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塔河南盐下地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塔河南盐下地区28口钻井岩心中奥陶统一间房组的详细描述和3 200余块薄片的鉴定,确认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有生屑灰岩、生物灰岩、藻球粒灰岩、含核形石灰岩、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微晶灰岩、海绿石灰岩.在这些碳酸盐岩中,藻类、棘皮类、双壳类以及造礁生物苔藓虫、珊瑚、层孔虫、海绵等生物大量出现,表明一间房组沉积时期总体应为一个水体循环状况良好、盐度正常充氧的浅海沉积环境.在综合分析其岩石学特征、测井资料,结合地震资料,划分出台内滩、滩间、点礁三种沉积相,并讨论了一间房组早、晚期沉积相的空间展布特征,编制了各时期的古地理图,为油气勘探提供了地质指导.  相似文献   

2.
依据精细的露头写实及室内分析,对塔里木盆地巴楚一间房露头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生物礁-滩沉积体系发育模式及储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间房组自下而上共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由TST和HST构成,生物礁-滩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于层序1至层序3中,由生物礁、生物碎屑滩和台缘背景沉积3种成因相组合构成;层序1和层序2的HST内发育进积型生物礁-滩沉积体系,以沉积高能带向盆地方向迁移为特点;层序3的TST内发育退积型生物礁-滩沉积体系,以沉积高能带向台地方向迁移为特点,其中早期为海侵追补型,晚期为海侵并进型;在生物礁-滩沉积体系中,礁前内侧砂质滩和礁后内侧砂质滩具有相对较好的储集性能,是潜在的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对岩石地层、生物地层、测井地层及地震地层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塔中地区存在上奥陶统的恰尔巴克组,并将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地层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SSQ6层序对应奥陶系中下统、SSQ7层序对应奥陶系上统。SQ1层序对应蓬莱坝组,SQ2层序对应鹰山组下部云灰岩段,SQ3层序对应鹰山组上部灰岩段,SQ4层序对应一间房租,SQ5层序对应恰尔巴克组,SQ6层序对应良里塔格组,SQ7+SQ8层序对应桑塔木组,塔中大部分地区缺失SQ4层序。在沉积演化上经历了弱-无镶边陆架型台地→孤立台地的演化,最后晚奥陶系为一套桑塔木组混积陆棚相沉积。  相似文献   

4.
应用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通过野外剖面观测、岩心观察、室内薄片和测试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生物礁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有北部的乌海桌子山地区下奥陶统桌子山组珊瑚生物礁,中部的棋探1井下奥陶统克里摩里组层孔虫-海绵生物礁和南部的石节子沟上奥陶统背锅山组珊瑚生物礁。北部生物礁发育的时代早,南部晚;北段礁体生长发育2~3期,南段发育可达4期;北段及南段生物礁生长的水体环境相对较浅,中部相对较深。生物礁与各种滩共生,发育礁滩型储层,生物格架孔和组构选择性溶蚀的溶孔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条件显示其储集性能不佳;但是,生物礁处在有利于礁滩储层发育的台地边缘相带,可以作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安徽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的生物礁、微生物岩进行研究,发现蓝绿菌类Girvanella在生物礁中大量分布,是生物礁的主要造礁成分.其他造礁生物包括瓶筐虫、石海绵、腹足类、腕足类、棘皮类等.Girvanella以散乱分布、包壳、组成内碎屑以及与海绵伴生等4种方式在本区生物礁中存在,并且在生物礁成礁过程中以生物本体矿化作用及粘结、捕获颗粒的作用形成生物礁格架;瓶筐虫及石海绵为生物礁中的居住者,因此,生物礁性质为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微生物起到了主要的造礁作用.此外红花园组典型含生物礁沉积序列是由底部的生屑灰岩基底、中部的海绵层(少量微生物岩)及顶部的微生物岩组成的.通过与其他地区同时代生物礁的对比发现,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中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的发育及微生物的繁盛是全球性的,是由于底栖生物扰动对潮下带微生物发育影响尚未彰显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光气田的发现启示着石油工作者把勘探目光转向了同样位于开江-梁平陆棚边缘的元坝地区。