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多专业协同设计流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协同设计是建筑工程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针对协同设计中易出现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等信息交换问题,聚焦BIM技术下的文件链接和工作集两种协同设计方式之优势,结合模块化住宅设计案例,梳理BIM平台下设计协作的集成技术路线,总结专业内和专业间高效协同模式及工作特点.从软件应用和项目管理两方面,探索构建BIM一体化多专业协同设计流程框架,为建筑设计阶段多专业的高效协同提供有益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白山隆府大厦改造项目为例,将BIM技术应用到此项目的管线综合设计中,利用Revit软件完成各专业系统建模,利用Navisworks软件分析各个专业之间的碰撞冲突并生成碰撞冲突报告,通过管线综合调整优化模型,提高设计质量;对支吊架在BIM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运用品茗HiBIM软件进行支吊架布置及荷载计算.得出:在商业改造项目机电设备管线设计及施工中,应注重BIM技术的应用,可解决管线综合布置时的错漏碰缺,降低施工成本,合理地使用管道支吊架,以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需求量增加。阐述了在建筑设计机电工程中各专业对BIM技术的应用,通过协调优化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给排水、管理工程各专业,建立数字化的建筑模型和更合适的方案。应用BIM协同设计,可减少失误,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兰州奥体中心运动员公寓项目规模较大,造型独特,结构较复杂,综合管线系统包含通风空调、消防喷淋、强弱电等多个系统,传统的综合管线设计已无法满足现阶段高质量施工的要求。鉴于BIM技术的可视化、一体化、参数化、仿真性等特点,在综合管线排布安装施工中结合BIM技术创建三维模型,较好解决了管线碰撞、部分专业功能损失、楼层净高不满足使用要求,施工质量和效率低等问题,而且还通过BIM技术对管道综合支吊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对综合支吊架的选材和用量作出指导。最后,结合BIM技术在兰州奥体中心运动员公寓项目综合管线排布施工中的应用,对BIM技术在公建项目综合管线排布安装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琳 《工程与建设》2022,36(1):82-83,86
为避免建筑给排水在施工阶段及后期建筑使用阶段出现碰撞问题,引入BIM技术,对其设计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基于BIM技术构建建筑给排水模型、管线碰撞测试与管线综合,提出一种全新的给排水设计思路.将该思路应用到某建筑工程项目中,针对其建筑群给排水管线进行设计,并将按照此方案施工的效果与传统给排水设计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的设...  相似文献   

6.
黄秀清 《科技资讯》2023,(24):130-132
BIM技术对机电安装的整个过程进行模拟,可全面地保证机电的安装效果。以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为例,阐述该项目BIM安装方案的整体设计,通过建立机电BIM模型,对机电深化设计和装配式安装进行分析,探究紧凑布置管道、提高支吊架稳定性、洞口预留和管线预埋这几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和应用效益,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德旭  王元戎  夏琦 《科技资讯》2023,(21):157-161
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建模参数化与智能化、地形与地质三维建模关键技术、BIM与有限元分析软件交互关键技术、基于BIM的多专业正向协同设计等方面,对BIM技术在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BIM模型参数化建模及智能化需要通过融合设计经验共识和规范设计流程实现;(2)地形、地质模型创建智能化和精细化程度较低,模型融合困难,极需开展相关实现方法研究;(3)BIM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不能精准转换,需要研究BIM与有限元计算模型交互关键技术;(4)实现角色、设计环境和设计资源的深度融合,是开展基于BIM多专业协同设计的发展方向。BIM技术是解决道路与桥梁工程复杂问题的有力支撑,但是仍然不成熟。基于BIM技术进行深度开发,是实现数字化信息表达、数据交互以及项目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BIM技术的特点,针对建筑群与道路间的综合管线工艺优化问题,结合某山地建筑群项目综合管线设计进行研究.对管线排布要点进行分析,对比传统管线施工方法,提出了利用Revit软件对建筑群与道路间的综合管线进行模型性、三维可视化、优化性设计,并进行碰撞分析,最终实现了设计阶段对综合管线问题基于Revit平台的快速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9.
中国BIM协同设计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M是目前全世界建筑业最为关注的信息化技术,欧美发达国家正在强力推动BIM的研究和应用。BIM被认为是能够突破生产效率低和资源浪费等诸多建筑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的一项技术。纵观世界,BIM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本文就BIM在中国协同设计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进程的加快和可持续绿色建设的需要,工业化建筑建造方式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建筑建造过程的关键环节是组织设计阶段,本文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工业化建筑协同设计的运作方案,并对影响3D协同设计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推出的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在现代城市快速健康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意义.本文以某城市PPP模式下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引入BIM技术.利用BIM协同管理平台和构件碰撞功能,实现对棚户区改造工程进行可视化管理.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隐蔽问题,有效实现方案优化,减少工程变更,节约工期和资源等.实践证明:通过利用BIM及时更新和补充项目数据,有利于解决PPP模式的短板问题,促进PPP棚改项目更好地落地.  相似文献   

