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作为功能性胃肠疾病,影响儿童生活质量,造成儿童心理负担。肠道屏障受损、肠道炎症反应平衡失调是本病发生的可能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表明,使用益生菌治疗可有效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促进抗炎因子生成,使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达到治疗效果。然而目前益生菌的具体机制及临床应用尚处于研究阶段,本文综述肠易激综合征的致病机制和益生菌的作用机理、疗效、安全性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通过灌注导管测压仪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diarrhea predoml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RS)及15例对照组的直肠压力、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觉阈值和结肠粘膜中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inducible heme oxygenase,HO-1)表达,以探讨HO-1在D-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肠道测压结果显示腹泻型IBS患者的静息压、最大自主收缩压和排便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O-1在腹泻组IBS患者结肠粘膜中的表达也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因此HO-1在腹泻型IBS患者结肠粘膜中的表达异常,表明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在腹泻型IBS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项目组进行个体化饮食与常规护理组对IBS患者的疗效差别;方法:将受试的IBS患者随机分为自我管理项目组与常规护理组。鼓励患者增加纤维的摄入量。两组均完成食谱问卷调查,并记录基线值、6个月和12个月的症状日记。结果:以上两组患者均完成基线、6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调查。常规护理组纤维的摄入量基线值略高于自我管理项目组(P=0.035)。随访研究证实,随访12月时卡路里的摄入量较自我管理项目组明显减少(P=0.014)。UC组后续的纤维摄入量较基线值明显减少(P=0.006),但CSM组纤维摄入量显著增加(P=0.012)。CSM组IBS患者胃肠道症状相比UC组明显缓解。结论:改变膳食结构是治疗IBS一种很好的策略,饮食干预对改善IBS患者症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整理长期随诊恩师病案,其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病方面师古不泥,尤其在肠易激综合症运用中医辨病与辨证、气功养生方法进行治疗,相辅相成,以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评价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1次/日,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疗程.西药组给予匹维溴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综合疗效判定,针刺组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7%,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 相似文献
6.
自拟“激愈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3例初步观察沈英森,赵长鹰,杨见权(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针灸培训中心,附属医院内科,510630.广州)关键词肠;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243肠易激综合征,又称肠激惹综合征(简称IBS),是肠道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重叠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先夹尾刺激后灌胃组(B),先灌胃后夹尾刺激组(C),利用行为分析仪对大鼠旷场实验进行分析,了解大鼠的焦虑、抑郁程度;同时,取大鼠的胃窦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B组的变化比C组更加接近于人类的发病情况。与A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模型组之间除一般状态和旷场实验以外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黄泻下法结合夹尾应激法能成功建立FD-IBS重叠征模型,夹尾刺激和灌胃按不同顺序实施均能成功建立,且先夹尾刺激后灌胃组建立的重叠征模型优于先灌胃后夹尾刺激组。 相似文献
8.
卢若丽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4(Z1):92-9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身心疾病,主要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具有与排便相关或排便习惯性改变相关的腹痛,并伴有不正常排便及腹胀的症状.临床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 相似文献
9.
李静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8(2):113-114
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100例河北省中医院李静君关键词肠道易激综合征;参苓白术散近年来临床工作中,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灵活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对100例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0...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调查护士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病率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是否为IBS患病的危险因素,明确精神心理因素是否影响到IBS患者的症状严重性和生活质量。创新要点:在中国,针对特殊人群(如护士)IBS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相对较少。特殊人群因工作性质等原因,可能成为IBS的高发人群,了解其患病情况和可能的致病因素为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针对北京某三甲医院临床科室护士采取自愿填写封闭式问卷的方式进行横断面调查。重要结论:护士人群的IBS患病率达17.4%,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BS患者精神心理评分升高(P〈0.001),且生活质量明显降低(77.18±21.93 vs.88.44±11.89,P〈0.001)。饮酒、缺乏锻炼、精神心理异常等因素可能和IBS患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白介素-10对TNF-α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 10 (rhIL_10 )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_α)刺激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采用MTS 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结果显示 ,TNF_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rhIL_10单独应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没有影响。在TNF_α刺激下 ,低至 10ng mL的rhIL_10可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 (P <0 0 5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介素2(IL-2)、抗白介素2抗体(IL-2Ab)、干扰素口(IFN-α)和抗干扰素α抗体(IFN-αAb)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病理免疫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了50例GBS病人和30名健康人血清IL-2、IL-2Ab、IFN-α和IFN—αAb,并进行比较.结果GBS患者血清IL-2、IL-2Ab、IFN-α和IFN—αAb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IL-2、IFN-α及其相应抗体可能参与了GBS的免疫病理过程,IL-2Ab和IFN-αAb可能作为中和性抗体对IL-2和IFN-α起负调节作用,且可能与疾病的自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10(IL-10)主要由ThO和Th2细胞在激活状态下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是具有多向性生物活性的强力免疫抑制因子,可阻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具有抗炎作用,文章就其与支气管哮喘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4.
