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含油气泥质砂岩导电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矿化度的含泥质岩石电阻率进行了实验测量 ,以Waxman Smits模型为依据 ,系统地研究了泥质砂岩的导电特性 ,同时讨论了地层温度、泥质含量、地层水矿化度对阿尔奇参数和Waxman Smits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泥质砂岩电导率与地层水电导率不完全呈线性关系。当地层水矿化度较低时 ,两者呈非线性关系 ;当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时 ,两者为线性关系。泥质岩石电导率与地层水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 ,阳离子交换容量越大 ,不同温度下电导率曲线分开度越大。对于Waxman Smits模型 ,地层因素、胶结指数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视电阻率增大系数I 、视饱和度指数n 基本不受泥质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 ,其关键是要准确地确定与粘土有关的平衡离子的当量电导B以及岩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QV 和地层水电阻率Rw。阿尔奇参数是受温度、泥质含量、地层水电阻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含油气泥质砂岩导电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矿化度的含泥质岩石电阻率进行了实验测量,以Waxman-Smits模型为依据。系统地研究了泥质砂岩的导电特性,同时讨论了地层温度,泥质含量,地层水矿化度对阿尔奇参数和Waxman-Smits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泥质砂岩电导率与地层水电导率不完全呈线性关系,当地层水矿化度较低时,两者呈非线性关系;当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时,两者为线性关系。泥质岩石电导率与地层水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阳离子交换容量越大,不同温度下电导率曲线分开度越大,对于Waxman-Smits模型,地层因素,胶结指数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视电阻率增大系数I*、视饱和度指数n*基本不受泥质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其关键是要准确地确定与粘土有关的平衡离子的当量电导B以及岩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Qv和地层水电阻率Rw。阿尔奇参数是受温度、泥质含量,地质水电阻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油气田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提高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评价的可靠性,本文选取大港油气田低电阻率油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储层沉积特征、泥质含量及类型、孔隙结构、泥浆侵入、油层厚度、测井系列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影响因素的分析,系统剖析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和机理,揭示低电阻率油层的地质及测井特征,为探索出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有效方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原始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与地质作用密切相关;次致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则主要受泥浆侵入深,油层薄,测井系列及高地层水矿化度等外部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浊积岩储层中受放射性矿物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使得自然伽马曲线和自然电位曲线不能真实地反映储层泥质含量情况.研究中发现,含水地层电阻率曲线与泥质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对油、气、水组合复杂的地层,直接利用电阻率曲线计算泥质含量效果不好.利用地层电阻率与含油性的关系对电阻率曲线进行油气校正,得到相应含水地层的电阻率数值,然后再用校正后的电阻率曲线计算泥质含量.将该方法用于计算辽河西部凹陷高升、冷东、兴隆台、曙光4个油田的浊积岩储层泥质含量.实际应用证明.用校正后的电阻率曲线求取的泥质含量精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对测井资料解释及其他储层参数求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层水矿化度低、含水饱和度计算困难的含砾疏松砂泥岩储层,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测井无法用于计算泥质含量。该文利用组合参数法计算泥质含量与孔隙度,模糊聚类分析识别油、水性质。  相似文献   

