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著名词人文廷式的词真实地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历史巨变,以其振聋发聩之势光耀词坛,词中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身的怀才不遇融为一体,完整地记录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一心为国却报国无门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4):F0002-F0002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亦作道羲、道溪。号芸阁,一作云阁,又号芗德、罗霄山人,晚号纯常子,江西萍乡人。他是晚清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文廷式学问渊博。涉猎广泛,著作宏富,沈曾植先生誉之为:“有清元儒,东洲先觉”,于当时政界、学界、文坛都有过重大的影响。其平生学问汇萃于《纯常子枝语》40卷。文廷式以学人而为诗人、词人,现存诗近600首。词150余首。尤工于词,时人谓之“清季四大词人”、“清八大名家”。已故词学大师龙榆生曾对其词集《云起轩词》进行重校集评。  相似文献   

3.
文廷式在晚清词坛异军特起,独树一帜。其词作追步苏辛的风格为历来词论家所认同。近来一些论词者将文廷式划归为临桂词派,然而根据文氏具体的的词学宗尚、创作风格来看,文氏论词力斥柔靡,济以豪宕并反对时人斤斤计较于音律;在创作上,他主张步武苏辛,多元并融,其词学宗尚与以"清季四大家"为中坚的临桂词派迥然相异,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4.
文廷式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诗人、词人和史学家,被钱仲联先生赞为"晚清学者开派标宗者"。在晚清中、西,新、旧诸学交汇激宕的大时代背景下,始终坚持自己特立独行和通达的治学风格,在调和汉、宋,持平古、今,会通中西诸学的基础上,取宏用精,萃取新、旧和中、西诸学之所长,在宗教史和比较宗教学,史学以及诗词上,均能独树一帜,开新启后。  相似文献   

5.
在晚清词坛上,文廷式词作,以其雄豪俊迈的风格美、抗直兀傲的个性美、凄楚悲凉的情境美,显示其独特的美学风貌,成为"清词末期的擎天玉柱"。  相似文献   

6.
晚清闺秀词人周诒蘩存词122首,涵盖了婚姻生活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婚姻感怀有夫妻唱和、独居思夫、心系诸儿、嫠居苦楚、悼夫伤子;生活点滴有感春吟秋、写景咏物、节日生日、诗酒琴棋、记游题赠、女红疾病、思亲悼亲;咏古思今有古代名媛、现实战事等,题材之丰实属少见。  相似文献   

7.
文廷式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著作丰富的文学家。文氏一生共创作600多首诗和173首词。其诗内容包罗万象,情感慷慨愤懑;其词风格多变,韵味深远,历来为人所解赏。近些年来,文廷式诗词的价值逐渐被当代学人发现,不论是其人的经历行迹,还是其诗词的内容风貌,学人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廷式一生南北漂泊无有止息,文章以他的诗词创作为研究文本,以他四段人生行迹为视角,对其作品中所展现的草木情怀和形成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文廷式作为清末著名词人,但对其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远不能与其在清末词坛的地位和影响相称。本文试图对文廷式词学研究进行梳理,以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伤春伤别”是自屈原以来直至近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特别在晚唐,“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 (《美的历程》李泽厚)的情况下,以表现细腻的官能感受和心情意绪为长的新诗体——词产生了,并一开始就继承了这种特殊题材和形成了“香而软”的风格。随着词的发展,“伤春伤别”于两宋期间不但没有消亡,而  相似文献   

10.
文廷式词风学步苏辛,追模花间,词论观戛戛独造,不主故常,在常州词派影响的晚清词坛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创作实践和词学思想特色的形成是其性情才力过人,学识修养深厚,能转益多师而又不拘一格、自辟蹊径的结果。其词作能远绍花间、东坡及稼轩,受其影响,确实具有花间与苏辛之神韵。  相似文献   

11.
清代著名词人文廷式对苏辛的接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理论上倡导革新意识,树立“不尚苟同”的词学理念,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苏辛的“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的创作观,充分发挥词的抒情功能:其二,文廷式的个性胆识、精神内核和气度胸襟与苏辛相近,故有苏辛式的豪放选择,精神上直承苏辛,创作技法上踵武苏辛,但文廷式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与苏辛有所不同,因而对苏辛的接受具有承与变的双重特征,在词作中显现出有别于苏辛的独到词境和风格。  相似文献   

12.
宋末元初遗民刘辰翁是辛派词人后期的代表人物,其元宵词为宋代词人之冠。他的元宵词超越了宋代节序词佳人伤春和男士悲秋的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隐舍了深沉的寄托。深刻地反映出宋元易代之际的时代风貌和遗民心理。在词史上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3.
北宋初年的词人晏殊,其创作上承晚唐冯延巳,下启宋代婉约之词风,是词史上较为重要的一位作家。晏殊词现存《珠玉词》一卷,共130多首,而其中有句子明确表达出对于时光流逝之感伤慨叹的就有26首之多,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这些作品与前代的伤时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它们传达的执着的感时伤逝之情,及其所表现的作者的心理,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并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文廷式为晚清要人,其识见与学问具见诸其文字。本文试着概论其诗词及各体文字,以见其忠爱缠绵之性情。文廷式的诗词主张,崇尚风雅兴寄,主张诗词中应有学、有识、有才、有情,持论正大。他的诗词创作能够实践他自己的主张,其诗词中呈现了一己之学识才情,也反映了一代世情与历史。  相似文献   

15.
柳永是千年词史上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位词人,自宋以来的词学批评里,柳永受到了颇多訾议,因其创作了俗词,引发了历代文人几乎一边倒的犀利批判。然而在晚清,这一形势有所改观,继江苏词人冯煦对柳永词给予了较高关注后,湘籍词人陈锐取法于前,推衍于后,对柳永词大加赞赏,他在词学著作《袌碧斋词话》中对柳永"俗"词的重新认识,对柳词协词韵、重字句的欣赏,对周邦彦、柳永师承关系的认同等,都是非常有深度的见解,为柳永在清末的正名、重建词史上的地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林春词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以题画、咏物、闺中、交友等题材类型为主,老成高格、明悟冲淡、细腻清拙、婉约本色为西林春词总体特色,这些特色的形成与词人的性格特点、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人生遭遇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西林春词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以题画、咏物、闺中、交友等题材类型为主,老成高格、明悟冲淡、细腻清拙、婉约本色为西林春词总体特色,这些特色的形成与词人的性格特点、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人生遭遇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宋代杰出女作家李清照,把婉约词发展到了某种高峰,其词作的最大特色是一个“愁”字。本文结合词人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环境,从“伤春之愁”、“离别之愁”、“时代之愁”、“妇女之愁”等四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半塘定稿》是晚清临桂词人(粤西词人)王鹏运的代表作。文章考察了该集的用韵情况,并与《广韵》、《平水韵》、《中原音韵》、《词林正韵》进行比勘,发现,除了某些特殊用例,王鹏运词作的押韵基本遵循《词林正韵》。  相似文献   

20.
辛弃疾的戏作词有34首,数量在宋词中名列前茅,其中有众多的经典之作;其词90%在信州所作或与信州生活相关.这些词以信州生活中的"戏作"状态消解政治失意之忧愤,化解生活灾变之压力,陶冶精神脱俗之情趣.它在排解生活、精神上的痛苦颇有成效,但对消解政治抱负上的失意却收效甚微,可见词人政治抱负痛苦之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