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志刚 《科技资讯》2011,(26):90-90,130
将结构物简化为多质点体系,考虑隔震支座的水平刚度、垂直刚度和转动刚度,按反应谱方法进行了高层剪力墙结构和砖结构抗震计算,结果表明,隔震结构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地震作用。另外,利用结构自身的顶部作为TMD质量块,并用叠层橡胶支座和摩擦阻尼器设置在建筑物中上部的楼层之间,利用隔震层上部的质量和隔震层部件组成TMD减震系统来控制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2.
李斌  王冬 《科技信息》2007,(15):354-356
对于结构的形体、质量以及竖向刚度存在突变的建筑物,地震作用时的鞭稍效应不容忽视。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即要考虑结构的安全又要照顾结构的美观及功能。利用层间隔震技术,将隔震层设置在结构刚度、质量突变位置,使结构的上部起到类似TMD的功能,可有效的解决结构鞭稍效应问题。同时建立了动力分析模型及震动方程。  相似文献   

3.
大底盘双塔结构在地震时底盘与上部塔楼连接处的薄弱层易遭到破坏。为解决竖向刚度不均匀造成的地震破坏,采用层间隔震技术,在大底盘与上部塔楼之间设置隔震层,减小传入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运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层间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模型,对其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幅值,层间位移,底部剪力都相应地减小;隔震结构的变形主要由隔震层承担,隔震结构加速度和层间位移在隔震层处达到最大值,层间剪力在隔震层处大幅度减小,起到了相应的隔震效果,为工程实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实际震害表明,建筑物主要受水平地震作用影响,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十层基础隔震框架核心筒结构和非隔震结构实体模型,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此模型进行了单向水平地震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框筒结构采用基础隔震技术之后,水平地震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子结构法,建立了频域内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下的橡胶支座隔震结构的分析模型及相应的运动方程,通过数值仿真2个具有埋置刚性基础的剪切型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并选用多种地基土,较为系统地分析计算了不同地基土参数组合下结构的隔震效果和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设置橡胶支座隔震层可以削弱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减小结构相对于场地运动的楼层位移和基底位移.同时,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使橡胶支座隔震效果有所降低,且影响程度与上部结构刚度成正比,与地基土刚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6.
采用叠层橡胶基础隔震方法,对水平地震作用下叠层橡胶基础隔震建筑楼层上的设备进行地震动力反应时程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动力反应,还能有效地减小建筑结构楼层上设备的地震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7.
基础隔震时上部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分布和层间地震剪力分布与基础固定时的分布不同,结构最大剪力有上移的现象,文中提出用水平地震作分布系数ζ来描述这种情况,并作为一种对隔震结构层间地震剪力分布的简化计算方法,还分别研究了基础滑动摩擦隔震和钢板-橡胶胶叠层垫块隔震两种方法的不同隔震参数对上部结构层间地震剪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计算分析,研究了在阪神波、EL-CENTRO波和汶川地震波三种不同地震作用下多层框架基础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单向偏心下的地震扭转反应。对比研究表明,对于单向偏心的结构来说,采用基础隔震可明显地减少上部结构的扭转反应,并有效地起到隔震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叠层橡胶基础隔震方法,对水平地震作用下叠层橡胶基础隔震建筑楼层上的设备进行地震动力反应时程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动力反应,还能有效地减小建筑结构楼层上设备的地震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10.
基础隔震能有效减轻结构地震响应.但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隔震层会发生较大位移,导致隔震结构侧倾失稳.本文采用弹簧限位装置进行软碰撞限位,利用软件SAP2000计算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限位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限位装置不同预留距离、不同限位刚度对隔震层最大位移和上部结构最大层间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实际工程设计项目,分析甘肃省河西某中学教学楼的隔震设计,该项目采用基础隔震设计,分析隔震和非隔震2种结构模式下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差异。对结构隔震分析,采用房屋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ETABS,Extended 3D Analysis of Building Systems)建立弹性和弹塑性模型,分析有隔震层和无隔震层结构的水平地震响应,获得隔震设计减震系数,并使用盈建科软件(YJK,Ying Jian Ke Building Software)进行结构设计。结果表明,结构基础顶面设置橡胶隔震支座设计,延长结构自振周期,降低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角;隔震模型主要通过隔震支座来耗散地震能量,使主体结构在小震状态下是完全弹性的,在中震状态下大部分构件是弹性的。只有顶部的个别梁柱节点在梁端有塑性铰,隔震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效果,结构构件断面减小,大幅降低建造成本,获得良好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有人预言,将来的建筑在地震中可以像漂在水中的船一样摇摆而不倒塌。今天,一种建筑防震减灾基础隔震新技术,可以使房屋建筑在大地震中完好无损、安全可靠。基础隔震技术是用某种横向柔性隔震元件将上部建筑与基础隔离的一种抗震技术。由于隔震层的刚度很小,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缓冲的作用,承受地震振动引起的位移运动,层间变形很小,因而上部建筑结构便一改原来地震反应的大振幅晃动为小间距平动,位移范围可减小1/4~1/12。这样不仅建筑结构不会■破坏,大大提高了安全度,而且建筑内的装修、设施也能保持完好。1994年1月17日…  相似文献   

