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境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开放了个人签证业务,业内人士和一些资深的旅行者建议大家,那些具备一定出境游经验的成熟旅行者,完全可以用租车自驾的方式玩转世界,没有了旅行社按部就班的行程和时间表,也许你能够在自由行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旅途乐趣。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行星探测器“旅行者2号”于1989年8月25日接近了太阳系最边缘的行星——海王星,向地面发来了大量的有关海王星的最新信息,其探测成果举世瞩目。不久,“旅行者2号”将远离海王星飞向太阳系之外。“旅行者2号”是于1977年与“旅行者1号”相继由地球出发的。1980年,它们共同完成了对木星、土星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1月5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旅行者2号成为历史上第二个离开日球层的航天器(日球层就像是太阳吹出的充斥着粒子和磁场的保护性气泡)。旅行者2号到达距离地球约180亿公里处,远超过冥王星轨道到太阳的距离,旅行者2号由此进入星际空间(即为星体与星体之间的空间)。《自然·天文学》最新发表了5篇研究文章,描述了在旅行者2号完成历史性穿越前后,科学家所观察到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时间2013年9月13日凌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网站突然发布消息:NASA将在凌晨2:00召开新闻发布会,讨论关于"旅行者号"飞船的新发现。这个消息一经播出,立刻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因为此前NASA从未如此郑重其事地在其网站上发布过类似消息。人人都在猜测,到底"旅行者号"飞船做了些什么呢?时间来到了凌晨2:00,当初设计"旅行者1号"探测器的罗宾·斯塔姆和他的同事们步入会场,讲起了36年前的故事。1977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携带  相似文献   

5.
1977年8月和9月,美国分别发射了“旅行者2号”和“旅行者1号”太空探测器。两个“旅行者”带着详细观测木星、木星卫星、土星、土星卫星和土星环的使命已经工作了20年。目前它们已飞抵太阳系的边陲,并将飞出太阳系。然而令科学家惊奇的是,在如此遥远的深空,它们仍在不断向地面传回信息。 两个探测器的构造大致相同,其中“旅行者2号”重825千克,由6.5万个零件组成。主舱是个环状10面棱柱体,舱内贮放推进剂和各种电子设备。两侧伸出两个支架,安装电视摄像机等10多种仪器设备。主舱头部有一个直径3.65米的抛物面天线,用来和地面通信。探测器装有16个小型火箭发动机,用来调整飞行轨道和方向。“旅行者”号用3台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  相似文献   

6.
正41年前,两艘"旅行者"探测器离开地球,去探索外太阳系。这里讲述的,就是它们的这一伟大历程。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探测器(以下简称"旅行者1号")搭载的相机在沉寂了10年后被最后一次开启。随后,在远离地球59.5亿千米的地方,"旅行者1号"拍摄了60幅照片。运用这些照片,美国宇航局喷气动力实验室(位于美国加州)的科学家们创制出了迄今为止在距离地球最远处拍摄的太阳系全家福。这张全家图的背景很黑暗,背景中的地球一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70年代,美国宇航局发射了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和旅行青2号。1974年,我在杂志上看到先驱者10号携带一张金属名片,向外星人送去地球人的问候,而后来旅行者则携带了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年底,人类派往恒星际空间的第二位使者——美国宇航局旅行者2号探测飞船穿透日球层顶(也叫太阳风层顶,即太阳系边界。在这里,太阳风被弥漫银河系的等离子体取代)。6年前,旅行者1号探测器也穿透了日球层顶。现在,这两艘旅行者号的合并探测结果为我们展现了太阳系边界迄今最详尽的信息。科学家发现,旅行者2号的窗外景象在2018年11月5日发生改变,当时这艘飞船距离太阳大约178亿千米(比地球距离太阳远119倍),飞船周围的等离子体(来自太  相似文献   

9.
旅行者-2号以每秒22公里的速度从天王星的云顶8万公里处掠过。旅行者-2号自发射后经过8年时间的漫长路程,但与天王星会合只是一瞬间的事。在最接近天王星前后的6个小时内所发回来的数据,远远超过了自1871年天王星发现以来从地球上观测所获得的数据。天王星离地球极远,是太阳系中第7颗令人迷惑的行星。由于旅行者-2号的探测,使得  相似文献   

