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空调客车室内太阳辐射换热比例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Monte Carlo数值模拟方法,对SH6700中型空调客车室内各表面太阳透射辐射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较好地吻合,表明数值模拟太阳辐射传递可以定量确定太阳辐射在车室内各固体表面引起的热流变化,对空调负荷的准确计算及车室内空气流场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模拟建筑物室内通风空调气流组织的湍流流动 ;使用了K-ε模型与SIMPLE方法对室内气流组织进行模拟 ,并对方程的离散、耦合求解以及SIMPLE算法等数值计算问题进行了论述 ,并以带热源的空调空间的室内气流组织为实例作了数值模拟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k-ε湍流模型对列车车厢内气流进行数值模拟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时间,为此,提出了采用零方程湍流模型对列车车厢内的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采用零方程湍流模型与k-ε湍流模型对列车车厢内的空气流动及传热进行了数值计算,经分析比较可知,该两种湍流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吻合程度较好,采用零方程湍流模型可大大缩短计算时间,利用其简单、快捷的特点,可以为列车空调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简便的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4.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间侧送风、不回风的流场作为数值计算及实验研究的模型,在对数学模型及物理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常规下的K-ε模型进行了修正,并运用K-ε紊流模型计算了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用离散方法对边界条件进行了处理,并把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运用K-ε紊流模型计算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是可行的,并把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证明运用K-ε紊流模型计算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是可行的,计算结果丰富并弥补了实验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通信机房空调能耗,减少机房局部热岛效应,通过运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通信机房空调气流组织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建立机房空调气流组织特性的数学物理方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全面分析了送(回)风口、通信设备周边及通信机房多个断面的气流速度场与温度场,并对样本机房进行了实验测试与验证分析.实验验证表明数值求解结果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可见所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数值求解的结果是可信的.最后,基于通信机房空调气流组织特性的数值求解结果以及样本机房的实验测试研究,对机房送回风的调配方案进行设计,从而优化机房内设备运行环境,减少机房冷量浪费,挖掘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6.
以青藏线25T型空调列车为研究对象,为获得运行过程中车外环境对车内气流组织的影响特征,采用湍流Realizable k-ε模型对列车途经各主要站点时车内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对车内温度场的影响显著,送风参数随车外环境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空调模式对于确保高原列车室内舒适性意义重大。不同送风工况下的车内温度场和速度场之间的耦合作用导致车内不同位置的舒适性有所差别。同时,讨论了不同车外环境条件下各送风工况之间的转换问题,对现有空调系统的功能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空调列车室内三维紊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三维紊流模型,应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空调列车(硬座车)室内气固耦合传热问题,对空调列车室内气流组织,主要是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送风方式和送风速度对空调列车室内流场的影响,以及送风温度对空调列车内温度场的影响,为空调列车室内气流组织优化设计及舒适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带浮升力效应的K—ε湍流模型对空调硬座车内三维素流流动和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将人体散热和太阳辐射作为能量方程的附加源项,采用有限容积法将计算区域离散为均匀网格,用SIMPLE算法求解离散控制方程,研究了空调硬座车内空气流动速度、温度及热舒适性评价指标PMV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空调车内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对改善车厢内人体热舒适环境具有指导意义。图7,参8。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某高性能计算机房空调气流组织的两种方案,并对此两个方案的室内流场、温度分布利用软件FLUENT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结果分析,选出了冷却效果较好的一种气流组织形式,为该类机房的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区域热质平衡理论,建立适合于大空间建筑的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模型,进行某大空间建筑夏季工况下的试验测试研究,验证室内垂直温度分布的计算结果,比较同步求解模型计算的分层空调冷负荷和实际大空间建筑空调供冷量,在此基础上,预测分层空调冷负荷在变工况下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实际空调最大供冷量与模型计算结果相差14%,变工况的负荷变化趋势符合实际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论述了厨房的通风空调设计中系统形式、通风量、气流组织、厨房补风、防火排烟、排风净化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ZC-5型渗气仪是一种新型的非破损检验仪器,已应用于沥青防渗墙工程的现场试验。本文探讨了常压渗气和变压渗气的基本理论,并导出了渗气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试验得出了渗气系数与渗透系数的相关关系。渗气仪用于施工现场质量检验,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已得到模拟试验结果的证实。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该大厦的概况、空调方案以及空调冷源、水系统、风系统的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力求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为类似工程空调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结合对某电影城空调方案的设计 ,分析了电影院空调负荷的特点及最佳的气流组织形式 ,指出电影院空调设计中除了要考虑观众的舒适性之外 ,还要兼顾风管、设备等对影院的视听效果的影响 ,室内环境也是关系影院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辉  王新轲 《科技信息》2010,(25):I0144-I0145
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室内空气污染形成的历史、室内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目标以及相关的治理手段进行了反思,尝试从新的角度审视社会上对室内污染的认识,旨在找到能够和谐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实验动物设施空调送风系统耗能高的问题 ,利用防空洞内空气的恒温特性 ,设计节能型送风系统。  相似文献   

17.
根据昆明1921~1993年的年、夏季(6~8月)、冬季(12~2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研究了昆明的气温变化趋势、冷暖阶段、气温异常发生频率及气温突变点。结果表明: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昆明气温呈上升趋势,至40年代前后达最高,此后下降,70年代降至最低,80年代开始略有回升。1921~1954年为偏暖阶段,1955~1993年为偏冷阶段。昆明高温异常主要出现在1950年以前,低温异常大多出现在1960年以后,且气温异常发生频率低。年平均气温突变点出现在1957年,冬季平均气温突变点出现在1955年,夏季平均气温未达到突变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测量房间空凋器制冷量的一种新方法——电热平衡-焓差法,两种测量系统被合并在同一个测试装置中.该新方法是风管热平衡法的改进,由电热平衡法所得的制冷量测量值可用焓差法来校核.此装置还可用来测量房间空调器在热泵运行时的制热量.试验结果与国家权威试验台的测量值进行了比较.最后,简要地对测试数据的误差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自动广播相关监视(ADS-B)作为下一代监视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它不仅能够为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提供空中监视服务,从而支持当前的交通管制程序;还能够通过座舱显示系统为飞行人员提供飞机周围的飞行动态情况,从而有效地保障了飞行安全。本文的目标是在ADS-B提供监视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基于UAT数据链的ADS-B系统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20.
无人机空中回收是指当无人机完成飞行任务后,载机在空中对其回收的技术。当前回收的方法是载机舱门打开,伸出一套绳索-锥套系统,无人机头部安装捕获杆,插入锥套并锁紧,绳索将锥套和无人机一起拖回舱内。若要完成自主控制的空中回收,要准确掌握空中回收锥套的气动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研究了国外某型锥套的气动特性,并与风洞实验值进行比较,误差在合适范围内。通过CATIA改变锥套支柱的数量、展开角,构建了锥套的子模型以及改变来流空速、迎角等条件,用CFD计算的方法分别计算了不同状态下锥套的气动阻力,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得出结论:稳定伞是锥套阻力的主要来源。锥套支柱数量越多,阻力系数越小,来流迎角增加,锥套阻力系数减小,锥套支柱展开角增加,锥套阻力系数增加。而空速对阻力系数几乎没有影响。该方法计算了不同影响因素变化时的锥套阻力系数,为工程中分析锥套阻力特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