6.
廖东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5):4356-4360
在砂泥岩地层中自然电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层水矿化度与泥浆矿化度差异、泥质含量、含水饱和度、地层温度和地层厚度。有些公司提供了自然电位受温度和地层厚度的校正图版,但没有考虑泥浆冲洗深度、侵入深度和束缚水饱和度大小对自然电位的影响。充分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双水饱和度模型重新构造了砂泥岩中自然电位的响应方程。用新构造的方程计算的地层水电阻率数值与测试得到的地层水电阻率数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7.
冀东油田南堡凹陷高北斜坡中深层岩性油藏电阻率测井响应复杂,给含油性评价带来了很大挑战。为了弄清岩石电阻率的变化规律,选取研究区不同类型的典型岩心,模拟不同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的油驱水过程,进行配套的岩石电阻率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胶结指数随地层水矿化度、孔隙度和储层品质因子的增大而增大,随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大而减小;饱和度指数随地层水矿化度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孔隙度和储层品质因子的增大而减小。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动态岩电参数含水饱和度模型,依据该模型计算的结果与验证实验结果吻合很好,表明模型的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8.
TNIS(Thermal Neutron Imaging System)作为一种新型的脉冲中子测井技术,以探测未被地层俘获的热中子的方式,可在低矿化度条件下有效识别油水层。通过对华北油田某研究区块物性资料研究,做地层俘获截面与孔隙度、地层电阻率交会图版,定性识别油水层;同时为消除泥质含量和矿化度的影响,提出双因子校正方法,并结合TNIS测井技术建立了针对研究区域储层特征的定量解释方法。实际生产证明,双因子校正方法提高了剩余油饱和度计算的精度,TNIS测井技术在华北油田低矿储层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精确确定地层混合液电阻率和阿尔奇参数是剩余油饱和度评价的核心技术,但是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地层混合液电阻率是动态变化的,同时当地层水矿化度变化较大时,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随地层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影响了由阿尔奇公式确定的含水饱和度的计算精度。提出首先采用变倍数物质平衡法得到地层混合液电阻率,再利用W-S模型和阿尔奇公式建立动态m、n值计算公式,在求准一系列地质参数的基础上再进行含水饱和度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变倍数物质平衡法能够得到精度较高的混合液电阻率;采用随地层水矿化度变化的m、n值能够显著提高含水饱和度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正确解释评价区域页岩气储层,探讨了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的形成机理。结合大量区域页岩地层的测井特征和地质特点,主要分析了黏土含量、黄铁矿含量、页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地层可动水及矿化度、页理(层理、裂缝)等对页岩气地层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形成低电阻率页岩储层的原因多,不同区块低电阻率页岩储层的形成机理不同,在实际页岩气井的综合解释评价中得到应用和检验。低阻页岩储层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有"五高",即:黏土含量高、地层水矿化度高、有机质成熟度高、黄铁矿含量高、页理(层理、裂缝)发育程度高,同时这些影响因素大多相互叠加。  相似文献   

11.
浊积岩储层泥质含量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浊积岩储层中受放射性矿物的地层中化度的影响,使得自然伽马曲线和自然电位曲线不能真实地反映储层泥质含量情况。研究中发现,含水地层电阻率曲线与泥质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对油,气,水组合复杂的地层,直接利用电阻率曲线计算泥质含量效果不好。利用地层电阻率与含油性的关系地电阻率曲线进行油气校正,得到相应含水地层的电阻率数值,然后再用校正后的电阻率曲线计算泥擀含量。  相似文献   

12.
高含水期地层水电阻率求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油田高含水期地层流体性质和地层压力的变化给应用自然电位曲线求取地层水电阻率产生不利影响的实际问题,从自然电位产生的机理出发,研究了应用自然电位曲线求取地层水电阻率的方法。对影响自然电位曲线的各种因素(井径、层厚、泥浆侵入、泥质含量、过滤电位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校正方法。应用实际测井资料解释,并与试油水分析资料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可靠的地层水电阻率值。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以A油田W区块为研究对象,A油田W区块储层具有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以及注入水矿化度变化大等特点.在分析渗透率韵律(正韵律、反韵律、复合韵律)及层内夹层(泥质夹层和钙质夹层)的基础上,研究了储层非均质性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储层渗透率韵律及夹层控制注入水波及范围,影响该层位地层电阻率变化,最后总结了地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成果为提高该地区水淹层解释符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地层水电阻率是测井解释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参数,目前以纯地层条件推导的用于确定地层水电阻率的自然电位理论模型不适于含油气泥质砂岩地层。根据电化学原理,并结合泥质砂岩导电特性,以实验测量为依据,系统地研究了含油气泥质砂岩薄膜电位理论,并建立了改进的自然电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泥质砂岩薄膜电位与岩石阳离子交换容量、含油气饱和度、接触溶液浓度差密切相关。在浓度差一定的条件下,薄膜电位随岩石阳离子交换容量、含油气饱和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含油气饱和度的影响相当于平衡离子浓度的变化。利用自然电位测井资料确定含油气泥质砂岩地层水电阻率时,必须考虑阳离子交换容量和含油气饱和度的影响。利用改进的自然电位模型进行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用于确定泥质砂岩地层的地层水电阻率。  相似文献   

