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磊 《当代地方科技》2010,(3):164-164,168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在教学中侧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听力理解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活动,本文拟以spether & 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英语听力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规律,探讨语用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指导意义,从而到达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杨扬  谢水璎 《科技信息》2007,10(9):189-189,191
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极其重要.语用能力的欠缺往往会导致语用失误.而语用失误必将导致交际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语用能力的相关理论、高职学生在英语语用方面常见的错误和主要原因和在口语教学中、阅读理解教学中和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认知交际理论强调的是认知法和交际法的融合,而大学英语要求既要注重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培养,又要引导学生提高其交际能力,这两者不谋而合。因此,我们研究认知交际理论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很有实际指导作用。大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应用认知交际理论诠释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锻炼交际能力关系的具体体现,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其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徐莹 《科技资讯》2013,(32):194-194
阅读是一个明示而具有推理性的动态认知过程。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正确的理解和推断所学的内容和提高自我的心理认知能力。而阁读就是一种经过语言表层推知信息产生者深层意图的认知心理过程,并且还可传递教学意图中的交际能力和理解破译能力。所以将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是最佳的方案。本文将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向学生系统的介绍关联理论知识,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廖琛 《科技信息》2010,(15):200-200,407
大学英语的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大学英语听力课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下如何借助于多媒体网络环境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文辉 《科技信息》2010,(21):I0005-I0006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一个涉及到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和英语语用能力的系统工程。对于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培养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听力记忆、词汇量以及快速阅读速度等语言运用基本功,更涉及到提高学生利用语用策略对所听到的语音材料进行认知分析的能力。本文从对大学生英语听力基本训练以及提高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两个方面讨论了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语用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英语使用者语用能力的缺失是造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失误的主要障碍之一,如何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探究语用能力的理论渊源,结合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缺失造成的语用失误的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就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芳 《科技资讯》2009,(28):203-203
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语用能力.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我们的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在大学生英语表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为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中,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学英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笔者尝试在教学中运用古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来激发学生阅读,针对大学英语阅读的目的和步骤,进行有效的阅读,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杨建红 《科技信息》2009,(24):I0119-I0119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我们的目标是坚决制止过去传统教学中出现的“聋子英语”或“哑巴英语”,力求培养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交际型英语人才。因此对我们这所刚升本的院校而言,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报刊阅读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阅读习惯以及对时事的掌控能力。所以,在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报刊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