10.
1977年,在美国弗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角发射了两艘无人驾驶的“旅行者”宇宙飞船,执行收集太阳系外层行星资料的任务。从1972年以来,“旅行者”计划的主任科学家,物理学家爱德华·C·斯通(Edward·C·Stone)就一直指挥着人类有史以来为时最长,也是最为成功的行星探索。这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到1989年,已经协调了多达230人的国际科学家小组的力量,由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提供资助,由位于帕沙第纳(Pasadena)的该学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组织实施,分析由“旅行者”获取的图像和其它资料。这次任务,最初打算持续大约5年的时间。在这样一段时间里,只能够探索木星和土星。但是在斯通的率领下却成功地把飞船的寿命延长到人们的预料之外,使“旅行者”在这次引人注目的旅行中,能够同天王星和海王星进行首次相会,并有了许多新的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1.
1977年美国先后发射了两艘“旅行者”(Voyager)宇宙飞船,它们的任务是对太阳系的主要外行星进行前所来有的最详细的考察。“旅行者”1号于1979年3月与木星系相遇,离开木星表面的最近距离约为280,000公里。在相遇过  相似文献   

12.
<正>"旅行者2号"紧随"旅行者1号"的脚步,摆脱了太阳风的侵扰,进入浩渺的星际空间,成为人类成功送入星际空间的第2个飞行器,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太阳系究竟有多大,人类是否能够飞离太阳系的大讨论。整30年前,也就是在发射升空12年半之后,"旅行者1号"探测器调转机头,将摄像机对准60亿千米之外的太阳系内部,拍下了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一直想拍摄一张太阳系全家福的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萨根将其命名为"暗淡蓝点"。  相似文献   

13.
<正>一项初始计划仅为四年的"旅行者"空间探测任务成就了迄今仍在运行、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之久的星际之旅。就"旅行者"1号而言,到2025年左右可能因动力耗竭而停止工作,再也无法向地球传送数据。然而在运行期间,它们向人类呈现的结果既前所未有,又令人兴奋。当1977年"旅行者"1号、2号空间探测器相继发射之时,国际上围绕深空探测计划开展已近20年了:1957年10月,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环绕地球  相似文献   

14.
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号探测器已经抵达一片此前从未有任何探测器涉足的神秘区域。它们现在距离地球大约145亿km,在广袤的太空深处安静地飞行,并从那里发回太阳系最遥远角落的信息。该项目的科学家表示,旅行者探测器刚刚传回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新发现:我们的太阳系边缘充斥着泡泡。  相似文献   

15.
深空航天遭遇"能源尴尬" 在寒冷、黑暗、空寂的太空中,旅行者一号已持续飞行了36年.它越过了太阳系的所有行星,来到了距离地球180亿千米的太阳系的边缘.假若它搭载的仪器还能继续工作,我们将"追随"它进入寒冷的星际空间.那是一个虚空而神秘的世界,人类的探测器此前还从未到达过那里.从那里看太阳,太阳仅仅是天空中一颗明亮的星星而已. 离太阳那么远,太阳能电池失去了用武之地,所以旅行者一号只能依靠自己携带的能源,它是核武器制造业的副产品钚-238.这种材料在它衰变的过程中产生热能,这些热能被旅行者一号上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转变成了电能,于是它便得到了持续不断的能源供应.科学家们推测,在未来10年里,旅行者一号还会向地球发回数据,直到它最终消失在没有尽头的虚空之中.  相似文献   

16.
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阳系是太阳和行星的天地,走出太阳系便是恒星世界了。那么,太阳系的边界在哪里?那里的情况怎么样?这是"太空"这本神秘"天书"的精彩一页。如今,天机还没有泄漏,但冰山已露出了一角。"旅行者"飞船正在那里徘徊,它用7只锐利的"慧眼"洞悉那里的一切。让我们追随"旅行者"的踪迹,来看一看太阳系边境奇异的风光吧。  相似文献   

17.
数字     
正37年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报道,其旅行者1号航天器上搭载的一组推进器,在"沉睡"了37年后,于太空深处成功完成点火测试。旅行者1号是NASA飞得最远、速度最快的航天器,也是恒星际空间唯一的人造物体。这个1977年从地球出发飞行了40年的航天器,基本靠调姿推进器来定向。但自2014年以来,工程师  相似文献   

18.
最近,“旅行者2”号飞经海王星,达到了太阳系外层空间12年太空之旅所获发现的巅峰。这正是在布鲁斯·默里的《太空旅行》一书中,由他所极力倡导的太空探险方式的一个胜利。具有同每年消耗在航天飞机项目上的费用相比,所花的经费相对适中,而且又无生命危险之虞的旅行者号遥控探测器,不仅成功地探访  相似文献   

19.
飞向土星     
旅行者号飞船对这颗以罗马神活中的农神命名的行星拜访收获甚丰,取得了对其金色的球体、众多的卫星和独特的冰环的大量数据。  相似文献   

20.
《科学24小时》2013,(11):5-5
北京时间2013年9月13日凌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网站突然发布消息:NASA将在凌晨2.00召开新闻发布会,讨论关于“旅行者号”飞船的新发现。这个消息一经播出,立刻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因为此前NASA从未如此郑重其事地在其网站上发布过类似消息。人人都在猜测,到底“旅行者号”飞船做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