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拟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律失常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87例DCM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其中45例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AECG)检查分析,以了解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心律失常的ECG检出率为79.31%,AECG检出率为95.5%,均以室早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2.4%和88.8%.结论:DCM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以室早居多,并在此基础上易合并有其它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即多样、易变、复杂.遇有此特点的心律失常时应警惕DCM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与心脏彩色多谱勒检查进行分析,研究左室射血分数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左室射血分数值越低,复杂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结论:左室射血分数与室性心律失常联合运用,可作为扩张型心肌病指导治疗、估计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综述扩张型心肌病的现代治疗.方法引用近几年多篇关于扩张型心肌病治疗外文文献的实验结果.结果早期加用β阻滞剂干预、钙拮抗剂干预、ACEI、免疫及生物因子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扩张型心肌病的症状和预后.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的现代治疗除常规治疗外,早期还应早期采用近年来提倡的β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免疫及生物因子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述扩张型心肌病的现代治疗.方法引用近几年多篇关于扩张型心肌病治疗外文文献的实验结果.结果早期加用β阻滞剂干预、钙拮抗剂干预、ACEI、免疫及生物因子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扩张型心肌病的症状和预后.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的现代治疗除常规治疗外,早期还应早期采用近年来提倡的β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免疫及生物因子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7.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类常见的,既有遗传又有非遗传原因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以左心室、右心室或双心腔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发病率居心肌病的首位。常以心力衰竭首诊于基层医院,病死率较高,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自身免疫、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等因素,重点总结了内科、介入、外科及免疫等不同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9.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心脏疾病,我院收治1例,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郭光耀 《甘肃科技》2021,(16):176-178
探究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作用效果.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1例,经由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浆B型钠尿肽(BNP)及运动耐量.研究组总...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对经临床确诊的扩张型心肌病(DCM)85例,缺血性心肌病(ICM)130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UCG)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组都有左房室内径增大.DCM组心脏多个房室腔扩大呈球形结构,室壁变薄及弥漫性运动减低,ICM组室壁运动减低多为节段性,常伴有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2)DCM组左室流出道增宽的病人较ICM组明显多.3)DCM组多瓣膜返流发病率高且程度较重,ICM组多为单瓣膜返流且程度较轻.4)DCM组收缩功能降低明显,舒张功能可正常,二尖瓣E/A>1,ICM组大多数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可见上述超声心动图特征对ICM和DCM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心电图分析的心律失常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律失常分类是心电图自动分析的重要内容。论文基于心律失常的心电波形特点,运用逻辑判别树方法实现心律失常分类。首先,运用数学形态学和小波变换算法检测心电波形的QRS波,计算RR间期、QRS波时限等参数;然后结合医生识读心电图判别依据,将所有心拍分成主导性心拍、室上性异常心拍、室性异常心拍、其他心拍4类。利用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检验分类效果,统计结果表明总体准确率达到了94.2%。  相似文献   

14.
应用适量 β受体阻滞剂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进行治疗 ,结果 1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建立扩张型心肌病(DCM)动物实验模型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估,为DCM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 实验选择成年比格犬,分为两组,实验组注射阿霉素,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经麻醉诱导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经左侧冠状动脉主干注射阿霉素(多柔比星),每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5周。建立实验组6只,对照组4只,末次注射4周后对各组动物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多导生理记录仪及心导管技术检测、血液学检测及心室重构评价检测,以评估DCM建模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实验动物心脏出现明显扩大,且心室收缩力出现明显降低;DCM组实验动物与对照组相比,各项血液学指标(除白细胞计数外)均出现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实验动物出现明显地全心扩大,Collagen Ⅰ/Ⅲ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采用冠脉多次注射阿霉素(多柔比星)的方法建造DCM动物模型,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其周期较短、简单易行,并且更接近于人类DCM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张雪银 《甘肃科技》2022,(15):115-117
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AECG)在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来定西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接受AECG、常规心电图(ECG)检查,对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做对比分析,并调查患者对2种检查方法实用性、准确性、可重复性的认知情况。24 hAECG对心律失常检出率96.88%明显较常规ECG的70.83%高(P<0.05);24 hAECG对短阵房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室早二+三联律、房早二+三联律及房室阻滞的检出率明显较常规ECG高(P均<0.05),而对房颤、短阵室速、窦房阻滞的检出率和比较差异不明显(P均>0.05);96例患者对24 hAECG诊断准确性的认知评分明显较常规ECG高(P<0.05),而对其实用性、可重复性的认知评分与常规ECG比较差异不明显(P均>0.05)。24 hAECG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优于常规ECG,可对患者心律变化做出更充分地反映,进而有利于提升诊断准确度,并可为患者病情判断及后续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11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对本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112例患儿的动态心电图(Holter)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以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最为多见,并常合并有心电图ST-T改变为特征的心肌缺血。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在心律失常早期发现方面有独特优势,为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提供可靠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王飞 《甘肃科技》2011,27(10):145-147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特定抗体,推测这些心肌自身抗体可能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针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目前采用多种免疫相关疗法进行治疗,如免疫吸附、免疫抑制剂和血浆置换等。  相似文献   

19.
常快乐  苏楠  于军  翟雅莉 《甘肃科技》2009,25(17):160-161,142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选择确诊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四妙勇安汤加味口服。两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经两周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73.3%,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率为40%,有效率为73.3%.两组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减少可提高临床疗效病死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倍它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33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在心衰从Ⅲ/Ⅳ级转到Ⅰ/Ⅱ级后,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3个月,分析心率血压变化和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倍它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