13.
多层基础隔震偏心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多层基础隔震偏心结构进行了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反应分析,研究了基础隔震偏心结构的平-扭耦联地震反应,并与传统抗震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减小结构的平-扭耦联地震反应,从而保护上部结构及其内部设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框架-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扭转反应,建立了地震作用下高层框架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的平移-扭转耦联振动模型和运动方程,分析了单轴偏心基础隔震结构的平移-扭转耦联地震响应,并探讨了不同偏心率下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在结构设计中应合理调整隔震结构上部结构和隔震层的偏心率.只有在上部结构和隔震层的偏心率满足一定关系的情况下,采用基础隔震才能明显减小结构的扭转反应.  相似文献   

15.
基础隔震结构层间地震剪力的分布朱伯龙,邸元基础隔震时上部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分布和层间地震剪力分布与基础固定时的分布不同,结构最大剪力有上移的现象,文中提出用水平地震作用分布系数z来描述这种情况,并作为一种对隔震结构层间地震剪力分布的简化计算方法.文中还...  相似文献   

16.
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动力响应不同于抗震结构。为研究装配式隔震框架结构的拆分方式,文中针对非线性分析中混凝土损伤因子和装配式基础隔震框架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将残余应变与塑性应变的关系引入考虑塑性应变的损伤因子计算公式中,得到改进的损伤因子计算公式,并对比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柱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的骨架曲线特征值,验证改进的损伤因子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一榀基础隔震框架结构进行模拟,并将验证了的损伤因子输入到该模型中,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特征。结果表明:(1)钢筋混凝土柱屈服荷载、屈服位移、承载力最大值等骨架曲线特征值与试验结果的误差皆在10%以内,改进的损伤因子能够较好地模拟混凝土的非线性特征;(2)一榀基础隔震框架上部结构首层柱柱底1/3处的应力较首层柱其他位置小,其余层的应力较小位置基本位于柱中。本文针对一榀基础隔震框架结构的损伤特征并根据拆分原则提出的结构拆分方式,可为装配式隔震框架结构的拆分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一榀具有集中塑性铰单元模型的基础隔震钢框架为模型,分别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和直接积分的动力弹塑性时程的方法,基于过程追踪,计算了隔震框架各损伤模式首次出现时的层间位移、隔震层位移及框架顶点位移,对比研究了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结果表明:Push-over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分析的简化方法;对应于性能点位移的结构动力弹塑性所分析的层间位移等均值结果与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符合程度.  相似文献   

18.
层间隔震结构在近场脉冲型强震作用下,隔震层易发生过大变形,导致隔震层上部结构倾覆失稳.提出隔震层限位保护系统,进行软碰撞限位.采用Kelvin碰撞模型建立限位保护系统的力学模型与带限位层间隔震的力学模型,推导带限位层间隔震的动力方程.对比分析有、无限位保护系统的层间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限位弹簧的不同预留距离、不同限位刚度对隔震层最大变形和层间弹塑性位移的影响.探讨带限位的层间隔震结构在超越预估强烈地震时的碰撞反应.结果表明:隔震层限位保护系统不影响层间隔震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减震效果,且能有效限制隔震层在强烈地震下的最大变形,避免隔震支座破坏而导致上部结构倾覆失稳;限位弹簧的不同预留距离、不同限位刚度对隔震层最大变形与隔震结构层间弹塑性位移产生很大影响;在超越预估的强烈地震作用下,限位保护系统亦能限制了隔震层最大变形,使隔震结构破坏模式由隔震层瞬间破坏转变为隔震结构塑性破坏.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隔震房屋的抗震性能,对隔震结构进行多质点体系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橡胶垫能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上部结构处于弹性阶段,与实际隔震结构情况相符,说明可对基础隔震结构采用层间剪切模型进行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隔震结构通过延长结构白振周期,能够减少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通过对基础隔震结构、层间隔震结构的时域反应最大值的分析,对比两的隔震效果,总结了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好于层闻隔震结构,应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