经过新一轮勘探,发现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具有很大勘探潜力。基于地震、钻井及岩芯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沉积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研究表明,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主要发育于长二段,且不同沉积环境及不同部位控制了生物礁生长发育特征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西部广海边缘生物礁比东部广海边缘及潮道边缘生物礁更发育,规模更大,且建隆特征十分明显;广海边缘因水动力强,营养物更加丰富,因此多发育以抗浪结构为主的骨架礁;而潮道边缘因水动力相对较弱,营养物相对贫乏,多发育障积礁;长兴晚期,元坝西部地势的隆升导致其沉积环境更加有利于生物礁的发育,从而表现为生物礁优势生长区自东向西迁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晚古生代右江盆地生物礁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海平面的变化,右江盆地发育了泥盆纪和中晚二叠世两个重要的成礁期,生物礁广泛分布在桂西、桂南、黔南、桂中、滇东等地区陆棚的台地边缘、孤立碳酸盐台地上.显微照片和扫描电镜显示礁灰岩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孔隙、裂缝和溶洞.孔隙类型有粒内溶孔、骨架孔、粒间孔、遮蔽孔、溶孔、缝合线伴生溶孔和基质微孔隙,而以晶间溶孔、晶间孔及非组构控制的溶蚀孔、洞、缝为主.储层类型为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厚度5~55 m,岩性为生物礁和生物滩相的生物灰岩或生物碎屑灰岩,残余生屑粉-细晶白云岩.  相似文献   

8.
在龙门山前缘地区的上三叠统卡尼阶为海相沉积,整体以下部浅灰色、灰色鲕粒灰岩、海绵礁障积灰岩向上部的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泥质粉砂岩的岩性、颜色突变为显著特征.在安县雎水、绵竹汉旺一带,在卡尼阶碳酸盐沉积的上部,多见海绵生物灰岩,在地表形成带状分布的海绵点礁(丘)群.通过对雎水地区海绵生物礁和江油马鞍塘、广元上寺、绵竹汉旺等剖面对应层位的野外实地调查和显微薄片分析,认为龙门山前缘的卡尼阶海绵等生物,生长在古地形复杂、水体能量低的较深水区域,海绵礁被卡尼期晚期沉积的黑灰色泥(页)岩、泥质粉砂岩所覆盖,二者界限明显,这套深色岩石在全区分布稳定;在上覆的泥质粉砂岩中见植物茎干及植物叶片化石.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阿尔卑斯等地研究资料,认为雎水等地的海绵死亡反映了卡尼期洪水事件,与构造运动有关的陆源物质的大量供给和巨型季风气候对卡尼期海绵礁(丘)的死亡负有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安徽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的生物礁、微生物岩进行研究,发现蓝绿菌类Girvanella在生物礁中大量分布,是生物礁的主要造礁成分。其他造礁生物包括瓶筐虫、石海绵、腹足类、腕足类、棘皮类等。Girvanella以散乱分布、包壳、组成内碎屑以及与海绵伴生等4种方式在本区生物礁中存在,并且在生物礁成礁过程中以生物本体矿化作用及粘结、捕获颗粒的作用形成生物礁格架;瓶筐虫及石海绵为生物礁中的居住者,因此,生物礁性质为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微生物起到了主要的造礁作用。此外红花园组典型含生物礁沉积序列是由底部的生屑灰岩基底、中部的海绵层(少量微生物岩)及顶部的微生物岩组成的。通过与其他地区同时代生物礁的对比发现,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中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的发育及微生物的繁盛是全球性的,是由于底栖生物扰动对潮下带微生物发育影响尚未彰显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北碚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成油条件的分析,认为川东西部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的储集层段主要是晶间孔、溶蚀孔较发育的结晶白云岩和白云化礁灰岩,其发育程度与礁的成岩环境有关。油气主要来源于_上二叠统龙潭组,其次是长兴组。台地内的点礁面积虽小,但以群礁复合体形式展布,成油条件配置良好,含油有利。礁分布可能受隐伏基底断裂活动所形成的古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1.
