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的水平上研究了呋喃与烯丙基正离子的分子间环加成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该反应是一个分步反应,经历了1个活化络合物、1个中间体及2个过渡态.反应的决速步骤是第1步,其ΔE= 63.00kJ*mol-1.该反应的特点在于反应物的能量是所有驻点中能量最高的,因此会先产生1个活化络合物.  相似文献   

2.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 HF/6-3 1 G* *及 MP2 /6-3 1 G* *水平上计算了甲酰基双烯酮及苯甲酰基双烯酮的重排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 ,两反应均为简单基元反应 ,反应中的 H原子 (或 C原子 )和邻近的 3个 C原子形成了具有四元环结构的对称过渡态 ,两反应的活化势垒分别为 1 5 0 .83 k J·mol- 1和 1 46.45 k J·mol- 1(MP2 /6-3 1 G* * 水平 ) ,这与苯甲酰基双烯酮需要在 5 5 0℃的高温下才能发生重排反应的实验事实一致 .  相似文献   

3.
斑蝥素作为传统中药斑蝥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在治疗肿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对斑蝥素进行合成和改造过程中,Diels-Alder反应被广泛应用.以呋喃及其衍生物为双烯体,炔烃、马来酸酐为亲双烯体,两组分在回流或室温下就能发生成环反应获得斑蝥素基本骨架.以几类不同底物发生Diels-Alder反应制备斑蝥素衍生物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4.
磺胺嘧啶与苯醌类试剂荷移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磺胺嘧啶与苯醌和四氯苯醌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磺胺嘧啶与苯醌反应是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与四氯苯醌反应则在碱性介质中进行。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在500nm和35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4.6×10~3和5.0×10~3L·mol~(-1)·cm~(-1),络合物组成比是1:1,比尔定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60μg/mL和5~20μg/mL。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磺胺嘧啶片剂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锰-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AF)-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三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及应用.结果表明,在pH7.20~7.90的H3PO4-HAc-H3BO3-NaOH缓冲溶液中,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PB存在下,锰( )与5′-NSAF生成组成比为1∶2的紫色络合物,络合物至少稳定2h,最大吸收在585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7×105L·mol-1·cm-1,Mn( )含量在0~9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此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在掩蔽剂存在下,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茶叶、茶树叶中微量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锰-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AF)-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三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及应用.结果表明,在pH 7.20~7.90的H3PO4-HAc-H3BO3-NaOH缓冲溶液中,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PB存在下,锰(Ⅱ)与5'-NSAF生成组成比为1∶2的紫色络合物,络合物至少稳定2 h, 最大吸收在585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7×105 L·mol-12·cm-1,Mn(Ⅱ)含量在0~9 μg/25 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此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在掩蔽剂存在下,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茶叶、茶树叶中微量锰.  相似文献   

7.
一个带正电荷的二烯.1-(2-丁二烯基)毗啶溴化物(la),与环戊二烯在乙腈中发生的交叉型Diels-Alder环成反应,是立体专一和区域选择性反应。(la)的区城选择性作为亲双烯体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在(U)B3LYP/6-31G*水平上对邻亚甲基苯醌与丙烯的Diels—Alder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能量梯度法对反应途径上各驻点的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对过渡态进行了振动分析确认.对其可能的4个反应通道进行了研究,4个反应通道的活化能垒的顺序是XR〈NR〈NM〈XM.其中ortho型反应通道优于meta型反应通道,这表明该反应具有较强的ortho区域选择性.计算结果表明,溶剂效应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垒的高度,同时增加了反应过程中键形成的不协同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研究了DCB—偶氮胂与钙的显色反应。在PH9.18—10.0的条件下,钙与DCB—偶氮胂形成1:2蓝色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0×10~4l.mol~(-1)cm~(-1)。用乙酰丙酮作掩蔽剂,成功地测定了合成试样及水样中的钙。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N (2 呋喃甲亚基) 1 丙烯 1 胺与肼的加成反应,该反应生成主要产物是N (2 呋喃甲亚基) 1 肼基 1 丙胺.  相似文献   

11.
正硅酸乙酯溶胶—凝胶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正硅酸乙酯的溶胶-凝胶过程中,氢氟酸,盐酸,氨水,硫酸和醋酸等催化剂对水解、聚合和胶凝时间的影响。催化剂可以缩短胶凝时间,醋酸与其他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不同,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锆酸铅陶瓷体的过程中,水解—聚合反应条件对所制得的陶瓷体显微结构的影响。考察的条件有H_2O/M(0R)比、原始溶液的稀释度以及水解—聚合反应的温度。其次也考察了干凝胶预烧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生产中酯化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生产中酯化工艺改进的要点和效果。结果表明,新工艺对降低原料消耗和提高产品质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肾上腺素的电氧化反应是生物电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对肾上腺素电子转移性质和反应机理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综述了肾上腺素电氧化反应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次定义了化学反应不可逆程度的概念,并应用此概念定量的讨论了指定初、终态间不同途径的化学反应的不可逆程度。  相似文献   

16.
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 Co/SiO_2催化剂上的 Kolbel-Engelhardt 反应,发现两个吸收峰(585,1390cm~(-1)).与甲酸的吸附比较证实,此两峰为甲酸根在金属钴原子上的吸附所产生的吸收峰,由此我们认为:甲酸根可能是 Kolbel-Engelhardt 反应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以理想气体及理想稀溶液为体系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的推导,指出应用 Gibbs—Duhem 方程导出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的方法简单可靠,意义明确。  相似文献   

18.
用B3LYP/6-311 G(d,p)方法对甲醇单分子解离反应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对各个物种进行了结构优化和振动分析,并在同样的基组水平上用包括非迭代三重激发的CCSD(T)方法计算单点能,给出了包含零点能校正的各反应通道的势能剖面图,确定了可能存在的过渡态和反应势垒.研究发现,甲醇分子中原子氢(H)的消除反应有3个通道,O—H键和C—H键断裂是两种直接解离的方式,另外一种则是O—H键断裂后生成的产物CH3O具有足够的能量越过较低的活化能垒而进行再次分解所致;分子氢(H2)的消除反应有4中心消除和两种不同类型的3中心消除方式;而C—O键的断裂过程亦属于直接解离方式.  相似文献   

19.
20.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dimerization of ketene imine is investigated by usillg Ab initio method at HF/6-31G* level. For the model re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three reactions are nonsychronous, concerted ones and they are competitive. The substituent effect is also studied, which is in consistence with experimental fa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