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唐兴春 《科技信息》2013,(9):495-495
铁矿石价格一直是我国钢铁企业的重要关注点之一,政府如何通过合适的产业政策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应对策略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文章在介绍世界主要钢铁大国钢铁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钢铁产业的政策的重点所在,对我国的钢铁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城镇化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我国经济增长以投资拉动为主,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钢铁行业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把生态理念纳入到钢铁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有利于企业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有助于更加客观地制定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3.
王兆明 《科技资讯》2013,(35):104-105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高耗能产业,但我国钢铁产业的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当前大部分钢铁企业中转炉余热锅炉生产的饱和蒸汽除供自身消耗外,还有大量剩余;本文结合当前余热发电技术,提出将转炉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用于发电,实现对这部分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对安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4.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由于钢铁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加之其原料、辅料成分复杂,产生大量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钢铁工业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详细分析了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所要面临的优势与劣势,介绍了循环经济在钢铁企业应用的方向,以促使循环经济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并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我国钢铁工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和空间布局,发现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都很低。针对以上特点,提出了有关钢铁企业的集成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台是我国钢铁行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正进入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钢铁企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日益清晰,并加速向集成应用转变.信息化与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各环节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化融合促进了钢铁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提升钢铁产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力量……而当企业信息化发展到相应阶段,如何利用信息手段亲解决人才发展瓶颈?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宝钢上马Oraclel Leerning的经验。或将带给相关产业人士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发展中带来严重环境问题,要求钢铁企业实施环境经营战略,主要包括钢铁产品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制度等。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源头预防污染、生产过程控制污染、末端治理污染、加强对污染物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钢铁企业环境经营战略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发展中带来严重环境问题,要求钢铁企业实施环境经营战略,主要包括钢铁产品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制度等.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源头预防污染、生产过程控制污染、末端治理污染、加强对污染物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
转型中的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迅猛,但也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钢铁产业的唯一出路.我国主要钢铁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应当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增强上游原材料环节的可续性,提高我国的铁矿石进口议价能力,同时着力增强钢铁生产方面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投资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投入过大、能源消耗较高,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环境问题。根据调查,工业能耗占到我国总能耗的七成左右,而钢铁能耗占工业能耗的15%左右,把钢铁这一典型的"两高一资"产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势必会造成很多环境污染的问题。钢铁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因此,将环境因素纳入到钢铁企业绩效考核范畴中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  相似文献   

11.
综合分析了钢铁工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如何用现代技术调整钢铁工业产业结构的措施。以通钢结构调整为例,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型钢铁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研发途径,对指导中型钢铁工业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主创新和绿色制造的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物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做强钢铁工业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式,并提出了发展我国钢铁工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再论技术创新及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基本思路及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具体措施,从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调节机制和完善国家政策体系等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适应加入WTO后新形势需要,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主导产业群,全面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4.
与大搜索引擎相比,美国的小搜索引擎发展更具优势,借助孕育的原创新的微型公司,更能主导国家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创新、创业、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微型公司市"等地方治理制度,尤其是是权力治理与产权配置水平较高的浙江,改革知识产权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城镇化战略,以赶超美国。  相似文献   

15.
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了依靠技术进步实现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指出钢铁企业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国外智力资源,切实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完善产业(企业)发展战略,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条件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大中型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动钢铁企业的经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等,本文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系统、智力资本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多个企业实地调研,回收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人力资源系统实践活动对组织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智力资本起到中介作用,因而,企业构建异质的适合的人力资源系统能够通过智力资本的增强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在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韶钢在产权改革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总结了韶钢经验对深化国企产权改革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经营形势,分析了太钢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存在的差距,提出应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原动力,依靠科技支撑推动产品向特色化和高端化发展,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太钢转型跨越发展的"引擎"和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钢铁工业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太钢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及其自身条件,介绍了钢铁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即预处理+膜处理+浓缩结晶、混凝反应+澄清池+TMF+双级钠床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