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层序格架中的生物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右江盆地泥盆纪、二叠纪生物礁的时空分布和成因类型的研究,结合层序地层研究的成果,将其划分为低位礁、陆棚边缘礁、海侵礁、高位礁.低水位礁仅发育于台盆背景,以加积丘礁或点礁为特色,常与混屑浊积岩、硅灰岩、硅泥岩共生.陆棚边缘礁发育于台盆和斜坡背景,与低水位礁相比,具有礁体大、数量多的特点.由于海平面的向陆超覆而形成的海侵型台盆礁、斜坡礁、台缘礁、台内礁组合,具加积-退积型堆积序列,礁顶发育硬底、生物挠动面、海底溶蚀面、淹没面、水下中止面等,礁盖包括硅岩、火山碎屑浊积岩、放射虫岩、骨针岩、深水退积相、生物密集层、浮游相灰岩、含锰磷酸盐灰泥岩等,生长方式主要是追补式和中止式,以宝塔礁、链状礁、点礁为主.高水位礁以进积礁、加积礁和混积礁组合为特征,广泛发育于台内、台缘、斜坡、台盆等环境,具向上变浅序列,礁顶发育暴露面、岩溶面、冲刷侵蚀面、钙化壳、白云岩帽等,礁盖主要有残积相、开阔台地相、浊积相、丘滩相等,规模大、分布广,以堤礁、环礁、马蹄形礁为主.  相似文献   

12.
论赣西北东岭地区生物礁的形成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赣西北东岭剖面上二叠统长兴组上段第5层(厚34.50m)和第8层(厚10.4m)藻-海绵生物礁的赋存状况,及其下伏地层(第2层,厚2m;厚8.20m)所产牙形刺Clarkina changringensis-Clarkina deflecta组合带的属种特征及其丰度,笔者认为,东岭地区生物礁的形成时代为晚二叠世晚长兴期。  相似文献   

13.
鄂西-渝东地区生物礁发育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井下和露头中典型生物礁发育特征的对比及对已知潜伏生物礁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对鄂西-渝东地区潜伏生物礁进行了初步预测。研究表明:本区东部晚二叠世入于台、盆过渡相区,具备发育大型台地边缘堤礁的有利条件,西部潜伏区则以发育大量台内点礁为特征;潜伏台内点礁虽然分布随机,但成藏条件优越,而且数量多,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4.
复杂致密储层裂缝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是一类典型的复杂致密油藏,奥陶系地层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和古岩溶共同作用形成的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其中的一间房组和鹰山组储层以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属于超低孔超低渗复杂致密储层。根据岩芯资料分析,一间房组岩芯分析孔隙度低于2% 的占90%,鹰山组岩芯孔隙度低于2% 的占67.3%,平均基质孔隙度约1.69%。露头、岩芯以及镜下薄片观察发现,在此类储层中,基质基本不具有储渗意义,绝大部分油气是储存在成岩后期产生的溶洞和裂缝中。储集空间是以构造变形产生的构造裂缝与岩溶作用形成的孔、洞、缝为主,其中洞穴是本区储层最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具有双重作用,既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又是洞穴和裂缝连通的关键通道。裂缝和溶洞也是这类储层储集空间形态多样、大小悬殊、分布不均、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的根本原因。本文重点对一间房和鹰山组裂缝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裂缝测井响应特征,裂缝发育和分布规律,采用序贯高斯随机建模方法建立裂缝孔隙度、张开度和渗透率的三维分布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裂缝对渗透率的改造作用特别大,说明裂缝在储层储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奥陶系一间房组和鹰山组碳酸盐岩作为塔河地区的主力产层,根据储集体中裂缝和烃类的发育及油气的显示将储集体分为I类和II类,根据I类和II类储集体在一间房组和鹰山组内的分布情况,结合对塔河地区的储盖组合的研究,总结优势储集体及有利储盖组合在塔河地区的分布规律,以期寻找具工业产能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16.
