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一种用于分析底部钻具组合稳定器处的轴向力的新方法 ,即认为轴向力方向应与钻柱切线方向一致 ,其大小不应忽略井壁支反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采用加权余量法推导出一套用于计算底部钻具组合二维受力和变形的新的公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由于该公式考虑影响因素更全面 ,因而其计算结果更具合理性 ,与钻柱实际受力情况更加相符 ,且计算过程更为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2.
整体钻柱的受力与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整体钻柱的受力与变形分析模式。用这一模式计算了一口水平井在其增斜段钻柱全长的受力与变形,对钻柱全长的受力与变形分析结果与仅取下部钻具组合时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算例表明,整体钻柱的受力分析结果是合理的。首次计算出实际井眼中钻柱整体的受力与变形状况,对于合理设计定向井或水平井的钻柱与下部钻具组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对套管柱进行受力与变形分析。  相似文献   

3.
整体钻柱的受力与变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整体钻柱的受力与变形分析模式,用这一模式计算了一口水平井在其增斜段钻柱全长的受力与变形,对钻柱全长的受力与变形分析结果与仅取下部钻具组织时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算例表明,整体钻柱的受力分析结果是合理的,首次计算出实际井眼中钻柱整体的受力与变形状况,对于合理设计定向井或水平井的钻柱与下部钻具组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方法同样适应于套管柱进行受力与变形分析。  相似文献   

4.
水平井钻柱摩阻力和摩阻力矩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水平的特点,提出以钻柱摩阻分段计算的方法,即对底部钻具组合段,采用纵横弯曲梁理论计算摩阻,对BHA以上井段,用微单元力平衡分析法具体分析钻柱的受力,给出不同工况下水平井摩阻力计算的简化条件,探讨了泥浆粘滞力的计算公式和钻柱刚性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下部钻具组合的受力分析是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基础。有限元法是下部钻具组合受力分析高效的数值计算方法。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有限元法在钻柱力学中的应用,建立了井下钻柱的有限元基本方程,研究了下部钻具组合的三维静力分析,非线性大变形分析,三维稳态动力分析,三维动力分析,全井钻柱摩阻力分析,钻柱与地层整体三维静力分析,并将有限元法计算的井眼轨迹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取得良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6.
推靠式旋转导向钻进时巴掌对井壁的间歇性推靠致使钻柱处于非线性阻尼激励的复杂工作状态,剧烈的振动易引发钻柱的疲劳失效。建立考虑巴掌与井壁的接触碰撞及动态激励的底部钻具组合动应力计算模型,分析钻柱转速对钻柱动应力和钻头侧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钻井过程中底部钻具组合动应力和钻头侧向力处于剧烈波动状态,尤其在临界转速下运动的钻柱将产生剧烈的振动及较高水平的动应力,导致钻柱出现疲劳破坏;通过调节钻柱转速至两阶相邻转速中间值,可显著降低钻柱的振动加速度。现场试验验证了通过调节钻柱转速提高底部钻具组合动态安全的可行性,为推靠式旋转导向及同类工具安全钻进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钻具钻进过程中不断振动,其产生的交变应力促使钻具发生疲劳失效。钻具组合设计时多是考虑轴向应力对钻具的影响,很少考虑到振动的影响,考虑因素单一。为提高钻具钻进过程的安全性,基于钻柱所受轴向应力,考虑钻柱振动时所受动态应力,结合疲劳失效原理,建立了一种应力安全分析模型,并通过室内试验验证模型的合理性,进而分析钻柱整体在不同钻进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和存在的危险位置,总结提出钻具组合优化方法。结果表明:转速对钻具的安全系数影响较大,钻压的影响程度较小;除了钻具井口位置,加重钻杆底部、钻铤底部均存在疲劳失效的可能;钻具优化方法可以提高钻具整体安全性。本文从应力方向角度分析了钻具的安全情况,提出了优化方法,为以后的钻具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平井钻柱摩阻力和摩阻力矩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平井的特点,提出对钻柱摩阻分段计算的方法,即对底部钻具组合(BHA)段,采用纵横弯曲梁理论计算摩阻;对BHA以上井段,用微单元力平衡分析法具体分析钻柱的受力,给出不同工况下水平井摩阻力计算的简化条件。探讨了泥浆粘滞力的计算公式和钻柱刚性效应的影响。在安塞油田、大港油田多口井的应用表明,在局部弯曲井段,钻柱的刚性对摩阻力有明显的影响;泥浆的粘滞力对摩阻力有一定的影响,所建模型与现场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能够为现场施工设计提供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模型及钻进趋势评价指标,提出一种底部钻具组合造斜率预测的新方法——平衡趋势法,认为底部钻具组合的造斜率应与钻进趋势角为零时的井眼曲率相等。结合钻具组合受力分析模型和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模型,推导出钻进趋势角的计算表达式,建立平衡趋势法求解底部钻具组合造斜率的计算方法。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够实现钻头和地层的各向异性、地层倾角及倾向等各种因素对底部钻具组合造斜率的定量评价,为今后底部钻具结构的合理配置以及钻井参数的优选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文中应用动坐标迭代法分析环空大挠度钻柱受力与变形理论,将摩擦引入平衡计算,对大港油田女MH—1水平井下部钻具组合进行优化计算和事后分析。计算与观场施工相吻合,说明所用钻具都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