可以提高仪器的增益,但增益提高,噪音增大,增益调到不致影响观察吸峰为好。其次可减慢扫描速度,它常常收时间常数的增大相配合,有些仪器的光与源强度可以改变,当探测器接收能量弱时,增加光源强度可以提高分辨率。还有些仪器的狭缝大小可以改变,当探测器接收能量强时减小狭缝以减小光谱带宽;当探测器接收能量太弱时增大狭缝以增加能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外,一般均以晶面间距d为基础建立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库的.由于d的误差△d△d/dd值大小改变,在检索对比时不甚方便.本文以相对于CuKα辐射的衍射角2θ为基础建立数据库,FXDB分单文件库,专题单文件库及工作三文件库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1.
双棱镜干涉实验是面向工科大一学生开设的光学实验,其中涉及到较多的数据计算.为了辅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测量得到精准的实验数据和正确的实验结果,通过分析3组实验数据,阐述了心算入射光波长的具体步骤和快速排查错误而获得合理数据的方法,旨在培养大学生心算能力、实验技巧以及数据处理技能.  相似文献   

12.
柔性三坐标测量臂精度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种6自由度的柔性三坐标测量臂进行了研究分析,推导出了其测量方程与测头位置的误差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对各个杆件长度参数进行优化分析,使得测头位置误差达到最小.所得结果对测量臂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X射线头影测量图像中结构特征点的自动定位,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回归森林模型的头影测量图像结构特征点自动定位方法.首先从图像中提取外观特征训练第1层回归森林模型,通过该模型生成针对当前特征点位置的偏移距离图;然后从偏移距离图中提取上下文特征,并结合外观特征训练第2层回归森林模型;接着将双层回归森林模型用于待检测的X射线头影测量图像,预测出图像中每个像素关于目标特征点的偏移距离;最后根据回归投票方法求得结构特征点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双层回归森林模型的自动定位方法能较准确地获得头影测量图像中结构特征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精确确定渥拉斯顿棱镜分束角的精度,对渥拉斯顿棱镜的分束角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其精确的分束角,给出了分束角Φ1,Φ2随结构角s的变化曲线,并对其分束角的不对称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构角较小时,渥拉斯顿棱镜的对称性非常好,随着结构角的增大,其对称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使用origin程序分析典型晶体结构参数对一维双原子链色散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原子间距的增大简约布里渊区宽度减小,频率禁带和频谱宽度不变,格波波速增大;色散关系不但取决于双原子链中大小原子的质量比,而且与原子的绝对质量密切相关;随恢复力系数的增大晶格振动频率增高、频率禁带和频谱范围变宽,格波波速增大.  相似文献   

16.
天体距离测量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体距离测定的方法和理论的分析与研究 ,提出物理理论在天体距离测量中的应用 ,得出天体距离测定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现有数据的误差 ,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  相似文献   

17.
<正>一、工程应用激光距离测量技术具有不受气温影响、测点精度高且差异小、可进行任意角度和位置的测量、可快速高效获取测量目标三维影像数据等优点。将该技术应用于水毁河道修复工程的成图测量,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测量任务。  相似文献   

18.
空中侦察系统中红外小目标的被动测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光电对抗系统在红外小目标被动测距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距离比和方向信息的被动测距算法. 建立了三维空间中的目标和探测器运动模型,通过数学分析构建估计红外小目标距离的一元二次方程,其参数由相邻采样时刻目标到探测器的距离比、探测器自身空间坐标、目标对探测器的方位角及高低角决定. 通过仿真实验和加噪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文中所提方法表达简单,可避免分母接近于零的情况,适用于机载或弹载双波段红外探测器对小目标的距离估计.  相似文献   

19.
罗兰C辅助北斗双星对同温层气球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由罗兰C辅助北斗双星对同温层气球进行定位的方法.给出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逐步搜索两曲线间距离最短点定位算法.用Matlab软件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作了实时性、定位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定位精度对于罗兰C测量误差较为敏感,对双星测量误差相对不敏感.并指出当罗兰C测量误差与北斗双星测量误差同时增大时,定位误差反而有可能与罗兰C误差单独作用时持平甚至减少.定位精度与罗兰C台链的选择、各台之间的几何位置也有关系.该算法也适用于其他空中地面海上低动态航行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视觉系统有着极为强大的信息分析与认知理解能力,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深入研究视觉系统的内在机理并对其建模,不仅有助于理解视觉感知的信息处理与传递方式,而且为实现基于视觉感知机制的计算模型贡献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新思路.基于Taylor提出的侧抑制数学模型,通过改变抑制系数的振幅及空间散布程度改变抑制系数大小,利用Matlab(R2016b)仿真软件模拟抑制系数改变对双小眼间抑制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改变抑制系数的振幅会影响被研究小眼脉冲发放频率的峰值,而改变抑制系数的空间散布程度则不会.无论改变抑制系数的哪个参量,抑制系数随双小眼间距离都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趋于定值,且最大值出现位置不变,两小眼距离超过6 mm时抑制系数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