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自制多功能下肢抬高体位架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寻找优化的护理策略。选取下肢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抬高固定护理患肢,观察组采用自制多功能下肢抬高体位架。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自制多功能下肢抬高体位架应用下肢骨折患者,早期能减轻患肢肿胀程度,降低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减少足下垂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和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管理。方法对3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采取了入院宣教,术前指导认真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感觉,正确摆放患肢体位,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做好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措施。结果本组33例在随访时间内,未发现假体松动、断裂、弯曲现象,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围术期良好的护理措施及管理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3.
万雪维 《甘肃科技》2022,(24):86-88+95
研究护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期间应用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选取于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2020年2月—2021年2月),随机均分患者,对照组(42例,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42例,应用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干预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以及干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干预满意度分别为97.62%,83.33%,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在护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期间,应用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升护理质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髋关节病变病例,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该病种中的术中要点、术后功能恢复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78例行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79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用患者均在真臼处重建髋臼,髋臼覆盖不全(70%)进行结构植骨,股骨短缩(4cm),需截骨延长,并比较分析Harris评分,对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通过Harsis评分与术前相比观察组(85.94±7.60)分,对照组与术前相比(89.32±7.11),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改善髋部疾患患者术后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2例老年患者,依据接受护理干预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2组Harri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满意度进行统计。干预后2组Harris评分明显增大(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住院时间更长(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5),满意度更低(P0.05)。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施以快速康复护理后,Harris评分明显增大,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得以确切控制,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评价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85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8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基本恢复生活能力。术后随访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人工假体松动、下沉或断裂、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术后9个月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达90.83%。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
针对腕踝针联合舒芬太尼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及研究。将甘肃省中医院创伤骨二科自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30例(2组均在同一医师团队下以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通过舒芬太尼给予疼痛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腕踝针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疗效及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状况。观察组术后麻醉清醒后6 h、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舒芬太尼与腕踝针联合应用能够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不良事件概率小,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积极性,为早期功能锻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老年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05~2010-05住院48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作为观察组,病人自住院开始,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术前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出院指导.结果:观察组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康复指导训练,未出现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克服了康复训练意识淡漠,依赖性强、主动性差的缺欠,通过帮助观察组病人及家属建立正确的康复训练意识,并采取正确康复指导方法,使病人积极的按计划进行了康复锻炼.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探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患者,并评价临床疗效。3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平均随访9(3-38)个月,假体无松动、下沉。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5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可行,可明显缩短卧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观察医用弹力袜和传统弹力绷带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以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或分段剥脱术的71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对患肢使用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术后对患肢使用医用弹力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术前、术后3d、10d患肢疼痛情况,观察2组患者术后10d患肢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患肢小腿周径缩小值。术后3d、10d观察组患肢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及同时间点的对照组有明显降低,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肢压迫性疼痛、患肢肿胀、足背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患肢小腿周径较术前缩小值、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患肢小腿周径缩小值均大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患肢小腿周径缩小值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使用医用弹力袜,能减轻术后患肢疼痛与肿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缩小患肢小腿周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处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崔晓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2925-2928
[摘要] 目的 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期的康复介入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术后康复的最佳时间。方法 75例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实验1组(T1组)和实验2组(T2组),每组各25例。C组:仅施行手术,自行康复;T1组:术后第1天即进行系统康复训练;T2组:术后2周开始进行系统康复训练。三组髋关节置换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T1组和T2组按统一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和C组相比较,T1组和T2组Harris评分在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术后第2周、1个月和3个月,T1组和T2组Harris评分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6个月,统计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系统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康复介入时间控制在术后2周以内可有效地加快康复进程和提高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压疮易发高危患者研究自制护理垫,观察自制护理垫的临床应用效果。用透析液水袋、棉布、魔术贴等材料设计制作护理垫;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压疮易发高危患者58例(脑卒中后偏瘫20例、高处坠落截瘫12例、骨盆骨折10例、其他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防压疮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多功能护理垫,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翻身不当二次损伤发生率、翻身方便性和患者满意度。观察组压疮发生率、翻身不当二次损伤发生率、翻身方便性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00.00%、6.90%、89.66%和93.10%,经统计学分析,P0.0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多功能护理垫能有效防止压疮,满足轴线翻身的需求,省时省力,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拟探究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以及护理效果。连续性纳入酒泉市肃州区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四医院的临床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式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试验组(n=6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通过认知-行为-状况(Kognitionswissenschaft-BehaviorStatus, K-B-S)3方面评价护理效果,同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量表评估髋关节功能。试验组在术后1天主要存在术后肿胀疼痛、神经-肌肉-骨骼功能等、睡眠状态以及身体活动等4类护理问题,试验组患者术后1天、1周、2周、4周以及8周的K-B-S成效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Harris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F=26.838,P0.05)。奥马哈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此外可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生理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14.
王蓉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29(10):110-11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肢骨干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根据下肢骨折的特点,术前详细评估患者伤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饮食指导;术后观察患肢伤口情况,早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56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早期参加社会活动,无1例发生感染、断钉、骨不连、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对患者手术后的精心护理,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骨折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术前术后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对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予以术前术后护理.结果:52例患者术后1周即扶拐行走,6~12周治愈,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旱期进行综合护理,有助于患侧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保持正确体位及有效牵引,术后严密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指导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6例患者无1例因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8~16周均能拄拐杖下地,随访10~24月,按Matta评分法,优良率88.5%.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及适时的功能锻炼可提高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0年6月-2006年1月采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37例44髋,并分析其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手术时间(84.5±6.3min),总出血量(558.4±46.5ml),平均输血量(332.5±21.5m1),术前Harris评分(37.2±12.5),术后Harris评分(90.5±11.5),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16.541,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1例,精神症状1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4~27.2月,平均12.6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应用效果令人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探讨骨水泥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采用股骨骨水泥加长柄假体结合克氏针张力带复位固定股骨大、小粗隆骨折块,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伴有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共48例。所有患者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以及术中或术后并发症。术后1,3,6,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X线片观察假体与骨界面骨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本组48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个月~24个月(平均15.5个月),患者术前等待时间2~13天,平均(4.0±1.5)d,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1±8.4min、15.2±3.1d,345±5.6ml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手术相关神经、血管损伤,静脉血栓形成、深部感染并发症。术后下床时间3~21d,平均(13.0±2.4)d。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86.5±14.0)分,其中优16例(33.3%),良26例(54.2%),中6例(12.5%)骨水泥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并发症少,疗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回顾分析庆阳市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1月-2018年10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152例,纳入72例,其中HA组36例,THA组36例。两组患者均术后1周和1月进行VAS评分、术后1、3和6月进行Harris评分。术后1周,两组总舒适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0.05),但两组的重度和极重度疼痛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5);术后1月两组总舒适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术后1、3和6月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疼痛明显恢复,但后期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明显好于半髋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20.
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对乳腺肿物切除术患者的干预效果。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庆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乳腺肿物切除术患者3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7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75例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比2组不良情绪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观察组术后SAS评分(37.64±4.46)分、SDS评分(35.63±4.24)分均低于对照组(45.26±5.13)、(46.28±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43%低于对照组18.29%(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乳腺肿物切除术患者情绪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并可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