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在人们的认识中,植物不会动、不会跑,一直是食草动物的食物。但科学研究发现,为了保护自己、繁殖后代,很多植物练就了一身高超的"骗术",甚至让貌似强大的动物也"俯首称臣"!  相似文献   

2.
如果让你用某个字眼来描述植物,你肯定不会用"聪明"来形容它们.如果有人说你像植物一样有远见,你肯定认为是在讽刺你.但是有些科学家却认为,植物的"智商"可能被过于低估了,它们不仅能够计算、有远见,而且记得曾经历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正可能你还没走近某些植物,就已经被它们的"弹片"击中。没错,植物真的会"爆炸",而且"爆炸"手段多种多样。植物需要让自己的种子传播得尽可能地远,这样后代才会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彼此之间对资源的竞争也不会太激烈。一些植物通过猛烈运动将种子传播到远处,就像爆炸一般。这种利用动能传播种子的机制被称为"弹射传播"。包括豆科、大戟科、爵床科和葫芦科等在内的一些植物采用了这种播种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被骗一次,有理由埋怨他人,被骗两次……好吧,看来大猩猩是不会被骗两次的,至少对象不会是伪装的植物。西非有一种植物Pentadiplandra brazzeana的果实中含有一种叫作甜蛋白的蛋白质,它的味道尝起来很像那种高糖高热的果实,但实际上里面并没有富含很多能量。科学家发现,植物很可能是靠生产出廉价、甜味的蛋白质来"欺骗"灵长类动物吃下这些低热量的浆果,并帮助它们散  相似文献   

5.
正植物利用光合作用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不过,有些植物竟然发展出了"吃肉"的习惯。那么,没有爪牙又不会运动的植物是怎样食肉的呢?有些植物就像人一样,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步形成了属于自身的觅食方法。下面,就来一起认识食肉植物吧。  相似文献   

6.
<正>和昆虫的"尖牙利齿"以及随时漂移相比,没有爪牙,甚至不会运动的植物似乎是处处受气,时时挨打,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可时间证明,植物仍然是地球上的绝对主角。原来,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种种为防御昆虫进行绝地反击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7.
<正>根的力量如此强大,那么,根的力量源于什么?答案是:源于"智慧"。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是有意识的,而根就是植物的"神经中枢"。有趣的是,过渡区的功能和达尔文关于"根脑"的理论是一致的。植物是具有智慧的生物要是亚里士多德也和巨杉打过交道,也许他就不会再把植物置于他所谓"生命阶梯"的底层了。遗憾他没有。他的这一理论让后世的植物学家为此饱受困扰。多少世纪以来,敢于挑战他说法的人寥寥无几。不过,现在这样的情况终于有所改善了。在过去的十年中,科学家们对植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现,植物其实对它  相似文献   

8.
也许有人会说,植物绝对不会"说话"。然而许多事实证明,植物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最近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出人意料地发现,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生化反应与动物身上抑制病痛和创伤的神经激素反应几乎一样。当昆虫咬叶子时,叶子随即释放出一种激素,类似于动物受到伤害释放的内啡呔物质。这些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接近,以至于在植物组织上喷洒布洛芬或阿斯匹林后,如同在人身上一样能消除  相似文献   

9.
正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近年来,一些耐寒植物出现在城市街头,扮靓了色彩单调的冬天。其中就包括一种名叫"羽衣甘蓝"的耐寒花卉,它已在不少城市安家落户。羽衣甘蓝原产于西欧,是能够在低温下开花生存的耐寒性观赏植物,即便在雪天,它也不会被冻死。用于观  相似文献   

10.
"人不可一天无豆",其中"植物奶"——豆浆无疑是众多市民早餐的首选.特别是不少女性认为豆浆中含有植物雌激素,所以"喝豆浆能美容"更是受到不少女性的热捧,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因为认为"豆浆中雌激素偏高",一些人误以为喝豆浆易引发乳腺癌或患了乳腺癌不能喝豆浆.但营养专家为豆浆"正名":植物雌激素并不等于人体雌激素,喝豆浆不但不会引发乳腺癌,反而还能预防诸多"女性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从李振声的"秘方"谈起 "加上一道布帘子,"著名植物遗传育种专家李振声对一个陕西农民说,"这样小麦种子就不会腐烂了."果然,冬天当地农民小麦种子腐烂的问题就被这"秘方"解决了.原来,腐烂的种子是被冻坏的.于是,200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振声被誉为"神人".  相似文献   

