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建军  谢俊屏 《科技信息》2013,(26):275-275
计算机系统的入侵直接威胁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国家的机密和财产的安全。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是信息安全保障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的测试与评估可以加强其有效性和可用性。本文简要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评估,对测试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CASL的入侵检测系统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网络攻击种类的不断增加,对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应用提出了挑战,入侵检测系统测试和评价也越来越迫切.使用CASL(Custom Audit Scripting Language)语言编写测试脚本(程序),模拟真实的网络攻击(入侵),对当前典型的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入侵特征识别测试,从而验证了入侵检测系统在典型网络环境下识别入侵行为的能力.测试结果有助于刻画人侵检测系统的功能特性,为比较各种入侵检测系统建立了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3.
入侵检测系统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而入侵检测系统能否达到设计要求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Snort规则的NIDS测试程序设计,给出了设计的原理及其实现的过程。此程序通过解析Snort规则来构造攻击特征报文,发送到网络上被NIDS检测到并报警,从而测试和评估NIDS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网络入侵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 单一方法很难获得理想网络入侵检测结果的问题, 为提高网络入侵检测正确率, 有效拦截各种网络入侵, 提出一种将半监督技术与主动学习相结合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首先, 采集网络入侵数据, 提取网络入侵特征, 并采用半监督技术根据特征对网络入侵数据进行聚类处理; 其次, 采用主动学习算法对聚类后的数据进行训练, 构建网络入侵检测的分类器, 并引入蚁群算法对构建网络入侵检测的分类器进行优化; 最后, 采用标准数据集对网络入侵检测方法进行仿真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该方法解决了当前入侵检测方法存在的缺陷, 提升了网络入侵检测正确率, 漏检率和误检率明显少于经典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同时缩短了网络入侵检测时间, 改善了网络入侵检测效率, 能更好地保证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安全.  相似文献   

5.
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提出了一个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克服了传统入侵检测系统不能实现主动控制的缺陷,并对设计与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做了详细的描述·该系统在数据链路层截取实时的数据包,对其进行基于安全策略的访问控制分析;同时利用事件发生器从截获的IP包中提取出概述性事件信息并传送给入侵检测模块进行安全分析·入侵检测模块采用基于统计的入侵检测技术,并采用了NaiveBayes算法·基于该模型设计实现的系统在实际测试中表明对于具有统计特性的网络入侵具有较好的检测与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入侵检测系统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入侵检测系统在大背景流量下的分片攻击中出现较高漏报率的问题,在概述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评估的主要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描述了Nidsbench平台的整体测试结构并对该测试结构进行了改进,并用改进后的测试结构对入侵检测系统在大背景流量下分片攻击中表现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入侵检测系统对该类攻击的漏报率由改进前的19%~49%降低为4%~8%,证实了改进的测试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高速网络中,提高入侵检测系统检测速率和效率是目前入侵检测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于Linux平台,采用了零拷贝技术对Snort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包捕获引擎进行了改进;采用改进的BM算法提高了规则匹配的效率,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平台并进行了性能测试. 测试表明,本方法可以显著提高Snort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深度防卫的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全面检测黑客入侵和有效提高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深度防卫的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按照黑客入侵对系统影响的一般顺序,使用不同方法对网络行为、用户行为和系统行为3个层次涉及到的网络数据包、键盘输入、命令序列、审计日志、文件系统和系统调用进行异常检测,并利用信息融合技术来融合不同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从而得到合理的入侵判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并由此制定了一种简单、高效的自适应入侵检测策略.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深度防卫自适应入侵检测模型能够全面、有效地检测系统的异常行为,可以自适应地动态调整系统安全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平衡,具有检测精度高、系统资源消耗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在校园网中部署基于Snort传感器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并进行后门木马Bdoor攻击实验测试,以检测系统是否能主动、实时地全面防范一系列的网络攻击。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基于Snor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有效检测出校园网络中由于网络攻击带来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周界环境的防入侵需求,针对周界的物理入侵和传感网自身面临的安全威胁,提出了一种基于WIA-PA(wireless networks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process automation)网络的围界防入侵安全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了周界入侵检测系统的组网方案和安全机制,采用密钥管理、安全入网、基于预共享密钥的双向鉴别、周界安全检测及入侵行为记录等技术来保证传感网的安全,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IA-PA网络的周界防入侵安全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探测到周界的物理入侵,增加了网络安全机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出于研发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需要,首先详细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的规则链表结构;其次,针对snort规则链表的冗余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并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以改进后的snort为内核,开发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并相继完成了包括Snort内核模块、用户认证模块、网络流量监视模块等的开发工作,完成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架构。经过验证,系统稳定、出色的性能再次证明了改进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网络入侵的基本概念,提出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任务,给出了一个通用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模型,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作了分类,分析了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指出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同时对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网络入侵检测的概念入手,对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各种类型分类作了说明,根据校园网目前的状况进行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并对入侵检测的研究热点进行论述,为入侵检测系统做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snort入侵检测系统是一款开放源代码的轻量级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实际应用和入侵检测研究中得到广泛使用。本文将主要介绍snort入侵检测系统的架构,并对数据包嗅探、解码、预处理、检测和输出模块进行重点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和提高其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入侵检测系统评估仿真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IDS)测试评估的环境配置,提出了构建IDS测试仿真平台的步骤及实现技术,对测试评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相应的讨论,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艳 《科技信息》2008,(10):60-60
入侵追踪系统是在网络上自动发现攻击者真实位置的系统,可以揭穿地址欺骗等攻击者常用的手段。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并对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分类,讨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价标准,并分析了一些入侵检测系该的不足,提出将防火墙、漏洞扫描等与入侵检测系统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单介绍了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鉴于现有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存在的误报率高和智能性低等缺点,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检测大规模协同攻击,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自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成本的入侵检测系统评估矩阵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艳  李乔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23):4733-47364751
将破坏成本和响应成本引入到入侵检测系统评估中,不依赖入侵检测系统的ROC曲线图,利用检测报告矩阵,提出了一种基于成本的入侵检测系统评估矩阵分析方法,并给出了该评估系统的实现框架。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主动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结合了基于主机的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思想.由于主动网络的可编程特性使得各检测节点能协调工作完成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工作,并能快速地对网络中的入侵行为进行处理,系统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效率等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离线情况下模拟一个真实的网络环境进行入侵检测系统的离线评估,利用Winpcap结构框架设计实现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网络流量仿真程序。该程序可以按照实验人员的意愿把捕获到的真实数据回放到离线网络环境中,以便在实验室中进行流量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