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肥胖女大学生是高校里面比较特殊的群体,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于她们尤为重要.通过抽样测定其经过10周有氧健美操锻炼后身体自尊和心境状态的变化,研究有氧健美操锻炼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自尊与心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规律的有氧健美操锻炼能有效地提高或改善肥胖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降低其心境状态中的消极因素,提高积极因素,对她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瑜伽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体成分和心肺功能指标的影响,为肥胖女大学生改善肥胖状况和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选取一、二年级60名肥胖女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维持正常生活习惯,实验组进行为期16周的瑜伽干预锻炼,并进行瑜伽锻炼实验前后身体形态、体成分和心肺等相关指标测量.结果:经过16周瑜伽锻炼干预后,实验组30名肥胖女大学生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等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73,19.78,16.69,16.29,5.58,P值均﹤0.01);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比指标均上升,800米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28,-14.40,6.26,P值均﹤0.01).结论:瑜伽锻炼对改善肥胖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体成分和心肺功能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60名即将毕业的不同专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有氧健美操锻炼对这个群体身体自尊与心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规律的有氧健美操锻炼能有效地提高或改善即将毕业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降低其心境状态中的消极因素,提高积极因素,对她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归纳法对女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瑜伽对这些情绪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当代女大学生由于环境、学习、人际关系、就业压力和恋爱等主要原因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而瑜伽能够通过其特有的呼吸方法按摩内脏,调节内分泌,提高淋巴系统的排毒功能;瑜伽的各种体式练习也能刺激身体的不同部位(包括五脏六腑),以调整身体的平衡;还能够通过冥想缓解压力,锻炼思维。达到调解和控制不良情绪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静文 《科技信息》2012,(8):282-282
文章对2001年—2011年我国学者对大学生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提出目前大学生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身体锻炼后对焦虑以及抑郁的影响、大学生身体锻炼与应激反应、大学生身体锻炼与心境、大学生身体锻炼与自尊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瑜伽对女大学生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量表评定法、数理统计法对阜阳师范学院瑜伽俱乐部的共248名女大学生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瑜伽对女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形体的塑造、女大学生常见的慢性疾病有改善,对于心理健康有益,使其内心安静、平和摆脱消极的情绪,增强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  相似文献   

7.
采用心理量表(PSPP和POMS)测量的方式研究长期的羽毛球锻炼对中老年人的心境和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锻炼组的心境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7个因子中除紧张因子外其余的6个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锻炼组的身体自尊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各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坚持羽毛球锻炼可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情绪状态,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徐丽  陈英杰 《科技信息》2009,(22):I0060-I0061
本实验主要探讨了中小强度的专项选修课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实验随机选择了90名女大学生参与不同强度的专项选修课的实验,其中小强度30人,中强30人;对照30人。实施8周时间干预,实验前后用SCL一90量表测试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成果显示:(1)中小强度的专项选修课都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经8周的专项选修课,实验组被试的心理健康状态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前后对比则没有显著变化。(2)在两个强度组的对比中,中等强度组的健心效果显著优于小强度组,表明对女大学生来说,要想获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益,必须进行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麦西来甫健身操对新疆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自信心的影响作用及其健身效果。对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38名汉族和40名维族女大学生进行12W麦西来甫健身操锻炼干预,实验前、后身体自尊量表和自信心自陈量表得分的数据进行对比。78名女大学生在身体自尊(总)、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指标上有显著差异(P〈0.05),其自信心很强和自信心正常的百分比比较分析,由实验前的48.72%上升为实验后的74.3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中等强度的有氧麦西来甫健身操练习,符合大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可促进新疆女大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身体自尊量表(B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31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身体自尊、人际关系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两两显著相关;身体自尊和人际关系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人际关系在身体自尊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人际关系在身体自尊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考察体育舞蹈锻炼对大学生压力反应、一般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锻炼组前后测在压力反应中的负性情绪、消极评价、人际关系、不佳睡眠、单调课余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焦虑因子的改善程度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从而得出体育舞蹈锻炼对改善大学生压力反应、提高大学生一般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水平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13年9月至2014的1月,以安徽科技学院2012,2013级157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瑜伽课中对女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合作学习"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合作学习在瑜伽课中能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改善身体形态,改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既定的拓展训练项目,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对拓展训练课程结束前后,学生在人际关系、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意识和情绪状态等方面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有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旨在探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新途径,同时也为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成都师范学院2018级健美操公体课3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课外时间对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每周4次的瑜伽训练,在训练前后对30名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柔韧性和心理健康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瑜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瑜伽训练能够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提升身体柔韧性和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徐丹侠 《科技信息》2012,(9):184-185
使用体育运动等级量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及身体自尊量表对336名女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比较不同体育运动等级下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及身体自尊的特点,并探讨女大学生体育运动等级、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体育运动等级水平的女大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间存在显著差异。(2)较高的体育运动量与女大学生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较低的体育运动量与较低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高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  相似文献   

16.
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健康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分析了女大学生瑜伽训练前后自测健康评定指标,结果表明,瑜伽训练能提高女大学生生理健康水平;可以有效地改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女大学生的社会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90名女大学生进行为期18周的瑜伽教学实验研究,探讨瑜伽教学对其心理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一女生在瑜伽教学干预之后能够提升其心理资本水平,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瑜伽教学干预与大一女生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心理资本对瑜伽运动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建议有条件的高校积极开设瑜伽选修课和课外俱乐部,以此不断完善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锻炼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太极拳锻炼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方法:抽取太极拳练习史在一年以上的少年儿童(12±2岁)为研究对象,应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作为测量工具,做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太极拳组与对照组相比,强迫、偏执、敌对、抑郁、焦虑五个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五个因子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太极拳对改善少年儿童的不良心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取综合类师范大学与理工科类大学各1所选修身体表现类课程的500余名大学生为样本,连 续5个学期,对我国高等院校常年开设的以身体表现为主要特征的运动进行研究,研究采用日本产唾液淀粉酶测试仪、荷 兰产polar心率表、国产电子肺活量计、注意力稳定性测试软件等相关实验手段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测量,通过参加身体表现类运动大学生在运动前、后身心相关指标的变化,了解身体表现类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为 提 高 大 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知:身体表现类运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其中瑜伽锻炼能够很好地提高大学生的注意力的稳定性.身体表现类运动基本属于低、中强度的运动负荷,其中体育舞蹈等是提高大学生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也是大学生进行减脂、减肥的首选方法.瑜伽锻炼对缓解大学生身心疲劳方面具有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20.
选取60名高职女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为期12周、运动强度为本人60~80%HRmax的瑜伽训练,每周3次,每次90分钟。实验前后采用SCL-90量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经过3个月的瑜伽训练,学生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表明瑜伽训练能够有效缓解女大学生的精神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