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且出院后的糖尿病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干预组采用基于云平台的糖尿病院后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开展延续护理。随访12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血糖干预效果。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干预组在疾病知识习得、饮食控制、遵医用药等方面的治疗依从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出院随访12个月内,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出院随访12个月末,干预组患者对院外血糖监测管理的满意度为98. 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院外血糖监测管理的满意度81. 05%(P <0. 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延续护理,可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有益于院外血糖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院外血糖监测管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门诊随访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2个月的延续护理服务.比较12个月后两组患者对精神分裂症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对精神分裂症基本知识知晓率、服药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病情复发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疗效的维持及疾病的恢复,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对其社会功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的差异影响。方法为住院和出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课、监测血糖及发放糖尿病相关知识评分调查问卷。将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40名作为实验组,糖尿病专科门诊复诊的58名患者为对照组,其余14名患者未来院复诊,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糖尿病相关知识评分调查情况、血糖控制及一年内重复住院等。结果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减少了血糖波动和并发症,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家庭护理理念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选取124例哮喘患儿,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护理组。前者62例采取常规护理,后者62例则在前者基础上接受家庭护理。比较两组疾病管理情况、哮喘症状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护理组出院6个月内在生活方式健康、规范用药、按时复诊等方面的管理依从性与较对照组高(P0.05);出院6个月两组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及生活质量调查表(PAQLQ)评分均高于出院时(P0.05),且护理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对哮喘患儿实施家庭护理,可明显改善疾病管理依从性,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患者按住院日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入院时,实行首接护士负责制,病房护士到门诊接患者;住院期间,每个护理服务环节实行人性化理念,如工作流程人性化、创造温馨病房、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尊重生命等;出院时,帮助患者适应角色转换,回归家庭与社会;出院后,加强跟踪随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出院后均接受系统的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及遵医行为的测评,同时测量干预前后的血糖生化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住院率。结果试验组遵医行为明显高与对照组(P〈0.05),且血糖控制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对控制病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将183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由主管护师,责任护士分别于病人出院后对病人实施具体的家庭护理指导;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对出院的病人进行电话咨询、指导。结果对2组比较,实验组掌握的康复知识及康复情况比对照组要高。结论有效的家庭健康指导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社会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8.
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效果的影响。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临洮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出院前常规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饮食行为及血糖指标。观察组患者饮食行为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BG、2h PBG、Hb 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合理水平,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超可视下无痛人流护理模式的构建和效果评价。方法:收集近两年我院妇科门诊丙泊酚静脉麻醉下B超可视无痛人流患者600例,根据自愿的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全程连续性教育,术前评估-术前指导-术中干预-术后指导-门诊随访指导,对2组患者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满意度、复诊时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及复诊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健康教育满意度、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及复诊率提高(p<0.05)。结论 实施全程教育模式对提高超导可视无痛人流的护理效果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护理指导,使患者对糖尿病足知识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将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增强患者战胜糖尿病足的信心。方法:对已确诊的30例糖尿病患者一对一的足部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观察其治疗护理效果评价。结果:细心指导过糖尿病足患者明显提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控制病情继续发展,个别患者好转出院。结论:护士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导能够提高糖尿病足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更好地保护双足,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重症及截肢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病人驾驭"五驾马车"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11月在南阳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75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原因,针对个体特点进行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行为的合理干预。结果:患者出院5个月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6.0%上升到96.0%,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 h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百分率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五驾马车"式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提高病人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改变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控制或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延续性护理不断发展。延续性护理是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在其他场合对患者进行结合病情的健康照护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再次入院治疗。奥马哈模式是从整体评估患者健康问题,采取护理干预的工具。该文以我国颈椎病延续性护理应用奥马哈模式的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颈椎病延续性护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课式健康教育模式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12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微课式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知识掌握度、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血糖的达标率。结果知识掌握度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分为92.43±24.53分,对照组为78.54±28.53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依从性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依从性及饮食运动依从性分别为8.9±3.7分及7.5±3.1分,对照组分别为6.6±2.8分及5.2±2.9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依从性有显著的提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糖控制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在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有显著的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糖总达标方面比较,观察组达标有46人,占76.67%;对照组达标32人,占53.33%,两组比较,观察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结论微课式健康教育模式可提升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知识掌握度、血糖达标率及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方法 将我院56例糖尿病空巢老人出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两组患者出院时均给予口头和书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电话指导调适心理、控制饮食,坚持用药,适度锻炼。3月后采用统一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电话指导的态度、用药的依从性、生活规律、自我保健能力、心理状况、饮食与营养等。结果 两组从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坚持控制饮食、能正确用药、保持良好生活规律、坚持适当运动、血糖控制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话回访健康指导是空巢老人来一种较好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探讨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选取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万里医院诊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性护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期运动、健康饮食、心理辅导等社区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饮食健康程度、运动规律性、心理健康等指标。2年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饮食健康程度、运动规律性、心理健康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明显,具有良好临床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晓蓉 《甘肃科技》2005,21(10):196-196,204
研究证明多数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糖尿病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和营养师在社区或者糖尿病病人集中的人群中进行不定期的课堂教育同时给予健康指导。护士在评估,诊断,治疗个体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上具有更深广的知识更高的综合能力以及更复杂的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17.
王树影 《甘肃科技》2014,30(19):122-123
探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年在住院期间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及口头或书面出院指导;随访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进行延续健康指导。出院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1年后观察组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护士对糖尿病患者积极、耐心、细致的护理,探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对患者制定护理计划,控制血糖、创面护理、饮食指导、适当运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51例患者,治愈40例(78.4%),好转9例(17.6%),未愈2例(4%).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能使糖尿病患者治愈率及好转率大大提高,同时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探讨影响血糖达标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300人,进行3年的随访观察,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治疗方案及血糖相关指标等资料。根据药物治疗情况将入选对象分为口服药物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联合用药组。结果:2015年血糖达标率为41.2%,较2012年45.3%有所降低(P0.05)。血糖达标率均以口服药物治疗组最高,胰岛素治疗组最低;与口服药物治疗组患者相比,胰岛素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病程长、各血糖指标(FBG、HbA1c、2hPBG)值高(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并发症是影响血糖达标危险因素,饮食控制、好的服药依从性、口服药物治疗以及自我监测血糖是其保护因素。结论:石河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较低,饮食控制、好的服药依从性以及自我监测血糖是提高血糖达标率、延缓并发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探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5年6月之前入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参照组,将2015年6月之后入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包括人文关怀、饮食护理等高质量护理服务。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参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96.67%)显著高于参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