将带有哺乳动物细胞信号肽的人白细胞介素-6(hIL-6)基因片段构建到大肠杆茵-酵母细胞穿梭型质粒pYES2中,获得表达质粒pYES2-hIL-6。另外,将表达质粒pYES2-hIL-6转化到酿酒酵母细胞DBY747中,并将获得的转化子在含2%乳糖的YP培养基中培养到OD600=1.0左右,后用2%的半乳糖进行了诱导表达。结果发现,在培养上清中发现人白介素-6的分泌。 相似文献
15.
瘙痒是很多皮肤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包括特应性皮炎、结节性痒疹、银屑病、慢性荨麻疹等。最近的研究表明,白介素-31在皮肤疾病的瘙痒中扮演重要角色。白介素-31可由CD4+辅助T细胞、肥大细胞、角化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合成与释放,通过激活白介素-31异二聚体受体(IL-31受体A和抑瘤素受体M)产生痒觉相关信号。尽管研究发现白介素-31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向神经中枢传递痒觉信号,但是它的致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白介素-31的基因、受体、来源以及在瘙痒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6.
Liang LIU ;Bei-ni LIU ;Shuo CHEN ;Miao WANG ;Yang LIU ;Yan-li ZHANG ;Shu-kun YAO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英文版)》2014,(10):907-914
研究目的:明确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是否具有肠道和躯体高敏感、自主心血管功能紊乱以及肠道低浓度炎症。创新要点:发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具有自主心血管功能紊乱和肠道低浓度炎症(这两方面在之前研究中尚存争议)。此外,发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高敏感和躯体高敏感、肠道高敏感和自主心血管功能紊乱、躯体高敏感和自主心血管紊乱之间存在相关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62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参与到了本研究。所有受试者接受并顺利完成了相关检查和问卷填写。利用恒压器(渐至极限法)检查我们发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具有肠道高敏感。同时,采用冷水刺激法和缺血刺激法探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具有躯体高敏感。重要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具有肠道和躯体高敏感、自主心血管功能紊乱以及肠道低浓度炎症。肠道高敏感和躯体高敏感、肠道高敏感和自主心血管功能紊乱、躯体高敏感和自主心血管紊乱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38(IL-38)和IKKβ激酶的表达水平,以探讨IL-38与IKKβ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38、IKK基因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3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1)活动期SLE患者IL-38 mRNA表达水平(0.36±0.09)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SLE患者IL-38蛋白表达水平(5.86±2.76)p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8.48±1.3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活动期SLE患者TNF-α表达水平(10.78±1.25)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34±0.6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活动期SLE患者IKKβmRNA表达水平(6.01±1.5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6±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活动期SLE患者IL-38与TNF-α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活动期SLE患者IL-38与IKKβ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IL-38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并且与TNF-α和IKKβ水平呈负相关,推测在SLE患者体内IL-38水平下降,促进TNF-α和IKKβ的高表达,从而活化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人白介素-3是一种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调节剂,在治疗造血系统疾病、肿瘤、先天或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白介素-3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经济价值.研究选用具有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R ed2)和新霉素抗性基因(neor)表达框架的pD sR ed2-1质粒为骨架构建人白介素-3乳腺表达载体.通过PCR方法分别扩增牛β-酪蛋白基因5′端上游调控序列、人IL-3基因以及CM V启动子序列,将它们按先后顺序分别定向克隆于质粒pD sR ed2-1的多克隆位点内,使牛β-酪蛋白基因调控序列位于人IL-3基因的上游,指导人IL-3基因在乳腺组织中特异性表达,而CM V启动子位于红荧光蛋白基因的上游,指导红荧光蛋白基因在所有的组织中非特异性表达.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及部分DNA序列鉴定结果表明,所构建载体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20.
首次提出+10-孪生素数的概念,确定了1000以内+10-孪生素数的对数,并证明了在自然数列中+10-三孪生素数对的唯一性(定理6);最后提出了+10-孪生素数对有无限多的猜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