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调查分析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情况。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调取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5月-2019年2月634份出院病历,统计分析其年龄构成、药物种类分布、应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634份病历中,60岁以上患者占比最高,为57.10%;在涉及到的21种药物中,使用频率居于前三位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硝苯地平缓释片,构成比依次为30.91%、27.92%、25.55%;氨氯地平片、贝那普利片、赖诺普利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片等5种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其他药物≤DUI1;不合理用药占比为17.98%,包括药品遴选不当(3.63%)、配伍不合理(5.84%)、重复用药(2.05%)、用药剂量不合理(3.31%)、用法不当(1.89%)、疗程不当(1.26%)等。氨氯地平片、贝那普利片、赖诺普利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片等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此外在用药上还存在药品遴选不当、配伍不合理、重复用药、用法不当等问题。提示需加强药学干预,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王凤娟 《甘肃科技》2022,(15):109-111
分析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240例阿托伐他汀服用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用药处方,观察患者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特点,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本研究中共240例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以梗塞性(45.00%)及冠心病疾病(21.67%)为主,其次为缺血性疾病、糖尿病、肺部疾病及心绞痛等;临床科室以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较多,共占68.33%;合理用药分析结果显示,24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用药不合理;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总金额、使用频度、费用及总消耗量较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远远升高;有9例(3.75%)出现不良反应。通过对院内阿托伐他汀进行临床应用分析,使用阿托伐他汀基本合理,存在少数用药不合理情况,且有一定不良反应,应坚持合理用药并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监测,以提高用药安全,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探究影响社区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常见因素及应对措施。对红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化内科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给予诊疗的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统计整理不合理处方及用药情况,并总结出相应的应对措施。210例研究对象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共18例,不合理用药占比为8.57%。具体原因为:重复用药5例,占比2.38%,抑酸药物使用过量3例,占比为1.43%,抗生素使用不合理4例,占比1.91%,联合用药不当4例,占比1.90%,药物与病情不符2例,占比为0.95%。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事关患者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应引起临床医生和院方高度重视,医务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经过努力,我服务中心这种现象已在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4.
对某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选取2016年3月某院出院病历638份进行分析,调查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本研究638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有507例,使用率为79.47%;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5.89%;内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15%;预防用药有69例,构成比为13.61%,治疗用药有438例,构成比为86.39%;单一用药有400例,构成比为78.90%,二联用药有74例,构成比为14.60,二联用药有33例,构成比为6.51%;用于抗感染治疗的438例患者中,有6例送细菌培养,送检率为1.37%。507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中,有51例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不合理使用率为10.06%,其中用药方法不合理有8例,构成比为15.69%,选择适应症不合理有28例,构成比为54.90%,用药时间不合理有15例,构成比为29.41%。某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存在使用率过高、送检率低、使用不合理等现象,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保证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总结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推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及体会,探讨改进方向及具体方法。选择2015年7月~10月本院收治的926例患者,包括治疗用抗菌药物432例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494例,对其临床病历进行回顾,分析药费、有效率、不合理用药情况等指标,确定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73例(16.90%)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额外增加了35.33%的用药成本;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132例(26.72%)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额外增加了37.57%的用药成本。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05例,整体医院感染率为11.34%,平均住院天数增加了5.67d。目前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仍然存在较多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管理工作需要重点控制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确保最大限度减少不合理应用的发生,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西藏拉萨市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度住院患者病历300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用药频率、联合用药等进行调查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300例住院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有270例,占总病历数的90%;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种类是青霉素类;一联、二联、三联、四联用药率分别为73.33%、22.59%、3.33%、0.74%。结论:经调查,临床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分析抗菌药物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7月收治的953例妇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时间,统计单一及联合用药情况、抗菌药物使用一般情况及不合理使用情况。953例妇科疾病患者中859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0.14%。平均使用时间为(4.26±1.08)d;两药联合使用率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率及三药联合使用率(P0.05);抗菌药物使用量较多的为克拉霉素、头孢羟氨苄、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青霉素;本研究859例使用抗生素患者中,不合理用药患者为257例,占比为29.92%;其中,用药时间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等为主要不合理使用类型。妇科疾病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且用药量大,多为联合用药,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临床医师应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干预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癫痫病患儿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61例癫痫患儿临床用药进行分析,并与正规用药进行对比。结果:首选药物符合31例,占50.8%;剂量符合48例,占79.8%;用药时间达5个半衰期(T1/2)10例,占20.8%;有药物剂量调整5例,占8.9%;增减合理0例。结论:小儿抗癫痫治疗中存在较多不足和人为的不合理因素,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探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住院患者20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65.05%,其中不合理用药占比19.74%,不合理用药分类中以选药不当和疗程过长为主。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中,应结合患者病情、病原菌及抗菌药物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保证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对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及对策进行调查分析。