沾化凹陷四扣洼陷及周缘地区在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发育了一套礁灰岩。在薄片观察和岩心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对比和储层物性分析,对礁灰岩储层特征及有效圈闭形成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划分灰岩圈闭成因类型,探讨其在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湖相礁灰岩具有发育层位相对稳定、礁体规模不一、礁滩混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礁灰岩圈闭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的影响,可形成控制礁灰岩油气成藏的4类圈闭;礁灰岩圈闭类型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双重控制作用,一方面控制了礁灰岩圈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控制了油气成藏的时间、输导体系类型和运移充注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认识石炭纪晚期生物礁的生物和环境因素对礁体发育的影响,通过礁群落生态和栖息环境两个方面,对贵州、广西石炭纪晚期造礁生物群落生态特征、生物因素对礁群落发育的影响、礁体发育背景和礁体建造规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贵州猴场地区造礁生物群落中关键种优势地位明显,造礁生物生长迅速、统殖能力强,礁体规模大使得生物礁发育较成熟;广西浪平地区点礁中没有明显的关键种和优势种,造礁生物生态特点不突出、造礁能力弱,滩相环境影响显著和礁体规模偏小是其礁体发育差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统计录井资料与岩石比例的方法、沉积相分析方法、单因素成图与沉积相研究结合的方法进行塔里木盆地鹰山组下段的沉积相图编制。得到的塔里木盆地鹰山组下段沉积相平面图显示,塔里木盆地鹰山组下段的沉积相有陆棚、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缓坡、斜坡;塔里木盆地东部主要为陆棚,塔里木盆地;中部主要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塔里木盆地西部主要为缓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认识石炭纪晚期生物礁的生物和环境因素对礁体发育的影响,通过礁群落生态和栖息环境两个方面,对贵州、广西石炭纪晚期造礁生物群落生态特征、生物因素对礁群落发育的影响、礁体发育背景和礁体建造规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贵州猴场地区造礁生物群落中关键种优势地位明显,造礁生物生长迅速、统殖能力强,礁体规模大使得生物礁发育较成熟;广西浪平地区点礁中没有明显的关键种和优势种,造礁生物生态特点不突出、造礁能力弱,滩相环境影响显著和礁体规模偏小是其礁体发育差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探讨塔中隆起鹰山组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为寻找鹰山组岩性油气藏提供地质理论依据。通过岩芯、薄片观察以及物性资料分析,并结合成像测井解释,认为鹰山组碳酸盐岩为低孔低渗岩溶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溶孔、裂缝及溶洞。将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集层划分为裂缝-孔隙型、裂缝型、溶蚀孔洞型及岩溶洞穴型等类型;精细刻画岩溶储层发育样式,讨论岩溶储层发育主控因素:(1)加里东期中期第I幕致使地层隆升为一个大的宽缓的背斜构造,碳酸盐岩地层普遍遭受顺层淋滤、溶蚀。构造活动的挤压褶皱及断裂作用可形成许多构造裂缝,从而在垂向上增加灰岩地层渗透性和水平方向连通性;(2)泥晶灰岩、含云灰岩、云质灰岩在岩溶过程中,岩性较为致密,只能沿裂缝发生溶蚀作用形成溶孔-扩溶缝,含灰质白云岩和灰质白云岩具有较好孔渗,使得地表水相对更容易流经白云岩地层,形成大量溶孔;(3)白云石化作用普遍提高了白云岩地层(结构好、白云石含量高)的孔渗性能,为岩溶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