12.
<正>在寒冷的西伯利亚,有一栋不起眼的小木屋。如果你从它身旁经过,估计都不会多看它一眼。但是,这个不起眼的小木屋竟然是通向"诺亚方舟"的入口,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它就能拯救全人类。这就是位于俄罗斯雅库茨克的"植物诺亚方舟"——种质资源库,里面储藏了近150万种水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在谈论着一个问题,即植物的感觉特征。植物能够感觉到危险、能够感觉到音乐、也能够感觉到人的靠近。一些西方学者断言,某些植物群对于暴力和残害行为具有特别敏锐的反应。这简直是不可思议,这些并不很复杂的机体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对于植物来说,非但没有脑细胞,就连最简单的感受器也没有。它们既不会笑,也不会哭,更不会因为疼痛而叫唤。那么,关于植物的感觉问题从何谈起呢?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博士教授做过这样的试验: 一名妇女面对着催眠术家安静地坐在一张小桌子旁边,在妇女和催眠术家之间放着一盆白色的百合花。一个装有脑摄象仪的传送器紧紧地固定在百  相似文献   

14.
植物旅行家     
读了本刊2005年第2期文章《植物的智慧》的读者都知道:植物不仅能"看"、能"睡"、也能"吃"。那么,植物能"行"吗?回答是肯定的。植物不仅能行,有的植物甚至还是令许多动物也望尘莫及的旅行家。  相似文献   

15.
你有没有想过家里的家具是活的?近年来,以色列一家园艺公司正在不断打造这样一种"活的家具",这些家具是由活植物的根或茎编织而成的.以色列研究人员表示,这样的家具是真正的环保家具,它们不但不会散发臭气,反倒会让你家的空气更加清新.而美国一位建筑设计师则更进一步,他设想出一种完全由植物长成的住宅,希望让人们的住宅彻底绿起来.  相似文献   

16.
最近,对植物血型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突破。法国科学家克洛德·彼亚德发现,在玉米、油菜、烟草等植物体中,含有类似人体血红蛋白的基因。这表明植物也有造血功能,如果加入铁离子,就可以制造出人体需要的血红蛋白。如果这项试验获得成功的话,那将出现一个惊人的奇迹———利用植物制造人体血液。这种新型的植物血液,不仅不会因血型的不同而出现免疫系统的排异问题,也不会将艾滋病、肝炎等疾病传染给接受输血者。这项重要的成果是科学家应用类推思维方法发现的。植物与动物有许多相似之处,既然人类的血液有不同的血型,动物的血液也有不…  相似文献   

17.
植物虽然没有嘴巴,没有手臂,不会用语言和手势传递信息,而当其生命受到威胁时,它们又是怎样报警的呢?科学家发现,植物在信息传递上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本领.  相似文献   

18.
<正>动物会迁徙,人会移居。看似不会动的植物,也一样会一代代迈着微小的步伐在大地上前进。漫漫千万年过去,它们同样会成为跋山涉水的勇者。植物迁徙的历史既辉煌又不乏悲壮。为了复原这些历史,植物学家们可谓穷尽心思。他们首先要正确识别植物的家族谱系。出于人类的先天心理,全世界的人们都倾向于把生物分为会动的动物和不会动的植物两大类。即使是在生物学界,这种简单二分法也一直沿用到20世纪。然而随着分子分类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终于为  相似文献   

19.
植物七大谜     
朱蒂 《科学之友》2010,(4):58-60
<正>通常人们都认为植物只是静静地呆在一个地方,不会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反应,可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卡尔班最近指出,植物虽然不能做长距离运动,但并非对环境没有反应,它们甚至还拥有被人们一向认为只有动物才拥有的行为能力。新的研究发现,植物在某些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正>杭州植物园地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桃源岭,占地248. 46公顷,是一所具有"科学内容、公园外貌、文化内涵"的以科学研究为主,进行植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知识普及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内建有植物分类区、珍稀濒危迁地保育区、百草园等十多个专类园区,收集保育国内外植物6000余种(含品种),建有国家石蒜种质资源圃、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现正筹建华东地区植物种质资源库。1956年建园,先后被授予为"全国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