选取医院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236例,对9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并统计分析患者溶媒选择、用药疗程、用量及联合用药等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在236例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中,用药频度排在前几位的品种为丹红注射剂、注射用血塞通与参芪扶正注射剂,且除参芪扶正注射剂、灯盏花素注射液外,其他药品同步性均欠佳;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存在不符合适应症、溶剂选择不合理、超剂量用药、疗程不当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现象,发生率为22.45%。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较为常见,故应实施针对性的临床干预,以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并提出合理用药举措。选择陇西县中医医院2019年11月-12月期间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患者570例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用药资料,统计不同科室、不同品种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以及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不同品种的不合理用药行为。1)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总使用频次为603频次,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较多的用药品种依次为注射用血栓通、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较多的科室依次为心内科、脑病科、骨科。2)570例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行为的共94例,占比16.49%,不合理用药频次总计328频次,占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总使用频次的54.39%,不合理用药行为以适应症不合理、剂量不合理为主。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使用范围较广,但是存在适应症不合理、剂量不合理等不合理用药行为,实际应用需坚持整体辨证原则,结合个体实际情况准确给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西安大兴医院2013年度住院病历医嘱进行合理性点评,统计并分析医院各科室医嘱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逐月随机抽取该医院2013年1-12月份每位主治医师出科病历5份,共计2 982份,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医嘱书写规范性及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与讨论。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在抽取的2 982份病历中,其中不合理病历数273份,占全部病历数的9.15%;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溶媒使用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当、药物遴选不当、重复给药、不良相互作用、配伍不当、超剂量使用等。结论该院医嘱书写基本规范,但用药合理性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临床合理性用药的监管,提高医院整体科学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调查分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及对策。选取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心卫生院收治的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患者490例,观察对比住院患者对各类中药剂的用药频度(DDDs)、应用人次排名前10位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品种,并对患者用药适应证、疗程、用量、溶媒选择、联合用药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合理地实施对策。我院使用的各类中药剂中,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品种最多且用药频率最高;23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品种中,以丹红注射液使用人数最高,占比达到31.84%,其次为注射用血塞通,占比29.18%,两者应用明显高于其他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品种(P0.05);研究对象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不合理使用情况共有93例,占比18.98。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应用广泛,但存在不符合适应症、溶媒选择不规范、剂量超标、疗程超标、联合用药不合理以及不良反应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的不合理应用情况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围手术期患者住院病历107份,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3例应用抗菌药物,21例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占22.6%.结论应重视围手术期患者用药的合理性,提高临床用药的经济、安全、有效,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分析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对患者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选取卓尼县阿子滩乡卫生院药剂科参与管理前158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作为对照组,参与管理后158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观察组总合理用药率为89.87%显著高于对照组70.89%(P0.05),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剂量不合理,时机不合理,给药方法不合理,用药种类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药物联用方面中单一抗菌药物与未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联抗菌药物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药剂科参与到抗菌药物管理中,可提升合理用药率,减少多种药物联用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了解某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现状,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随机抽取最近连续4年某医院的800份归档病案为研究资料,筛选其中使用了中药注射剂的病例469份,汇总其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溶媒选用以及用药适应症等项目,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病例170例,不合理用药病例299例,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使用率为63.7%,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无适应症用药、单次剂量错误、给药频次错误、溶媒选用错误、疗程错误;某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用药干预,规范其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分析舒肝宁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情况。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使用舒肝宁注射液(SGN)的患者共332例,取双排名均靠前2的2个科室,每个科室提取用量排名前5的病例,每月共提取10份病例进行点评,共120份病例,对其用药医嘱进行专项点评。收集医院有关SGN的不良反应报表,分析总结SGN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本研究纳入的120例使用SGN治疗的病例中有86例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率为71.67%,其中,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是:联合用药不适宜,未使用说明书推荐溶媒,中西药注射剂之间未“冲管”等。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过敏为主,最严重的为循环和呼吸系统,表现为胸闷、气短。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为用药10 min,最长为持续用药第8天;用药30 min内出现不良反应者8例,占总数的53.33%。SGN在临床应用中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必须加强SGN合理使用监测,严格审核医嘱,定期做好医嘱专项点评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医院SGN用药问题,及时处理,最大程度保证SGN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某院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1年1~12月416例4种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6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99.5%,其中术前0.5~2h应用的仅为60例(占14.4%),术前>2h的354例(占85.1%)。术后应用时间24~48h的18例(占4.3%),>48h的396例(占95.2%)。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前4位分别为氨曲南、头孢硫脒、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结论某院4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酒钢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随机抽取恶性肿瘤病例,每月40例,共480份病例进行专项点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用药不合理病例226例,占总数的47.08%,主要表现为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用药顺序不适宜、溶媒选择不...  相似文献   

20.
对呼吸内科在临床上的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医院进一步降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行的临床参考依据。选择2013年3月-2017年2月在兰州市兰石医院呼吸内科诊疗的患者病历处方资料874份作为研究对象,做回顾性归纳、统计与细化分析,探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用药反应。呼吸内科在临床上对抗菌药物的选择较以往更加科学、精准,在使用上更加合理、规范。抗菌药物在呼吸内科的使用日趋规范化,不规范使用情况在减少,而且在临床上只要科学选择,合理使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