15.
卫城油田储层孔隙度平均为14%,渗透率一般为(11~22)×10-3μm2,泥质含量高,地层破碎,钻井时泥浆侵入深,地层水矿化度高,使得该油田的裸眼测井解释结论往往不可靠。针对存在的问题,该油田应用了氯能谱测井方法。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克服泥质含量高的低阻油层以及由于地层破碎泥浆侵入很深,超过了仪器的探测深度,使得裸眼测井解释结论不可靠的弊端,能识别低阻油层、识别干层和差油层、确定地层的孔隙度、剩余油饱和度、判断水淹层、水淹级别等,为油田的开发后期调整挖潜提供准确的依据。该方法预测精度高,是高矿化度油田开发后期较好的一种监测手段,在高矿化度地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脉冲中子-中子测井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各种条件下的套管井计算模型,模拟相应的热中子时间谱,进而计算地层宏观吸收截面.模拟结果表明:地层的宏观吸收截面随着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源距越小、地层水的矿化度和泥质含量越高、套管的尺寸越大、仪器越居中、俘获截面越高的岩性地层条件下,地层的宏观吸收截面值也越大;套管壁厚和水泥环对地层宏观吸收截面没有影响,但套管壁越厚、水泥环厚度越小,热中子总计数越低.利用脉冲中子测井数据确定地层含水饱和度时应对各种影响因素作相应的校正.  相似文献   

17.
含油气泥质砂岩薄膜电位理论及其在测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层水电阻率是测井解释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参数,目前以纯地层条件推导的用于确定地层水电阻率的自然电位理论模型不适于含油气泥质砂岩地层。根据电化学原理,并结合泥质砂岩导电特性,以实验测量为依据,系统地研究了含油气泥质砂岩薄膜电位理论,并建立了改进的自然电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泥质砂岩薄膜电位与岩石阳离子交换容量、含油气饱和度、接触溶液浓度差密切相关。在浓度差一定的条件下,薄膜电位随岩石阳离子交换容量、含油气饱和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含油气饱和度的影响相当于平衡离子浓度的变化。利用自然电位测井资料确定含油气泥质砂岩地层水电阻率时,必须考虑阳离子交换容量和含油气饱和度的影响。利用改进的自然电位模型进行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用于确定泥质砂岩地层的地层水电阻率。  相似文献   

18.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不同井眼和地层条件下的计算模型,模拟研究非弹俘获计数比R与含气饱和度的测井响应规律及井筒和地层环境对R的影响;利用研究成果处理新疆某油田实测井资料,验证元素伽马能谱测井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进行地层含气性评价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地层孔隙度一定时,非弹和俘获伽马计数随着含气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比值R减小;当孔隙度增大时,含气饱和度小于某一确定值(约35%)时非弹伽马计数减小,但大于该值时俘获伽马计数减少,比值R增加;岩性、地层水矿化度、井眼流体和尺寸以及钻井液侵入等因素都会对地层非弹和俘获计数比产生影响;不同井眼流体对非弹俘获计数比R的影响较小,在同一地层孔隙度条件下,地层水矿化度越高、井径越大,非弹俘获计数比R越大,且石灰岩地层的非弹俘获计数比R高于砂岩地层;钻井液侵入较浅时,非弹俘获计数比R随钻井液侵入的加深而增大,当达到探测深度后,侵入加深但非弹俘获计数比R保持不变;地层水矿化度越高、井径越大、钻井液侵入越小越有利于含气饱和度的评价,但在实际处理时需要对岩性、地层水矿化度、井径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应用碳氧比测井资料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及评价水淹层的方法,对碳氧比测井曲线进行了泥质、矿化度、套管及水泥环等影响校正.用新编制的碳氧比解释程序COA计算地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产水率、地层水混合液矿化度等参数,从而对水淹地层进行综合评价.对三口井的碳氧比测井资料的实际处理结果表明.用COA程序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泥质低阻碎屑岩储层探讨合理的含油饱和度评价方法。以石南31、沙丘5等井区为例,新疆油田低阻油层主要成因包括微孔隙发育引起的不动水饱和度偏高、岩石胶结指数变化和泥质(黏土矿物)含量偏高等。应用最优化岩性体积含量反演方法,准确评价粉砂质含量和泥质含量。再据此分两方面对含油饱和度进行校正:一是根据粉砂质含量对储层进行分类,在分类基础上分别计算含油饱和度,可避免因微孔隙发育导致的低电阻率油层解释含油饱和度偏低的问题;二是使用双水模型进行泥质校正,可避免泥质含量高引起的解释结果偏差。由于在地层水矿化度较低、泥质含量过高的储层中,双水模型计算的含油饱和度仍然比实际值偏低,因此,还需要对双水模型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