12.
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地铁设计涉及专业多,且各专业相互独立、缺乏有效沟通,地铁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低下.在地铁工程设计阶段,借助BIM技术和流程再造理论,进行协同设计的流程再造研究,提出地铁工程BIM协同设计的新模式.可促进BIM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从而提高地铁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赵广明 《华东科技》2023,(12):45-47
<正>帮助设计人员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不同团队实时协同设计和设计功能全流程覆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另外,在搭建异地远程BIM协同设计平台后,设计人员应综合运用企业内网中的办公、模拟、计算、设计等专业软件,将各类文件、数据按照实际需要及时上传(检入)到服务器和数据库中,以便处于不同地域的团队成员完成大型复杂项目的 BIM协同设计。基于此,本文结合夷陵WD广场项目分析了异地远程BIM协同设计平台在解决异地远程BIM协同设计痛点等方面的作用,以期为业界同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模型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优化设计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了西安某商业综合体BIM模型,结合其功能特点,从建筑节能各方面进行考虑,以建筑全生命周期为轨迹,对建筑朝向、构件优化、管线优化、运维管理等方面进行模拟分析从而制定节能方案;最后,将节能方案应用于实际项目进行验证分析。通过实际项目运用,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利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本项目仅裙楼二层每年就将节省约7万元。由此对比分析体现了BIM技术应用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的显著效果,不仅能达到更有效的节能效果,同时使建筑业能够进一步向信息化迈进。  相似文献   

15.
BIM技术给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但由于BIM技术人才的缺乏阻碍了它的创新。本文基于BIM在国内外的教育现状,探讨了在土木工程专业的BIM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建立、跨学科协同课程的设置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问题,以期为BIM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采用BIM技术建立了某工业厂房项目给排水、消防、暖通空调的精细化三维模型,并通过机电系统的管线综合,使碰撞问题及时解决,以实现图纸设计零冲突、零碰撞。通过BIM三维模型系统,对机电各专业进行可视化管理,实现虚拟现实。对项目BIM模型中的给水、消防、暖通空调等系统管线进行三维动态受力建模及分析,得到机电系统受力的动态结果,确定了各系统管网的工作压力。最后运用互联网技术将BIM受力分析与模型共享关联,实现数据实时共享。  相似文献   

17.
崔蓉 《华东科技》2022,(1):83-85
现阶段,在现代化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上,BIM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中,并且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BIM技术具有可视化与可优化的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的集成化水平。BIM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地下车库中的管线综合问题,从而提高地下车库空间的利用率。基于此,本文以某地下车库工程项目为研究案例,分析了BIM技术在地下车库管线综合中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污水处理项目构筑物及建筑物结构复杂,涉及污水处理工艺、通风空调、智能化系统等多个专业,传统的二维图纸,已无法精准地将涉及到的专业在同一空间维度进行合理优化后综合表达。而BIM技术,是二维图纸向三维模型过渡的载体,其拥有的强大的一体化、参数化、可视化等功能,恰好能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以BIM技术概述为切入点,以污水厂的建造全过程应用为例,从土建模型的建立及优化、模型的整合与洞口预留、管线碰撞检查、污水处理工艺模拟等方面全面诠释了BIM技术在图纸深化、工程量提取、复杂工艺流程可视化交底、施工效率、成本控制及工程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为后续BIM技术在污水厂项目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对促进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向现代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及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应用优势和现状;构建了基础理论课程群、单项专业实训课程群、综合课程(毕业)设计提高课程群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BIM类全过程"3+1"课程体系;结合师资资源、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BIM类课程的教学改进途径。研究以期促进课程建设,对专业课程体系也具有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刘敏 《工程与建设》2023,(5):1565-1567
由于机电设备的特殊性,其安装技术要求较高,工序复杂,而传统机电安装工程设计、施工中由于多个系统之间缺少协同,碰撞时有发生,很可能导致返工,增加施工成本。BIM技术的兴起使建筑行业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文章结合某航站楼机电安装工程实例,对BIM技术在机电安装深化设计、碰撞检测、施工管理等领域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旨在为类似机电安装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